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英语动名词复合结构中的逻辑主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名词复合结构的逻辑主语由人称代词、名词或名词词组等成分充当,使用其所有格或宾格、通格形式,例如:“please excuse my/John′s coming late”或“Please excuse me/John coming late”。然而,上述两种结构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通用。在实际使用中,动名词复合结构的逻辑  相似文献   

2.
英语动词不定式短语不是句子,它没有主语。但它可以有逻辑主语。正确辩断不定式的逻辑主语才能理解英语的句子。确定不定式逻辑主语的主要方法是确定句中哪一个名词或代词与不定式逻辑上有主谓关系。如要另外设定不定式逻辑主语,主要方法是用for+名词(人称代词)来表示,还有一些则用别的方法来表示。  相似文献   

3.
不定式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非谓语动词形式,它有意思上的主语,这个主语被称为逻辑主语,以区别于语法上的主语。正确理解其逻辑主语对我们正确运用不定式结构很有帮助。在不定式的复合结构中,逻辑主语位于for(of)后面,不定式前面。当不定式结构充当宾语、状语或表语时,其逻辑主语常常是句中的主语,作补语时,逻辑主语为宾语、主语或修饰主语的物主代词,作定语时,主动语态的不定式逻辑主语为被它修饰的名词或代词,被动语态的不定式其逻辑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作主语时,逻辑主语或者省略,或者由for引出,放在不定式前面。  相似文献   

4.
传统看法认为,《马氏文通》的“词”相当于句子成分,“次”相当于西方语法中的“格”,但又不等同于“格”,“次”可以取消。本文认为:《文通》的“词”具有多重性,包括不同层面的概念。起词是语法组合关系层面的概念,相当于主语。从形式上讲,包括名词主语、代词主语、小句作主语等等。从语义角度看,包括施事主语,受事主语等等。因此,不能说起词相当于施事。  相似文献   

5.
-ing分词(-ing participle)包括传统语法所指的“现在分词”和“动名词”,通常以主句的主语或宾语等作自己的逻辑主语,但它们有时本身带有明白表示出来的主语.例如:  相似文献   

6.
主要成分是句子的结构中心。在俄语双部句中,有两个主要成分:主语和谓语。谓语必须和主语保持一致关系。当主语由名词、人称代词、名词化的形容词或形动词表示时,谓语和主语的一致关系简单明确,运用不难。但如果主语的表示法特殊,谓语应如何与它保持一致则不易掌握,常令人踌躇再三,无法决定。对于主语和谓语有这样的说法:“在句中表示所论述的主体(事物或人)的成分叫做主语;在句中表示主语的行为或状态的成分叫做谓语”。但这只是意义上的定义,没有触及到主语和谓语的语法本质,未必妥当,如:Егопреподавателье…  相似文献   

7.
“所”的基本用法是作指示代词、连词、数词和名词。 指示代词“所”在古汉语中有其特殊性。它和一般指示代词不同,本身不能单独使用,必须用在其他词或短语的前面,通常用在动词,介词或偏正短语的前面,组成名词短语(所字结构),才能体现指代的意义,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定语或判断句的谓语。有的语法书称这种“所”为结构助词。 “所”作指示代词有十二种用法: 1.通常用在动词的前面,组成名词短语,充当主语、谓语或宾语,用来指代人、事、物等,相当于“(所)……的(人、事情、东西)”等。  相似文献   

8.
在梳理A+I结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运用题元理论,格理论,VP壳理论分析了A+I结构中名词短语格的获取,认为“主语至宾语提升结构”比“例外格标记结构”更有说服力。论证了肖娴的名词无宾格假说的合理性及局限性,指出:格与句法的对应关系及格的获取是否依赖于句法结构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格是一种语法范畴。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来表示名词和代词在句子结构中间同其他词的种种关系。同属印欧语系的俄语和英语也有格的形式及变化。现代俄语名词有六个格,古代英语名词也有六个格。即主格(nominative case)、生格(genitivw case)、与格(dative case)、宾格(accusative case)、呼格(vocative case)和工具格(instrumental case)。这六个格都通过变格词尾来表示。但是,在现代英语里,名  相似文献   

10.
代词     
《阅读与作文》2011,(5):21-22
代词的意义:代替名词、名词性词组或由上下文的意境可推知的人或事物的词叫代词。 代词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表语和定语。 初中常见的代词可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反身代词和不定代词等。  相似文献   

