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现中国和平崛起,是否必然包括台湾问题的解决?对此,有学者认为:中国在争取和平崛起中无需自设障碍,将实现与台湾的政治统一作为崛起的衡量标准.而实际上,从中国和平崛起的概念、解决台湾问题与实现中国和平崛起之间逻辑关系的角度进行辨析,最终可以得出明确结论:解决台湾问题是实现中国和平崛起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
“和平崛起”已成为中国国际战略思想变革的基础。中国和平崛起同经济全球化密切相联,这是中国的历史性战略抉择。中国在实现和平崛起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和平、坚持永远不争霸。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平崛起道路的思想源于邓小平 ,其中邓小平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思想 ,和平外交思想、发展市场经济思想、全方位改革开放思想、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思想组成了中国和平崛起思想体系的框架。邓小平是中国和平崛起道路的设计者和奠基人  相似文献   

4.
“和平崛起”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是当今中国发展与强大的战略选择。由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丰硕成果和良好的发展局面,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历史性机遇。同时,在人类社会急剧变动的今天,中国的“和平崛起”又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抓住机遇,正视挑战,中国必将和平崛起。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理念为分析视角,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三重维度分析中国和合文化的内涵,认为历史上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内敛型国家,现在选择的是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共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实现崛起的终极目标。文章对“中国军事威胁论”进行驳斥,认为中国的和平崛起不会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当今中国的一项国家战略。在“和平崛起”战略指导下的中国应奉行以“合作”为内涵的“新安全观”,走“自主合作”式安全道路。  相似文献   

7.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的角度看 ,可把上世纪 6 0年代以来出现的以战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工业化进程 ,称之为第二轮世界工业化进程 ,或称之为迟到的工业化。中国新型工业化有与传统工业化不同的历史任务和特征。对于推行新型工业化的中国来说 ,“崛起”有其特殊的经济含义。中国的“崛起”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必须依靠对外的和平合作来实现。“和平崛起”不仅是中国政府的一种“政治意愿” ,而且还是中国人民基于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而进行自觉、长期、艰苦的和平建设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选择和平崛起新道路的内在动因,即:“和而不同”民族文化理念的全新诠释与灵活运用是中国选择和平崛起新道路的基本动因;国家身份的再定义是中国选择和平崛起新道路的主要内在动因;国家利益的发展变化是中国选择和平崛起新道路的直接动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20多年发展的历程表明:中国已经走上“和平崛起”之路。中国为“和平崛起”正倡导并形成一整套适应世界潮流的国际关系新理念,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及“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新睦邻政策。在这些国际关系新理念支撑下,正在崛起的中国就能够使世界各国充分相信中国是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并以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的崛起,全球目光正日益聚焦中国道路。中国道路的实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实现国家的和平崛起之路。当前,中国需要构建一套深刻反映和平崛起道路的话语体系以提升自身话语权。作为反映中国和平崛起道路的话语体系,其核心理念是和平崛起,主要内容是阐述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的新理念,现实基础是中国和平崛起道路成功的实践探索。通过构建和平崛起的话语体系,对内可以促进人民对中国道路的自信,对外可提升国家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