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增辉 《城市》2008,(10):35-39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相似文献   

2.
王献竹 《职业》2016,(27):116-1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国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培育大学生的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求.本文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中国精神的重要性及途径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优秀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品格,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家风具有独立性与相关性并存、继承性与发展性同在的特性。本文将探究在新形势下弘扬优秀家风的必要性,同时提出弘扬优秀家风的有效路径,旨在为进一步丰富传统文化、凝聚民族精神、为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徐刚 《公关世界》2008,(10):4-8
在奥林匹克精神中,人文精神是不朽的底蕴。它凝聚着人类向往进步的共同渴望,也为人类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提供了绝好的机遇。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承办2008年奥运会,为东方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创造有利的机会。在人类历史上,东方文化曾起过独特的作用,给予西方文明的发展以巨大的推动。随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东方的开展,东西方文化在新的层面上产生互动,继而影响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在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  相似文献   

5.
新文科,作为国家教育部未来大力发展的新型专业结构之一,对于构建中国的学术学科强国之路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外语类高校作为文科教书育人的重要教育基地,各大高校设置的外语专业也应当结合新文科背景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外语专业构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路径探究意义,继而提出高校外语专业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的相关路径,以期最终为国家和社会输出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为中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智慧提供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工匠精神的四大精神内涵,即创新创造之开拓精神、敬业精业之钻研精神、遵规守度之法治精神、教化育人之传承精神,传统文化是工匠精神的历史涵养之源,而工匠精神的重现为传统文化复兴提供了现实路径,两者可以相互促进,互融发展。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以后,伴随着习近平的身影,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政治社会领域和国际领域的出镜越发频繁,他在多个场合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无不渗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不论是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不论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有其共性,又都各有其个性。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与冲突是我们所关注的,本文将对此做以探索。  相似文献   

9.
陈瑜 《现代交际》2014,(6):60-60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是中国大学文化形成的重要渊源,至今,中国传统文化仍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依然对中国大学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构建现代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以房地产起家的冠和国际集团总裁苏永友,热心弘扬中华文化,关注人生和社会。他以收藏始,汇集中华文物15000多件,办成北京、东莞、惠州三家博物馆,藉此传播中华5000多年文明。他说:“让观赏者亲自体验、触摸、感受藏品的魅力风采,陶冶性情,提高国民素质”。此外,苏永友还大力兴办或支持书画、戏剧、传媒等项事业,以弘扬中华文化,作为自己的终身使命。  相似文献   

11.
准确把握抗震救灾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使抗震救灾精神在新时代得以继续传承和弘扬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理论价值。正确诠释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并提出它的时代价值,对丰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气信念有巨大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荣圣  孟莉  胡顺娟 《职业》2020,(1):20-2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社会风气。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求,也是推动社会新旧动能转换、培育一流沂蒙工匠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3.
长征精神主要体现为坚定理想信念、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新长征中,长征精神依然是我们实现伟大目标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理解它的内涵,如此才能进一步阐明它的现代价值和传承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我国文化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践行需要我们在保护好、利用好、弘扬好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纽带和精神动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作用,对此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发展。与之相对的,便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对滞后,未能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要与中国传统文明相结合。要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从中国传统精神资源中汲取养分。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化在东亚地区历史悠久,传承千年,影响深远。中国作为东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文化经历过繁荣昌盛,四方来朝的高峰,也经历了近百年的冲击震荡,急速衰退低谷。本文主要对中华文化历史进程进行大致梳理以及对走在复兴道路上的中华文化现实意义予以阐述,目的在于让中华文化在东亚地区合作的过程中发挥更多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在查阅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红船精神的研究,解读红船精神的现实意义与深刻内涵,探求红船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关系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精神源头,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之一,是督促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践行初心使命的内驱力,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践行初心使命。  相似文献   

18.
右玉县是山西省朔州市的一个小县城,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天然风口处,曾经是一片风沙肆虐、山川贫瘠的不毛之地,被外媒评价为不适于人类居住,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右玉20任县委书记在将近70年的时间里,带领全县广大人民群众防风治沙,植树造林,使全县林木覆盖率成指数型增长,创造了伟大的绿色奇迹,凝聚成伟大的右玉精神。当前,要大力弘扬右玉精神,让右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之成为推动右玉转型跨越发展,展开各项事业新局面的新支撑。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起点,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五四精神历久弥新,在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新时代背景下,法治成为弘扬五四精神的时代强音。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开启了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新征程,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弘扬五四精神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20.
宋波 《职业》2016,(32)
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是国家的需求,也是时代的呼唤.技工院校的教师作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者,要成为践行工匠精神的模范,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培养品牌技能人才.本文对教师应如何发挥工匠精神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