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近年来,"荒野"这个词在传统意义上的定义逐渐开始被许多著名的环境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所批判。他们强烈批判已有的"荒野观",指出这种观念在实际上是有二元论倾向,是带有种族中心主义,是处于静止不变状态的错误观念。而面对这样的指责,传统的荒野观却从1964年的荒野法案中找到了能够为自己明确解释和辩护的证据。但是,尽管如此,被荒野法案强力支撑的荒野观仍在这些批判者们精明地解构之下,与荒野法案中对荒野的理解大相径庭了。这些批判家们认为,与荒野法案中动态历史性的、用情境性语言进行的相对性解释的荒野观相对比,已有荒野观对荒野的定义是静态不变,以纯粹逻辑和语言进行的绝对性解释,尽管他们也承认,荒野法案中对荒野的定义和理解对于随后荒野的立法、管理和巡查和提供了经验资料和理论指导。实际上,在荒野法案中,荒野这个词更多意义上是指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的一种契约关系,而并非原始自然所保留下来的"残余物"。从这个角度看,荒野实际上是人类一个潜在的休憩地,或者,我们也可以从与我们的生活工作休戚相关、相互作用这个关系上去理解荒野的终极意义。其实,并不需要改变我们在地球上较为创造性、持续性的生活方式来还原一个原始的荒野,因为荒野本身就属于人类与自然这个生生相息、关系复杂多样的综合体,它是这个体系中重要而不可忽视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罗尔斯顿和克里考特对美国既存的荒野观和荒野保护路线存在不同的看法.罗尔斯顿捍卫美国既存的“无人”荒野观,主张荒野保存;克里考特批判美国既存的“无人”荒野观,主张建立生物多样性保留区.实际上,克里考特的生物多样性保留区,虽看似解决了对印第安人的环境不正义问题,但却更易导致对环境的破坏.而罗尔斯顿揭示了环境不正义的根源,即不公正的社会制度.因此,只要在荒野保存中坚持生存原则,尊重文化差异和环境权利原则、公正原则(含补偿正义原则),就能在保护荒野的同时,实现环境正义.  相似文献   

3.
荒野场景屡次出现在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蒂姆·温顿的创作中。通过分析《土乐》中的荒野叙事,文章阐释了《土乐》中荒野的深刻意义。首先,荒野中蕴含着种族间平等交流的可能性,有利于促成种族间的和解;其次,荒野中人类恢复了自然界普通一员的身份,人与野生生物之间有机会亲密互动和形成亲情关系,即荒野可以消解人类和自然疏离的异化关系,重建和谐生态关系,实现物种间的和解;再次,荒野是医治个人创伤的精神家园,主人公在荒野中实现了与自我和解。此外,将人物置身于荒野,有利于构建澳洲白人与土地的关系,使其摆脱无根状态并产生情感和精神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塑造鲜明的民族身份。  相似文献   

4.
荒野史是美国环境史研究体系中最富特色的内容和组成部分。第一位系统研究美国荒野观之历史变迁的是美国老一代著名环境史学家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这一研究集中体现在他的《荒野与美国精神》一书中。自《荒野与美国精神》第一版面世以来,美国荒野史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其影响也超越了时空与国界,具有世界意义。从宏观的世界视野来看,美国的荒野史研究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广泛的现实意义。荒野史研究有助于深化人们对自然之内在价值的生态学认知,促使人们超越长久以来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或无视自然有机体本身之健康的功利主义,有助于推进自然和荒野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荒野的呼唤》记载着杰克·伦敦生态思想的萌芽。小说以动物寓言的隐喻方式,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潜在的生态危机提出人文预警,尤其针对盛行于该时期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进行了深度消解,体现了作者的社会干预意识和忧患意识。小说问世后的百年间,人类逐渐反思并扬弃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平衡意识成为主流话语,《荒野的呼唤》因此显示了其生态预言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对于城市的很多隐喻性解释,都可能阐明我们如何描述城市的特征。文章所探索的荒野隐喻是一个黑暗隐喻。同时,在描述城市的特征时,荒野所表示的并非中性的对象,而是文化构建的对象。探讨荒野意味着什么、它如何发挥作用,会告诉我们使用它的文化的一些东西以及对于城市体验的评论。一般来说,在这种语境中探讨荒野,也会告诉我们隐喻的本质和功能。文章从三个方向探索了荒野观。  相似文献   

7.
荒野是生态文学的重要主题.环境主义者所描绘的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荒野成为现代人心中向往的荒野意象的范本.通过分析小说《走进荒野》的主人公克里斯为追求自我而探寻荒野自然并最终在荒野中丧命的悲剧故事,揭示了西方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社会文化的认同危机和对荒野自然的渴望,并探讨了人类文化与荒野自然之间的二元性以及彻底超越人类价值、走向荒野伦理的虚无性.  相似文献   

8.
"荒野"内涵演变历时弥久,故对其概念解读复杂而矛盾。尤其是20世纪以来,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探究现代"荒野"内涵,现代荒野理念随之形成;1964年《荒野法案》的颁布进一步从法治层面上界定了"荒野"一词的概念,随后不同群体围绕"荒野"内涵展开的大量辩论更是从内容上丰富和拓展了其函义。对"荒野"内涵的解构和延伸不仅反映了人类思想的变革,也体现了对生态环境认知的深化。  相似文献   

