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是我的家乡。人对于自己的家乡总是有着一种莫名的怀念。但我对北京的感情,却不是因为她是我的家乡,而是因为她是我们美丽可爱的祖国的心脏-首都。我从儿童时代就跟随着家庭到处搬迁,所以我的"家乡观念"也就一天天的淡薄下去了。自从一九五六年起,我的"家乡观念"却又年复一年地浓厚起来,"思乡"之情日甚一日。然而我所怀念的"家乡",  相似文献   

2.
我剛剛訪問了賽力布亞公社,回到巴楚县委会,却正好遇上了德吾力巴亥公社第十大队長阿希姆罕同志。她一听說我是从北京来的,立刻紧紧地抓住我的双手,盯着我的眼睛,关切地問:“他好嗎?健康嗎?”我知道這是在問候毛主席,赶忙回答:“好。非常健康。”她高兴地笑了:“讓我祝福他。”說着她就想起了什么;伸手从外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遞給我,象是向作彙报似的:“看看吧!”我翻开了小本,只見里面記得滿滿的維文記录,这时在旁边的县妇联主任向我解釋說:“她过去是文盲,不識字,这是从北京回来后学習的,現在已經能記笔記,能看报紙了,不簡單啊!这才不到九个月,下了苦功啦!”我也覚得是件不容易的事:“真的,你是怎么学的?工作这么多,生产这么忙!”  相似文献   

3.
<正>一年又一年,家乡的格桑花总是如期盛开,脚下的土地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在雪域高原的蔚蓝天空下,许许多多的年轻人如同鲜艳的格桑花一般,从含苞待放到尽情绽放,亲身参与、亲眼见证着这片土地的变化。无论是年少时对远方的向往,还是远赴南方求学时对家乡的牵挂,亦或是如今扎根西藏家乡工作,一切的经历,总让我时常想起最初与高原的约定……  相似文献   

4.
清贫与富有     
星移斗转,不知不觉已走过了40多年的人生旅程.想着自己从一个桂西山区的壮族农家子弟成为一名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其感慨自然不言而喻.我的童年是在家乡度过的.那里虽是穷乡僻壤,却也宁静悠然.我的曾祖父和父亲耕作之余喜好读书,他们自然成了我的启蒙老师.我渐渐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尽  相似文献   

5.
北德立吉是我的故乡,我由一个农民的儿子成为一位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干部,我深深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的支持,感谢我的老母──白秀娟供我读书学习。写完这篇文章,使我想起《民族团结》杂志上的一旬话“再苦也不要苦了孩子”。愿天下所有的少数民族父母──让孩子读书学习,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吧!──本文作者一个仅有240多人的贫困的自然村,几年间却考出了54名大中专生,占总人口20%之多。如果在沿海发达地区,这不为奇:但此事却发生在辽西一个贫困的蒙古族自然村──辽宁省朝阳县贾家店乡北德立吉村。新闻界称之为“状元村”。…  相似文献   

6.
刚刚步入1990年,还常常想起1989年给我留下的许多事. 记得去年元旦前夕,我弟弟突然从香港来电话,说次日要到北京来.我愣了一下,想努力去搞清楚是否是真事,但这的确是弟弟的声音.没错!当晚,我们一家人都为这个消息,高兴得久久不能入睡.打从那以后到9月底,家乡的亲友们接踵而来,前前后后有7批12人,还会见了由台湾各地高山族组成前来大陆考察、研究民族自治区的13位青年朋友.在这些日子里,我们都沉浸在亲人团聚的融融之乐中.  相似文献   