11.
《古尊宿语要》的近指代词颇为繁复,可分为三组。对这三组近指代词进行量化分析,回溯汉语近指代词的发展历史,对比唐宋时期的其它文献,可以看到,《语要》反映了近指代词的较大发展,显示唐宋时新产生的“这”正在向压倒传统的“此”而成为主要的近指代词这一目标迈进。同时,《语要》中“这”能作主语,证之以此前的同类资料,可以认为,“这”单独作主语至迟始于北宋,始于中唐的寒山诗也有可能,学术界以往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古尊宿语要》的近指代词颇为繁复,可分为三组。对这三组近指代词进行量化分析,回溯汉语近指代词的发展历史,对比唐宋时期的其它文献,可以看到,《语要》反映了近指代词的较大发展,显示唐宋时新产生的“这”正在向压倒传统的“此”而成为主要的近指代词这一目标迈进。同时,《语要》中“这”能作主语,证之以此前的同类资料,可以认为,“这”单独作主语至迟始于北宋,始于中唐的寒山诗也有可能,学术界以往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英语中,主语和表语之间的关系常常可用系动词be来表示。但有时be也会消失,这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含蓄地依靠位置和逻辑意义来表达。我们必须注意它在不同情况下的用法。现归纳如下: 一、在主表结构中有一种简单句,由名词、代词作主语,后面跟一个起表语作用的名词、形容词或介词短语,主语和表语之间会见到系动词be的消失。这是古英语的遗留形式,只在口语中出现,而且多为感叹句。如: 1.John a cheat!(=Jobn is a cheat!)(EG/C)  相似文献   

14.
人称代词是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的。如“我”代表说话者本人,是常用的第一人称;“你”代表听话的人,即通称的第二人称;“他”代表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人,是第三人称。人称代词加上“们”,就构成复数形式。人称代词代替名词,它跟名词一样,可以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和复合谓语,等等。人称代词具有广泛的概括性和相当的灵活性,“我”、  相似文献   

15.
在先秦汉语中,己称代词“自”字比较常用。在一定的结构关系中,己称代词“自”主要表现为两种语法功能:一是在句子或词组中作主语;一是作宾语。当它作宾语时,往往置于动词前。一般的语法书对代词“白”的宾语前置现象很少论及,本文拟据先秦“自”字的有关材料,就这个问题作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我们在教学和翻译实践中积累的材料,即以清代满文文献中的词组或句子为依据,来讨论满语中的格位范畴。文中的大多数例句引自满文资料,少量引自满译汉籍。 格是语言中的语法范畴之一,是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名词、代词(包括可作名词用的数词、形容词、动名词等)在语言结构中同其他词类的种种关系。作为语言现象存在的格位范畴,在表现形式(即形态学方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文献里,常常可以看到把“如××何”、“若××何”、“奈××何”用在主语之后(也常有省略主语的),或用为状语。在“如”、“若”、“奈”与“何”之间插入的是名词、名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或代词。“如”、“若”、“奈”在不同的著作中的使用情况也有不同。笔者抽样调查发现,《论语》、《孟子》中只使用“如××何”;《左传》中使用“若××何”,只两见用“如××何”;《韩非子》使用“奈××何”,只一见用“如××何”;《国语》多用“若××何”,少用“奈××何”;《史  相似文献   

18.
“连”字是介词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连”字的词性,自从黎锦熙先生在《新著国语文法》中提出“特介提宾”这一说法以后,“连”字作介词的说法就广为流传,直至今天仍然很有影响。许多讲语法的书和文章都持这种看法。吕叔湘先生在《从主语宾语的分别谈到国语句子的分析》一文中说:“这个连字算什么词呢?除名词、代词、形容词它决不是之外,其余的都有点拉得上。”最后吕先生还是“仍然作为介词”处理的。(注)以后的语法著作大都陈陈相因,沿用此说。  相似文献   

19.
一般认为,比较结构中than后人称代词的比较对象是主语时,这个人称代词可以是主格也可以是宾格,用主格时than是连词,是正式语体,用宾格时than是介词,是非正式语体。然而,通过BYU语料库以第一人称代词为例进行的数据统计显示,无论是正式语体还是非正式语体,直接以I结束比较结构都是有标记的,而than me是无标记的。依据功能语法的基本观点,有理由认为,me并不是than的宾语,而是第一人称代词的重读形式。  相似文献   

20.
but 一词在英语中使用范围广,词性活跃,词意广泛。一般说来,but 常作连词,表示“但是”、“可是”,用来连接两个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词或句子。但 but 也可表否定。本文试就 but 表达否定含义的用法,略谈一点浅见。一、表达“排除否定”but 放在名词、代词、形容词、动词不定式、动名词以及从句等前面,表示将其后的内容从一个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