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先秦诸子研究"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基础薄弱,思考不深入,诸子原典阅读太少等。教师应通过精选教学内容,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考核方式等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诸子百家思想的精髓,提高传统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2.
先秦诸子哲学起源问题的第一次研究思潮,以《庄子·天下篇》《荀子·非十二子篇》《汉书·艺文志》为代表文献,是战国至汉代哲学家、思想家一种自觉的学术反思。他们的共同之处或者说突出特点在于:将先秦诸子的问题意识植根于春秋时代的文化传统与思想世界之中,在中国哲学自身的思想轨道中进行探讨,更具有学理上的“纯粹性”与“地方性”。这种“地方性知识”视域,其要义是对先秦诸子哲学起源问题进行动态的、历史的、传统的考察,展现于历史维度与时代维度之中,历史维度是指《诗》《书》《礼》《乐》传统在春秋时代经历的“重构”或“阐释”;时代维度是指这种传统成为春秋时代精神最为重要的思想资源和文化底色。在“地方性知识”视域中探讨先秦诸子哲学的起源,应注意三个问题:其一,春秋时代礼乐传统的“地方性”,是先秦诸子哲学发源的根基;其二,抉发先秦诸子哲学的思想原创性,防止陷入“格义式论证”的陷阱;其三,彰显先秦诸子哲学对人类贡献的普遍性智慧与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历史是变化不已的一种进程,这种历史进程表现出一定的趋势性,对此,先秦诸子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共识。先秦诸子的历史变化趋势论的产生,受时代剧变的深刻影响并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关于历史变化的观念,是先秦诸子史学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并且为后世史家所继承,构成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4.
先秦诸子的思想和文风都表现出了强烈的趋异特征,然他们的言辞理念却表现出了明显的趋同倾向:在如何对待言辞运用的问题上,多倾向慎言甚至不言,在言辞风格的追求上,又多主张重质轻文甚至反文。这种言辞理念,不仅在诸子原典中有明确表述,而且在笔者所辑录的先秦佚文中有更集中的阐发。这一趋同现象的出现,与先秦诸子对言辞发展规律的反思、论辩之风的自省、民族心理的认同,有不可忽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先秦诸子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其学说对后世思想学派产生巨大影响。面对诸子,应该将我们的时代和诸子的时代进行沟通,进行原创的对话,以自己的生命体认诸子的生命,以自己的心灵撞击诸子的心灵,并且要对诸子文本作全息的考证和阐释。  相似文献   

6.
举国文化之昌盛、影响之远莫胜于先秦诸子,对于先秦诸子的起源有三种解释:荀庄的"诸子出于道散天下论",淮南王的"诸子出于社会需要论",班固的"诸子出于王官论"。通过对诸子起源的探讨,可以看出诸子思想的真实内容、特征与分歧。而荀子"务息十二子之说"和韩非、吕不韦"诸子为乱"应"主一"之说,正可以显示出先秦至秦汉思想脉流如何逐渐由"百家争鸣"走向"思想一统"的秘密。  相似文献   

7.
回望"轴心时代"--"五四"文艺复兴的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等新文化人提出"五四文艺复兴"之说,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实质上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他们发现先秦诸子并立、百家争鸣的辉煌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可以与古希腊罗马文化媲美的"轴心时代",发掘了久已衰落的先秦诸子之学,从而确立了"五四文艺复兴"的目标和内容。通过对"轴心时代"思想文化和精神传统的复兴,为新文化的创造提供本土资源与动力,这是新文化人倡导的"五四文艺复兴"的理路。  相似文献   

8.
论"先秦学术体系"的汉代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先秦学术体系",先秦诸子的学派划分,形成于汉代;汉人根据他们的时代需要,对先秦诸子学进行新的阐释或改造,而这种改造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先秦学术的真实面貌,已经不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掘先秦学术的思想价值.另一方面,按照学派的划分去认识先秦思想,也容易造成这样的弊端:对于某一学派内部,重其共性而忽视个性,而学派内部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对于不同学派之间的个性来说,又造成重视个性而忽视共性,忽视各学派共同的思想文化前提,忽视三代文化对于先秦学术的奠基意义.先秦时期留下来的可以名家的学者并不很多,分别称为某学某学即可,如老学、孔学、庄学、孟学、荀学等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先秦诸子思想为考察对象 ,从中挖掘中国传统变通史学思想的源头 ,进行一番清本正源的探讨。全文从三方面来揭示变通史学思想形成的内在逻辑过程 :一论述变通思想产生的自然与社会条件 ;二概述先秦诸子对变通思想的哲学诠释 ;三阐述先秦诸子变通思想在历史领域中的应用。笔者认为先秦诸子的变通史学思想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法先王与法后王 ,因革损益 ,治乱盛衰  相似文献   