7.
因为鄂偷春人一步迈上了社会生X美好前程里我生是在兴安岭我要是到高山上唱起来哟,我的歌声能使粉妄岭度动;我要下到山谷里唱起来哟,我的歌声护咔山谷共鸣;我要坐在白撵树下唱起来哟,我的歌声能使它尽情欢舞;要咫我的嗓子为什么这样响亮?因为我从小就生提在兴安岭。 巡遥在高高的兴安岭上毛全席好死火红的大阳,枪照亮了郭偷春的可爱家乡。我俏有了好生话,我例有了幸福和希望。我谓怎样报答毛主席?我仍怎样报答共产党?我要去到北京城唱起来哟,我的歌声能簇毛生席知道鄂偷春人新生;我要回到村庄里唱起来哟,我的歌声能镶乡亲父老感到党的温龚…  相似文献   

8.
“明菊,现在政策落实了,你和有全一块回北京也有条件了,何必一定要在那遥远的湘西大山里呆一辈子呢?”“湘西大山也是我的家乡,那里的苗族同胞都是我的亲人,我怎么能离开他们啊!” 1978年10月的一天,回北京探亲才20天的赵明菊,在母亲和朋友的泪眼相送之下,登上了南归的列车。她无心观赏窗外山川田野的秀丽景色,也不与周围乘客答语,独自回首往事,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9.
每当丹桂飘香时,我就想起远在北京的几位朋友.想起民族团结杂志社.1990年10月,我接到一封北京来信,拆开一看,原来是民族团结杂志社全国第二次宣传通讯会议在怀化召开的通知.这纸通知为我与《民族团结》的友谊拉开了帷幕,为北京——怀化架起一座感情的桥梁.在这次会议上,我大开了眼界,学到了不少写作方面的知识,更难得的是结识了一大批有头脑、有知识、有个性、很潇洒的朋  相似文献   

10.
<正>徐杰舜(以下简称徐):梁教授,你为壮族文化鸣锣开道了一辈子,请介绍一下你的生平。梁庭望(以下简称粱):从哪里说起呢?徐:就从你是哪年出生说起吧。梁:我是1937年3月出生,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我家是广西马山县古寨镇古今村岽竹屯。徐:古寨镇啊,太有名了,三声部民歌发源之地。那时是叫隆山县吧。梁:是的,隆山县。徐:你有几个兄弟姐妹呢?什么时候上学呢?梁:我有三个姐姐,我是最小的,是独子。出生接近1岁,我母亲就去世了,是姐姐带大的。我之所以能上学,这与家里遇到一件事有关。日本侵略中国,1939年为了打通南洋交通线而入侵广西。  相似文献   

11.
我的家乡在巍峨挺拔的莫力达瓦山脚下,清澈见底的诺敏河东岸,是一个百十户人家的达斡尔族小山村。没有爬上过莫力达瓦山的人,是不可能领略到我的家乡五月的绚丽多彩。当日出后,爬上山的最高峰,请你环顾一下四周吧,山上长满了松树、柞树、黑桦、白桦、杨树,不知名的...  相似文献   

12.
亲人(小说)     
每当我看见自己这右边的胳膊,总要想起两位蒙族亲人;每当想起这两位蒙族亲人,两眼不由地要看看自己右边的胳膊。要问这是为什么?里面有着我自己的一段辛酸的遭遇。巴林草原的西北部,有个莲花山。莲花山的南麓,有个珠沁庙。嗬,这是个挺大挺大的庙呢!你看吧:从莲花山的南山根起,顺落立陡的山坡,往  相似文献   

13.
李祥红 《民族论坛》2004,(10):44-45
<正>近些年来,不少远在外地的朋友跟我联系,希望能到江华,亲眼看看神秘而美丽的大瑶山。但说心理话,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瑶山人,也许是"身在此山中"的缘故吧,要说家乡的美或许能说出一二,要说大瑶山的神秘,还真有点为难。前不久,陪同一位从京城来的朋友在县城走了走,竟还真发现了一些瑶山的新鲜与神秘。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出差还是探亲,无论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的西单、大栅栏、王府井,还是在日趋繁华的朝阳门外的家中,我总有一种异样的感觉——陌生。然而,这里——北京,毕竟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何以缺少对我的吸引力?返疆途中,在火车上或机舱中,这个问题常常萦绕在我脑中。答案终于从迷蒙渐趋清晰:对,这就是生活的习性!我之所以对家乡生活感到陌生,只是由于我对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已经习惯,对边疆的环境已经适应。祖国的西部边陲,虽然  相似文献   

