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民族年鉴社执行主编卢晓华《筚路蓝缕 鉴往开来——〈中国民族年鉴〉发展回顾》一文,结合其长期的编辑工作实践,运用大量翔实的资料论述了《中国民族年鉴》12年来求新图变、不断进步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
《分宜年鉴》是县域综合性年鉴。其时空问题,也就是时限和范围问题。所谓"时限",是指一年一鉴还是五年一鉴。"范围"是指党政管辖范围还是地域范围。对此,我们在实践中,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现抛砖引玉,渴求县域年鉴在理论与实践上进一步升华。《分宜年鉴》在时限的划定上,以五年为一鉴,已编了两部。第一部是继《分宜县志》下限时间1985年之后,从1986年起至1990年止;第二部是1991年至1995年。这样划定时限,理应无可非议。但部分编纂人员在某些条条框框的影响下,心里不踏实。认为年鉴,应  相似文献   

3.
常州严谨办鉴、科学用鉴是年鉴事业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严谨办鉴要求我们地方年鉴工作者办好年鉴、打造精品。科学用鉴要求我们不仅要办好鉴,而且要将用鉴作为职责与任务,这是发挥年鉴作用,也是体现年鉴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一条有效途径。围绕严谨办鉴、科学用鉴,近年来我们作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求真务实,严谨办鉴常州市综合性地方年鉴编辑工作是从1988年开始的。当年10月,首部《武进年鉴》印成,为本市解放后第一部地方综合年鉴。1991年底,首部《常州年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出版,这是继南京、苏州后…  相似文献   

4.
记辉煌录得失,汗水足迹印编年, 思继往为开来,央视荧屏有史鉴。 正如《中国中央电视台年鉴》的一位热心 读者写就的藏尾诗一样,《中国中央电视台年 鉴》迈着辉煌的足迹,走过了璀璨光彩的12个 春秋。《中国中央电视台年鉴》从1994年正式  相似文献   

5.
"知往鉴来"是年鉴的根本宗旨,它既要当代人看到过去与现在的关联,又要后来者不断地从过去的经验、挫折、得失、利弊中汲取教训,这是年鉴高于一般资料性工具书的特性,因此,给后人留下高质量的借鉴资料是年鉴编审人员的职责所在。这就要求编审者首先在语  相似文献   

6.
实现年鉴的网络化传播,主要有两种途径,光盘版年鉴和网络版年鉴。光盘版年鉴,能融文本、图像、声音于一体,图文声像并茂,容量大,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编辑出版年鉴,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的指示,犹如一股春风,催生了中国年鉴事  相似文献   

8.
《北京石景山年鉴》创刊于2006年,是一部地方综合年鉴。三年来,《北京石景山年鉴》的全体同仁在探索中不断进步,在总结中不断提高,在创新中不断完善,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出精品的工作准则,年鉴工作获得丰硕成果。在2006~2008年每年一卷年鉴出版的同时,又穿插收集整理出版了一部1997~2005资料汇编(九年鉴),为二轮修志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陕西年鉴》近年来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坚持正确的办鉴方向,努力打造精品年鉴,为实现年鉴工作新目标努力探索,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新的突破。概括起来,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0.
作者 李金春 王千永 俞富江 黄长银 铎铎 孙孙 编号题目 1初编年鉴之我见 2浅析企业年鉴信息与企业档案信息的相互关系 3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年鉴编纂工作 4探寻企业年鉴可持续发展之路 5关于《高邮年鉴》设立《趣闻逸事》特色篇目浅述 6浅谈地方综合年鉴条目之特点 7关于年鉴品牌生成的三大问题 8谈谈年鉴的营销策略 9年鉴创新初探 10年鉴创新琐谈 11浅谈如何提高企业年鉴利用率 12年鉴条目撰写概述 13浅议年鉴编纂队伍的培养与提高 14充分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作用努力打造精品良鉴 巧年鉴的采编与创新 16年鉴编纂与利用“分离…  相似文献   