10.
先秦诸子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把水作为传达某种理念、表达某种思想的载体的现象.先秦诸子的思想倾向不同,他们的作品中通过水意象所传达的理念,既有差异,也有很多一致性,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意蕴.先秦诸子视野中水意象的多种内涵,对后代文学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的意蕴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不断地在后代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有人认为,中国修辞思想只是萌芽于先秦诸子。其实不然。因为寓于甲金文中的修辞思想的言语实例已相当丰富,可作为中国修辞思想萌芽于甲金文时代的铁证。  相似文献   

12.
周书灿 《高校社科动态》2001,(5):48-48,F003
先秦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充分孕育并初步成型的重要历史阶段。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探索和创造,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在这一被文化史专家称作“轴心时代”或“枢纽时代”所兴起的闪耀着人类智慧之光的诸子之学,是古代思想的精华,  相似文献   

13.
刘林 《肇庆学院学报》2012,33(3):36-39,44
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的黄帝,其真实的历史面貌若隐若现,需要深入的探究。先秦诸子有关黄帝的史事和传说的论述,对了解黄帝的历史真象是很有启发的。在先秦诸子的眼里,黄帝是上古时代的帝王之一,黄帝时代已进入了文明社会,礼乐文化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是以诸子百家的学术文化为载体。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 ,是这一时期社会转型历史背景下文化转型的标志和丰硕成果。社会的历史性转型所引发的社会危机和文化危机 ,是先秦诸子学术兴起的历史土壤 ;诸子百家通过不同的角度、方法和途径对文化进行重建 ,形成不同的文化转型模式 ;礼乐文化精神向理性和人本文化精神的转变 ,是先秦诸子学文化转型的核心内容 ;文化的多样性和“求变”的时代特色构成春秋战国文化转型的显著特征。先秦诸子学文化转型的一般规律 ,对于当前我国社会历史性转型下的文化现代化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简要列举先秦由神本走向人本 ,直至成为我国文化轴心时代的几千年间 ,在天文、历法、算术、农业、医学及手工业等方面科技发展的瞩世成就。探讨分析先秦 ,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科学思想和科技发展的人文特点 :以统治者的实用性为尚 ;以诸子哲学思想的整体性为要 ;以文学与哲学的传播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16.
《先知的智慧——比较视野下的先秦诸子思想文化精华》是我校张立新教授继《神圣的寓意》之后又一部以比较学眼光解读中国文化经典的论著。该著把论域定位在对先秦诸子思想精华的讨论上,不是泛论先秦诸子,而是着眼于民族精神品格的构建,撷英采华,表现了敏锐的学术眼光。张著认为:老聃、庄周以“道”的永久神秘性为逻辑起点的宇宙观和认识论,孔丘、孟柯以仁义为主要内涵的伦理思想,墨翟兼爱、贵义的宗教理念,屈原的求索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和活力的思想精华。这些思想若能得到有效整合,对内可以多元互补,为民族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和辩证思想的著作,《道德经》以与先秦诸子学说迥然不同的姿态,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心态、思维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道德经》言说方式的开放性与思想意涵的时代兼容性,彰显了道家核心思想概念的世界性意义,成为中国经典文化走出去、参与世界文化对话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18.
思想史研究     
主持人语在中国思想史上,先秦诸子的时代是令人称羡的“自由”时代,那时百家竞起,蜂出并作,各以新论驰说,思想高峰一再呈现。学界一致公认,先秦时代自由的学术空气,创造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上最伟大的经典时代。尽管如此,学界从未有人提出先秦学术思想已有“自由主义”。因为一般认为,自由主义是一个来自西方近现代思想史的概念,有其特定含义。它不仅是指自由的风气,更是指替自由辩护的理论乃至政府政策。本期本专栏刊发的蔡德贵先生《论先秦齐国与稷下古典自由主义》一文,提出先秦时齐国已经产生了古典的“自由主义”,这是一个颇有新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先秦诸子散文中的两种文化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思想变革最为激烈的时期,应时产生的一批诸子百家之作。上承夏商周三代思想学术精华,下开两千年古代学术道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先秦诸子“九流十家”中,对后世影响大者莫过于儒家和道家。儒家以人际关系为表述对象,其文具有质朴切实的文化风格;道家以大人关系为表述对象,文章多具浪漫奇幻的文化风格;从而构成了先秦诸子散文中的两种文化类型。以下我们从表现对象和文化风格的角度,对此两大类型略作分析。一、人际关系与天入关系儒家散文以人际关系为表述对象。《论语》是现存最早的诸子著述,其内容…  相似文献   

20.
先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兴盛阶段,诸子百家的原创思想基本奠定了秦汉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学术格局。《庄子·天下篇》撰成于战国后期,《汉书·艺文志》问世于东汉前期,是现今所见总结评述先秦思想的两篇重要文献。但因二者的历史背景与学术话语的不同,评论诸子的学术视野与思想宗旨不同,故《天下篇》立足于“道术”以品骘诸子,而《艺文志》以“方术”胪列百家,以致形成二者迥然不同的学术分野,对两千多年以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