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你的婚姻为什么会受到第三者的冲击? 你们的夫妻生活为什么会变得平淡无味? 为什么炽热的爱情之火不知不觉地熄灭了? 人们都在苦苦地思索着,也许你们会找到许多非常客观的原因,但现在请你换一个角度想一想——许多丈夫和妻子回答说,没有。他们认为夫妻每天都生活在一起,没有什么神秘可言。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人们为什么要结婚?换句话说,婚姻有什么作用?常听到一些大龄女青年说:“我结婚是为了让別人看的,是为了得到社会承认的”。农村的小孩子则会对大人说:“娶媳妇是为了给我做饭缝衣服的”。这正表现了各自的一种婚姻观念。这个最简单的问题却包含了深刻的道理,我们可以设想,婚姻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南斯拉夫作家布郎尼斯拉夫·努希奇曾写道:婚姻——这是一部耐人寻味的中篇小说,有时甚至是一部情意绵绵的长篇小说,开头常象抒情诗那么美,而结局往往很糟。为什么始初钟情的婚姻和家庭会发展到不堪设想的地步?为什么由互爱缔结的婚姻和家庭却不能获得成功和享受到其中的幸福,甚至以悲剧式的分离而告终呢?  相似文献   

4.
婚外恋新论     
婚恋,根源于人的动物性,表现为人类的社会性,是人类区别于各种动物的特有的文明。它给人类带来了解放,也带来了压抑;给人类带来了幸福,也带来了痛苦。只是痛苦与幸福的结构不同罢了。婚外恋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全过程性和全方位性就集中地说明了这一点。这就向人们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为什么现代人的婚恋上有了较多的选择机会,婚后却出现了更多的光怪陆离的婚外恋之类的婚姻问题与冲突?为什么曾是两情相悦的恋人,婚后却心猿意马,同床异梦,甚至以分手为结局?为什么很多的婚姻到头来成了“枷锁”、“爱情的坟墓”?人们到底在婚姻中追求什么?婚外恋在人类的婚姻中到底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这些问号,是社会的问号,历史的问号。催促着我们从人类自身的深层开掘,从而,应实践之需,补时论之缺,纠通论之误,探发展之途。  相似文献   

5.
晚婚女越来越多,婚姻这道"坎"似乎越来越难迈过去,为什么?北京理工大学的婚姻心理咨询专家、心理学教授贾晓明认为,晚婚女大多是白领,她们首先在经济上是独立的,有能力独自维持良好的生活状态,所以对另一半的要求比较高,包括差不多的学历背景、志同道合以及相似的生活情趣等都是她们重点考虑的因素。这也是这部分女性还没有进入婚姻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存在于婚姻开始,在男女婚姻问题上就存在“男高于女”或“女高于男”的现象。但自从一夫一妻制家庭出现以后,这种男女双方的差异演变成单一的普遍的“男高于女”。这种一般而论的“男高于女”的现象,社会学家巴纳德叫它“婚姻梯度”。“婚姻梯度”何以会存在?又会带来什么后果?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探讨,并就“婚姻梯度”的存在而导致我国青年在择偶方面出现的一些现象作一尝试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你和他的婚姻现状如何?前景会如何?一定是你最关心的问题。下面的问题,你只需选出A、B、C、D中的一个,对照答案,一切便会明了:  相似文献   

8.
两个亲密的灵魂终于找到了幸福的归宿。新婚燕尔,两人沐浴在爱河之中,如胶似漆,缱绻缠绵,爱恋的情感宛如到了峰顶。然而,当蜜月进行曲最后一个音符终止的时候,由于彼此角色的转换,生活方式、性格气质、双方的辐射关系、家务小孩、文化素养等等因素的影响,随即就奏响了烦恼忧愁痛苦失望……婚姻交响曲的另一个音符。的确如此。你脸上为什么总是浮现着阴霾愁雾——眼里的西施到哪里去了?理想的白马王子怎么一下子变成了小青蛙?昔日的情人为什么变得如此陌生?婚后的生活怎么落入凄凄惨惨戚戚的境地?尽管你们在痛苦迷惘的  相似文献   

9.
魏民 《社会》1993,(Z1)
婚床从来就是倾斜的。婚姻,作为人类的一条生活之路,生存的物质条件从来就是决定婚姻走向极其主要的因素。我们在努力地谈论感情,但是世界在清晰地告诉人们,感情必须有着物质的附利条件。感情,婚姻,什么时候纯粹过?书生意气,毕竟不是社会现实。永远不是。广州已经有了400多家涉外婚姻介绍所,上海至今仅有5家。社会需求会产生相应的商业机构,在涉外的婚姻机构里记录着形形色色的人生故事。来到这里的人们,目标是绿卡,而婚姻本身却被放到了第二位。这是否在炒婚姻B 股呢?  相似文献   

10.
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录像等“黄色文艺思潮”为什么会泛滥成灾?“扫黄”已经多年了,为什么屡禁不绝,且愈演愈烈?“扫黄”为什么这么艰难?有人认为“黄”是随着改革开放引进资本主义先进文明的同时,也带来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意识;有人认为是拜金主义对作家的腐蚀;有人认  相似文献   