11.
本期导读     
《江苏年鉴》主编方亚光《当前地方综合年鉴编纂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文指出,在《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后,为应对地方综合年鉴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需正确处理好修志与编鉴的关系,要进  相似文献   

12.
法国出版的年鉴数量不多。但在为数不多的年鉴中,《贵德》(Quid)年鉴和《法国现状》(de la France)年鉴办得非常有特色,影响面广,发行量也较大。下面就简单根据笔者手头有的版本来介绍一下这两本年鉴。  相似文献   

13.
出版专业年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随着我国志鉴事业的发展,志鉴编纂质量不断提高,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志鉴成果,进一步繁荣了志鉴市场。当然,我国的年鉴事业还处于成长期,尚未成熟,所以需要开拓创新。《中原油田年鉴》作为一种专业年鉴创刊于1992年,在13年的发展过程中,全面、客观、及时地记载了中原油田在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机械制造、社会文化生活、企业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发挥了年鉴作为资料  相似文献   

14.
从1981年底创刊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已走过27度春秋。作为中国唯一的综合性国家年鉴,本年鉴以其权威性、准确性、客观性、资料性获得广泛好评,在竞争激烈的年鉴市场中占有稳定的份额,成为同类书刊中的一棵常青树。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本年鉴也遇到了一系列的挑战。适时地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现有定位,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年鉴信息与研究》2008,(4):F0004-F0004
线装书局是以出版社科类图书为主的国家出皈机构。近年来,逐步加大了史、志、鉴类图书的开发出版力度。2005年,在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许家康会长的倡导下,成立了以中国版协于友先主席为主任的“中国特色年鉴出版工作委员会”,开始致力于中国特色年鉴的出版。现已出版《中国-东盟年鉴》、《长江三角洲年鉴》、《浦东生活年鉴》等较有影响的年鉴多种。  相似文献   

16.
总部各部门及年鉴社各分部:为进一步提高《中国交通年鉴》的编校质量,符合新闻出版总署规定的达标标准,为读者提供一本高质量的年鉴,现决定组成《中国交通年鉴》编校质量领导小组。由张化国任组长,小组成员有:房树深、高波、张忠恕、王科士、陈斌、宋先桃、肖春华。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解决《中国交通年鉴》在编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7.
国庆前夕,由《苏州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纂、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苏州年鉴》(2005)正式出版发行,与之相应配套的光盘版也同时发行。《苏州年鉴》(2005)是1983年创刊后的第22本年鉴,也是《苏州年鉴》编纂出版史上当年编辑、当年出版发行时间最早的一版年鉴。它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载了2004年度全市人民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两个率先”奠定坚实基础的发展情况及各行各业取得的新进  相似文献   

18.
信手翻阅2000年《洛阳年鉴》(中华书局出版),不禁被它通篇的清新气息所吸引。我编写年鉴十多年,阅览过各地不少年鉴,我认为这部《洛阳年鉴》是一部很好地突出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年鉴。 一、好在创新。《洛阳年鉴》虽为首卷,但她  相似文献   

19.
年鉴是一种实用性媒体,是资料性工具书。年鉴要完成服务现实、明鉴春秋、鉴往开来的历史使命,就要随时代而动,为时代所用,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观念更新,认识到位,调整编辑思路所谓有所思才能有所为。适逢铁路跨越式发展,与时俱进并非只关乎运输一线。编辑年鉴看起来与铁路运输经营、安全生产无直接关系,其实不然。年鉴之所以成为资料性工具书,具有温故知新的作用,就因为它能与时代同步,能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完整地记录历  相似文献   

20.
在年鉴学理论著作中,我们将年鉴定义为:汇集上一年度重要文献信息,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那么,在年鉴中收录富有信息价值的早期历史资料,并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综述,以鉴今世,以启后人,这样的栏目,是不是突破了以往的年鉴编纂原则?是不是有现实意义?是不是对我们的年鉴工作有借鉴作用呢?让我们走笔于《中国建筑业年鉴》的“史料”栏目后,再做结论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