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高职语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高职语文教育需要探索出适应高职教育需要的教学模式。目前的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种种误区,本文结合高职教育的性质和语文课程的有关理论论述了误区及纠正措施,旨在促进高职语文教学的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2.
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美学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中独特的美学存在,对捍卫语文的体性,推动语文科学化、生命化,促进语文教育的审美实现等,均有助益。但是,对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的研究,人们多着眼于文本形式,而非教育形式;着眼于形式论,而非形式美学;着眼于语用学,而非语文教育美学。不过,这些边缘性的研究在形式外延的多维拓展、形式内涵的深度开掘、形式本体的强化、形式价值的梳理方面,依然丰富了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美学的思想武库,值得进一步梳理、提炼,以便深化对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美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2003年春季,新启用的职业高中全部四册语文教材已出齐。它给我们带来一个美学教育的新天地。课本选材面广,从自然到社会,从昆虫到人类,异彩纷呈的美学素材为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拓展对文学作品的审美空间,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提供了理想的舞台。新的职业高中语文大纲中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4.
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美学是民国时期语文教育中的一道魅力风景。本是为了追求语文的科学化,捍卫语文的体性,提升教育的品质,但因为在形式本体的建构中,既注意形式知识的积累与化用,又关注语感的训练、情味的体验、诗趣的领略、人格的陶冶,所以他的形式观既有技道相融的充实之美,又有悦目愉情的自洽之美、主体力量的张扬之美。这不仅对当时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的语文教育现状是一种有力的反拨,对当下语文教育中"工具理性"盛行、"价值理性"受挫的不良趋向,还有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整体感、生命感、美感严重缺失的状况,更是一种有力的矫治。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还有诸种误读,这种个性化的美学存在一直被忽视,尘封日久。基于此,系统、深入地厘清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美学的层级、样态、内涵、流变,客观、辩证地估定其在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形式美学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探讨其对当下语文教育的哲学启迪和实践意义,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5.
高职语文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语文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一门必不可少的文化基础课,一直以来,因其教法单一,与职业教育缺乏联系,严重影响了这门课程的实际功用和效果。本研究尝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用深受国内外职教界欢迎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活跃高职语文课堂,使语文教学跳出学科封闭化的怪圈,实现与现代职业教育最高目标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是时代使命的重托,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做人,在学生心田上播撒美的种子,浇灌出心灵美的花朵.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教育中贯彻实施美育教学,是新时期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学生本身的社会人格和个性人格的发展,是塑造人灵魂的有效途径。教师是审美教育的贯彻实施者,他通过对受教育者个体审美素质的培养,给受教育者实现人格的完善,心灵的和谐和培养高雅的素质,注入了灵气和活力。语文教师在学校的美学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历来被人们所重视。一千多年前后代教育家韩愈就提出过“文以载道”,其中的“文”就包含了美学教育的内容。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美学理论,掌握美…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各国已愈来愈明显地注意到美育的重要意义,愈来愈强调审美教育的重要。审美教育是造就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手段。我国的教育方针,已把美育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可见,语文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既要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又要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基本的美学知识。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要塑造“求真”、“向善”、“崇关”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并有效进入“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就必须而且应当注重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的内容、意义与方法的探讨。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的内容应把重点放在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的思维、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的架构、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的前景上;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的意义在于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是面对突出问题应作出的选择、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的方法宜采用纵横开掘与多光聚焦相结合的方法、质性分析与案例解剖相结合的方法、感性体验与理性认识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美学的形成与发展,深化与成熟,既受惠于中西形式美学思想的滋养,也得力于民国时期语文教育问题的激荡,教育同道者的彼此启悟与颉颃,还有他本人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不懈憧憬与追求。可是,伴随而来的漠视与冷落,误解与质疑也从未间断过。个中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体现在对相关概念,如形式与形式主义,形式与语文教育形式,形式论与形式美学等的浅读、误读上。因此,认真辨析这些概念的内涵,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准确、深入地理解夏丏尊语文教育形式美学的意义和价值,重塑其在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的经典地位,便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1.
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如何在语文教学的基础学科进行大胆改革,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极为重要.语文教学应在观念上大胆创新,在方法上灵活多变,内容上体现教书育人相结合,以适应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围绕财经类高职语文的教学目标,从时代变化和财经类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影响,提出高职语文教学应从适应新的挑战,增强课程内容的语言应用性、时代性、强化高职语文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加强教学改革,以切实提升高职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审美教育中,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是实施和落实语文审美教育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提高语文教师的审美素养,对于看出或发现语文美,按照美的规律传达语文美和创造教学美,乃至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自觉系统地学习美学、审美教育理论知识,经常主动地参加审美实践,积极追求、持之以恒,是提高语文教师审美素养的三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美育需综合教学论、接受美学、教育心理学和语言美学的理论资源。在语文美育实施过程中作为审美客体的汉语言文学的形式美与审美主体具有异质同构性,作为审美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特征及审美心理活动各有其特点。在美育实施中教师与学生必须信息对称交流,并充分发挥各自审美心理活动的优势,在大美育的环境内实施语文美育,以便相得益彰,收效最佳。  相似文献   

15.
语文素质的培养对于高职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高职语文学科教学应该形成一种既提高高职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和文学素养,同时又要能够体现出学生专业特色的应用语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越来越强调审美的重要性。有人说 ,衡量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 ,就看你的国民的审美素质的高低。我国的教育方针 ,已把美育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 :“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审美教育的引入 ,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语文教师 ,如果没有饱满的政治热情、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基本的美学知识 ,就无法进行审美教育。感情激越的诗歌、文辞优美的抒情散文、条分缕析的说明文、气势磅礴的议论文 ,离开了美学欣赏 ,放弃了情感教育 ,只盯字、词、句而…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学科的专家,而且是教育的专家。具体说,高职师范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以下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坚持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坚持突出师范性,坚持积累、感悟、体验的语文教学观,坚持语文学习可持续发展观,坚持语文学习的科学评价观。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集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诸方面内容于一体。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而且对学生世界观形成亦有很大影响 ,尤其对学生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影响更大。编入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了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 ,在课堂上营造一种美的意境 ,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作为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学中的“美学”应给予高度重视。首先 ,要用富有感情的朗读渲染“美”的氛围。在讲读教学中要根据文体配合相应的朗读 ,造成和课文意境一致的课堂气氛 ,让…  相似文献   

19.
突出高职语文教学特色 体现实用性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高职语文教学必须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充分发挥语文的实用功效,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当今高校教育形势,我们必须根据专业教学的特点,找准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结合点.将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考试评价机制与专业相结合,只有这样。高职语文教学才能讲出特色,教出成效,走出一条语文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新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