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八八三年三月十四日,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马克思溘然与世长辞。三天后,在为马克思举行的葬仪上,恩格斯以极其悲痛的心情致了简短的悼词,在悼词中,恩格斯首先高度颂扬了马克思的两大贡献——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运动规律”,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恩格斯说:“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在这简短的悼词中,恩格斯不可能对马克思在各个领域的成就一一例  相似文献   

2.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计划经济的一般论述计划经济的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和历史发展趋势,预示了社会的发展前景。马克思、恩格斯在阐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的同时,提出了计划经济的一些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计划经济的若干原理,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正> 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描写歌德的呢?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一文中说:要用“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衡量他,要“结合着他的整个时代、他的文学前辈和同代人来描写他”,“从他的发展上和结合着他的社会地位来描写他”。这里所说的两个“观点”和两个“描写”,实际上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标准、原则和方法。我们总观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歌德的论述(据笔者统计,他们在一百四十多篇[部]著作和书信中论及歌德),他们正是按照上述的标准、原则、方法,来评论歌德的。  相似文献   

4.
一一提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人们会很自然地首先想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学说,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进行考察的结果。但是,初期的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历史功绩,在于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列宁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我们总认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已经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科学社会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现代化道路的深入思考,使我们对马克思关于俄国公社的二重性的论述,产生了浓厚兴趣。现实与历史使我们浮想联翩。马克思的预言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做出的?马克思逝世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恩格斯又是如何看待这一预言的?这场争论有何理论价值?本文欲略述己见,以求教于诸位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6.
对“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多年来 ,理论界一部分人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农村公社问题的思想简单理解为俄国以及中国等东方落后国家能够“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纵观马克思、恩格斯对俄国农村公社问题的一系列研究 ,作者认为 ,“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提法在思想上并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 ,在实践中导致我们长期搞不清“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农村公社问题思想的研究 ,重要的不在于答案本身 ,而在于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大部分,二者之间彼此制约和影响。马克思、恩格斯从存在论、实践论和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的社会历史形式等角度论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对立的根源,富有远见地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基本思路。深入探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哲学思想,对解决当代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演变过程。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也应有一个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这样,才能使我们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自觉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恩格斯曾经反复指出,“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现代全部社会体系所依以旋转的轴心。”①而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趋势,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发展  相似文献   

9.
十八八三年三月十七日,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的葬仪上指出:“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6页)一百年过去了,历史雄辩地证实了这一英明预言。  相似文献   

10.
能否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某些文章作者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认为由于俄国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晚年提出的俄国社会农村在公社基础上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 的预言没有实现,对此观点,笔者不敢苟同.马克思的预言确是落空,但是,笔者认为不是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  相似文献   

11.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长期以来,两位思想家亲密合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思想上和理论上武装了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他们在理论方面的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是不言而喻的。正如拉法格说的:“当我们回忆恩格斯的时候,就不能不同时想起马克思,同样,当我们回忆马克思的时候,也就不免想起恩克斯。他们两人的生活联系如此紧密,简直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然而,在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学”中间出现一种倾向,就是贬低和否定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方面的功绩,说恩格斯从来没有原原本本地发表过自己的看法,只是在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才有时间把自己一直未表达的思想发展成一个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 马克思的科学的、完整的利润学说是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建立的。这是他运用从现象到本质、再从本质说明现象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深入研究和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科学成果。恩格斯曾经说过,马克思的这一科学成果使《资本论》第三卷成为一部“光彩夺目的”和“最惊人的”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299页)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按照马克思生前的托付,在整理、出版《资本论》第三卷的过程中,在许多方面补充和阐发了马克思的利润学说,进一步批判了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及其历史过渡性,从而对马克思的利润学说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学术界,近年来出现了一股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某些资产阶级学者的目的,就是企图动摇各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歪曲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形象,否定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以利于他们恣意虚构资本主义“千年王国”的神话,从而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这些资产阶级文丐,极力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捏造对立关系,他们恬不知耻地以“马克思的正统派”的姿态出现,舞文弄墨,“探讨”所谓“真正的马克思”,硬把恩格斯说成  相似文献   

14.
坚决纠正“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错误,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个错误理论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沿用过去把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并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时给我们带来了伟大成就的不断革命理论,和对马克思不断革命理论的误解,就是两个互相联系的重要原因。因此,考察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不断革命论断的本来涵义,搞清楚运用不断革命解决革命任务的限度和条件,对于我们加深理解《决议》指出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错误,是会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5.
发达社会主义的概念,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形成学说出发,以列宁主义的方法论和列宁主义的教导为基础,总结了历史发展的大量经验。大家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把必胜的社会主义革命开始以后的社会历史发展,明确地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及高级阶段。这里必须考虑到在不同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中运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两个概念的特征。在工人阶级的日常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关于“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和“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都分。列宁把马克思说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叫作社会主义社会。此后,马克思的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发展阶段,就逐渐地变成了我们今天说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样两个阶段。所以我们今天说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个概念,已和马克思说的“共产  相似文献   

17.
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近百年历史的考察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作出这样的论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即资本主义必然灭  相似文献   

18.
在对资本主义社会世界历史发展的阐述中,马克思描绘了四个“统一”,即政府、法律、利益和关税的统一。其中法律的“统一”,是世界历史理论的法律命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法律统一观的概括表述。虽然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并未对这一观点进行更为细致的描述,但是我们还是能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著作中找到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并还原出马克思主义的法律统一观。  相似文献   

19.
“自然的报复”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手稿中提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恩格斯有力地证实了其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与人类历史相统一的理论思维形式,具有历史辩证法的意蕴,呈现出恩格斯与马克思在辩证法规律理解上的一致性。恩格斯“自然报复”论在当前资本主义社会以极为强烈的形式--新冠疫情和极端气候等重大生态危机呈现出来,表明了资本逻辑统治的界限和荒谬之处。基于此,他对资本主义文明中资本与自然的矛盾进行了自然辩证法的深刻批判,意图通过社会革命建构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解”的共产主义新文明生态理念,重塑自然、人和社会的和谐关系,以在现代文明推进中实现对自然的合理安放。  相似文献   

20.
“两个和解”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必然导致的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矛盾而提出的重大命题。“两个和解”的最终实现要经历曲折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推动“两个和解”的进程存在策略与路径的差异。“两个和解”在智能时代具有更加丰富的价值内涵,而全面加强和着力推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则是实现“两个和解”的全新的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