11.
古墓在哭泣     
本刊在上一期曾发表一篇关于目前盗掘古墓成风、大量文物惨遭破坏的文章,这种现象激起了许多人的无比愤慨。这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为什么会成风?为什么刹不住?具体情况如何?挖掘古墓者是什么心态,我们于本期再摘编一些材料,以助分析。这股盗墓风实在是非刹不可了。盗墓者固然是犯罪,可是如果对这种事就没法管了,又怎么对得起老祖宗,怎么向子孙后代交代呢?  相似文献   

12.
王小波 《社会》2003,(5):54-56
恩格斯有一句名言深入人心:“没有爱 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但真正能够 在婚姻中始终保持旺盛的爱情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婚姻这个巢留得住爱情这只鸟吗?难道婚姻真的是爱情的坟墓并且没有墓志铭? 重读弗罗姆《爱的艺术》,不禁让人惊诧:这个美  相似文献   

13.
宝贝,想为婚姻提神,你用什么办法?沙滩、烛影、五星级套房……这套路一年一次已是费时费力,又怎能让每天存在的婚姻因此亮丽如初?还是跟《魅丽》学两手家常小妙招吧,随时随地轻松几个小 case 为你的婚姻加分不少。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婚姻的道德原则,是要求男女双方在平等互爱、完全自由的感情基础上缔结婚姻,不受任何人的强制和干涉。我们用社会主义的婚姻道德来衡量我们今天的婚姻现实,就会发现,我国目前存在着许多不符合社会主义婚姻道德的婚姻。但是当这种婚姻还存在的时候,没有人说它不道德。因为它在表面上维持着一个婚姻家庭,而不管婚姻当事人是否痛苦。但是只要这种婚姻家庭破裂(不管通过何种现象表现出来),就会有人说它不道德了。这主要是由于封建思想还在那里产生着影响。  相似文献   

15.
感情婚姻,有条件的追求,多变而自私婚姻历来都是打上时代烙印的,并受所处社会的政治因素、经济条件、文化背景、道德观念和传统习俗的影响。在我国,近十年来男女青年在婚姻中择偶标准的条件、顺序、侧重点等方面虽然有所改变和不同,趋于多样性,但还是没有完全摆脱条件婚姻这一客观事实的束缚。人一旦有了温饱的保证并趋向富裕,条件婚姻中的物质要求就会降低,而其它因素就会上升,如对异性的自身条件就会看得重一点。感情是条件婚烟后期的表现。我国的改革开放,使多数人的物质生活有了提高,这就为感情婚姻创造了更为宽松的条件,使…  相似文献   

16.
人们为什么会遵从角色规范的要求?为什么会自觉地适应角色规范?这里有一个以文化的面目出现的个人利益裁决系统在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刚刚从学生成为老师的人,尽管他在做学生时希望老师在考试时放松一些,但他自己成了老师以后,马上就会“翻脸不认人”了。他必须这样做,严格地要求学生,否则他的行为就是不符合教师这一角色规范的要求。在某种范围和程度以内,违反角色规范的人,只是受到文化性的“符号制裁”,诸如被领导批评、  相似文献   

17.
面对美国的家庭问题,不管是工作-家庭、青少年性行为、儿童贫困或是婚姻破裂,人们通常会提到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一系列家庭和福利政策,并断言只要当这些政策在美国得以实行,美国的家庭生活就会得到极大的改善.但是美国究竟能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那里真正学到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在婚姻的过程中,由于两人的个性、家庭、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导致一方或双方对于婚姻的不满。当出现不满时,一种方法是通过自我的调节,解决婚姻中的不满;另一种方法是寻求别人的帮助,特别是专家的帮助,获得一些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些婚姻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实践,对于解决婚姻不满提供了许多有用的技巧。行动先于感情在早期阶段,不满的一方会作出一些努力,以消除不满。但是,一旦这种努力没有效果,积极的变化没有出现时,不满的一方会开始失去希望,消极的情感也开始产生。特别是,当不满的一方感到自己受到了伤害时,就…  相似文献   

19.
按理说,婚恋之事,通常是青年人的热门话题,为什么人到中年,反倒在这些问题上想得多起来了呢?这当然事出有因。先说已经身处婚姻围城中的人,他们占了中年人的绝大多数。这个群体在婚恋问题上想得多起来,除了由于人生闹历的增加,对婚姻、爱情的甜酸苦辣见的、听的多了以外,主要是因为他们在这方面有了亲身体验。婚姻、爱情不象别的东西,任你怎么讨论,它也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永远不会象糖是甜的,盐是咸的,初一过了必定会有十五那样确定。要想明白婚姻爱情是怎么回事,滋味如何,那就非用自己的血肉去体会、非得先结婚不可。与…  相似文献   

20.
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范围,这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如何运用权力又成为一个新课题。管理工作从某种意义来讲,就是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使他们去做一定的事情。权力——属于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影响力与控制力,也理应成为管理人员考虑的中心问题之一。可是如何看待与运用权力呢?这里却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担任了管理者的职务以后,就会对他人具有特殊的影响力?为什么有时“指挥棒”又会失灵,而某些管理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