15.
“庫尔班·吐魯木从北京回来了”的消息,很快地傳遍了圖尔尕孜乡的各个角落。老汉的家里挤滿了前来打听消息的人們。“您見到毛主席了嗎?”“咱們的領袖健康吧?”“我們托您捎去的信,您是不是交給毛主席了?”几年来就和庫尔班·吐魯木老汉一样盼望着見毛主席的农民,接二連三地向他們的代表詢問着。庫尔班老汉洋溢着喜悅的心情,对他的同乡說: “我見到了毛主席,他簡直象天上的太阳一样!和毛主席見面的那一天,我感到自己获得了新的生命。咱們的領袖非常健康,你們托我捎去的礼物和問  相似文献   

16.
表叔沈从文     
我想起从文表叔对于故乡的眷恋;他的文字的组合;他安排的时空、节奏的起伏,距离,苦心的天才给读者带来的诗意…… 谁能怀疑他的文字不是爱抚出来的呢? 我常常被《长河》吸引住的是从文表叔文体中酝酿着新的变革。他  相似文献   

17.
鸿雁(散文)     
我的家乡大理是四季分明的。记得儿时,每当冬去春来的时候,天空里总是会听到一声声高吭而飘渺的雁唳,抬头看时,只见一行雁序,或作“一”字,或作“人”字,缓缓地从蓝天里飞过,逐渐消失在遥远的天边……这以后,草绿了,花红了,鸟叫了。打儿时起,就知道雁是给春天报信的,看见它,就会想起柔软的草地、风筝、叶笛……我于是在儿时就爱上了雁。我来僾尼山工作已经好久了,好象一次  相似文献   

18.
我的家乡曾经有一艘渡船,只是它已经不再用来摆渡了。我的家乡现在有许多桥,它们替代了渡船的作用,从它们身上,我看到了家乡的变化,看到了时代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我想看望你     
我想看望,我想着望,我想看望你,首都—北京,想看望你,温馨慈爱的北京城,想看望你,气势磅礴的天安阴。兄着你,枯萎了的心灵会舒熨滋谓,雕榭了的花朵又变得婿艳包盈。钝津爽朋的姑娘,小伙子,我想看望你们,我的亲少、。我永远铭尧着见你的日子,在怀仁堂被接侍的幸福的时反,一想起我就激动得不能入睡,律大的领袖,我渴望再一次把您亲吻。国家的心朦在你胸怀里跳动,神里的主地屏护着昔日受难的人民,律大的镇袖毛泽东所在的地方,我想看望你,哉无不胜的威力的中心。我想看望摩肩接踵的前阴大街,韵烂多采的百货大楼、王府井,西山上肃穆葱郁的皇陵,还…  相似文献   

20.
她的画家梦和农业专家的梦 ,被贫困的现实打破了……寻找母亲河 ,是我这次回家乡阿佤山最大的奢望。我想 ,无论什么民族 ,都应该有自己生命的河流!紧赶慢赶 ,1999年12月12日 ,我终于来到了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莫窝乡佤族的母亲河———永帮箐。佤族的母亲河很特别 ,事实上 ,它是一条宽不到5米、从原始森林中欢跳着奔腾而来的大山泉 ,这条泥沙混浊的水流 ,急湍而漫长 ,它潇洒地从永帮箐的公路上一泻而过 ,直奔山外……这就是我多年寻找的佤族母亲河吗?伫立在河边上 ,我想起了昨夜在莫窝乡中心校遇见的一些佤族孩子 ,他们向我讲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