9.
美国现代荒野保护运动兴起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它以美国社会主流荒野观的变化为背景,直接促成因素是汽车旅游的普及对荒野构成了威胁。在奥尔多·利奥波德和罗伯特·马歇尔等荒野保护主义者的推动下,联邦林务局在该时期推出了一系列保护荒野的举措,通过制定行政法规等方式,将一些荒野区纳入保护。该时期的荒野保护是由白人“精英”发起的,要保护的主要是荒野的审美娱乐和精神文化价值。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荒野保护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自然保护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二战后荒野保护的发展也并非完全是环境主义影响的结果,它实际上是此前的荒野保护运动在二战后的延续和深入。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荒野保护在美国现代荒野保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为二战后的荒野保护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提供了重要的立法先例。  相似文献   

10.
荒野与人类的深刻联系在于:从时间的维度上来说,荒野是人类的根系和故园;从空间的维度上来说,荒野是人类的邻居。但是,当人类在空间的维度上与荒野对峙,却总是遗忘自己在时间维度上的荒野渊源,从情感的维度上把荒野视为遭遇陌生者的地方。人类的文明史因此经历了荒野之魅、荒野祛魅的时期。在人类对现代性的反思之中,理应发现荒野与文化的对立是文明的偏颇。面对荒野,通过敬畏与亲近两种情感的熏陶,人类可以实现自由精神的回归与超越,人类文明史进入了荒野复魅时期,荒野因而具有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自美国学者罗尔斯顿的《哲学走向荒野》问世以来,荒野自然价值被重现并以一种全新的生态伦理维度予以全新诠释。人类亦开始反思传统的自然工具价值观,进而提出并论证系统性的整体主义自然观。荒野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自然维度意义上,同时也突出在生态伦理层面上的重新评估,遵循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实践更是目前人类社会所应倡导的道德义务。哲学荒野转向也以一种全新价值评判被引进、确证甚至引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荒野审美意识从自然审美意识中剥离出来并孕育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人类对荒野的审美欣赏源于古代。中国古代山水诗和山水画的艺术实践活动,物感说和"江山之助"的理论总结,在自然审美中包含着荒野审美的丰富内容。西方工业革命带来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重要新变,就是自觉的同时伴有感伤和怀旧色彩的荒野审美意识开始萌生。19世纪浪漫主义文艺创作及其美学总结成为荒野审美意识的直接理论来源。20世纪的大地伦理学、非人类中心环境伦理学、肯定美学等,推动了荒野审美意识理论建构的逐步完善。荒野审美意识研究是推动中国当代美学向前发展的重要理论生长点,对于我们更为诗意地栖居于中华大地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加里·斯奈德是美国生态保护运动的桂冠诗人和精神领袖。他的诗歌关注人类与环境、生态的关系,蕴含极为丰富的生态思想。他书写荒野,并号召人类回归荒野,保护荒野;他强调"地方感"和归属感,以此实现人与自然之和谐与平衡;他尊重和敬畏生命,以实现所有生命潜能。论文从荒野意识、地方感、生命观等方面分析和阐释了斯奈德诗歌中的生态思想,并强调其审美视野的当下重要性,以期在诸多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14.
该文简要介绍了美国荒野的概念及其发展和保护的主要历程,并探讨了限制使用的一些管理方法。荒野为人们提供了远离尘嚣和自由享受天然美景的娱乐机会,荒野也因此面临过度拥挤和过度使用的问题。而采用规章和限制的管理方法来控制荒野的使用成为降低荒野冲击的常用手段,其中包括获得许可,对使用总人数和活动类型的限制以及对团队大小和使用时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15.
霍桑是善用象征手法的大师,除了红字A本身,《红字》中对荒野的描述同样充满了象征意味。霍桑对荒野的认知既有时代特点.又有深深的清教烙印。本文选取奇林沃思与迪梅斯戴尔两位男性角色,重点剖析霍桑如何用荒野塑造其性格、心理和行为。  相似文献   

16.
美国早期荒野文学作品主要是描写建构美国新大陆或直接的森林荒野描写.随着时间步入到19世纪末的现实主义时期,荒野文学则呈现出一派全新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荒野文学作品一改往日直接描写森林荒野的传统,而是深入人的内心,探究人内心的荒原.从分析美国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赛的两部作品中的人物入手,揭示这一时期荒野意象是对早期荒野意象的延伸及升华.  相似文献   

17.
《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多重性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野的呼唤》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的成名作.狗主人公巴克的形象是作品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作者的思想在巴克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文章通过剖析巴克的性格特征,揭示了其性格的复杂性和多重性,从而展示了主人公艺术形象的永久魅力.  相似文献   

18.
1998年,尼尔森(Michael P.Nelson)和克里考特(J.Baird Callicott)出版了题为《新荒野大论战:从约翰.缪尔到加里.森德对荒野的界定》②的论文集。10年后,这两位学者又编辑了题为《荒野论争热潮的新进展》③的论文集。作为前者的后续,这本新的论文集在体量上大大超过前者,长达700多页,包含了40余篇论文。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国内外较有影响力的动物小说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在其小说中为读者构建了一个独特的“荒野”世界。在这个荒野世界的背后,作家表达了他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对游牧文化的追寻及对生态文明的深度忧思。通过他的荒野世界,读者不仅充分领略了黑鹤动物小说的独特审美风格,更唤醒了自身的生态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20.
鲁齐 《北京纪事》2013,(5):18-21
张娇,一个时尚爱美的北京女孩,17年隐居深山,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在荒野中奇迹般营造了一万多亩“原始森林”。这里不仅生长着蕙兰等大批珍稀植物,还成了狐狸、羚羊、野猪等野生动物怡然自乐的天堂。联合国环保署官员贝尔先生称她是“中国荒野保护第一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