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西方现代女性作家作为广大女性中较先觉醒的群体,具有强烈的自我主体意识和争取男女平等和谐的反异化诉求。文章以美国南方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及其作品中的人物为例,对其所塑造的"性别跨越者"进行群像研究,分析了"双性同体"或"性别跨越者"应对精神隔绝的本能诉求,在理性主义价值体系中他们追求自我的反异化诉求,以及他们的反异化诉求失败而导致的自我主体性沦丧。  相似文献   

2.
东北现代家族小说一方面与“五四”文学有着紧密的承继关系.塑造了众多的“多余人”形象,表达了新旧交替时期知识分子无以附着的精神之痛;另一方面又与“五四”文学的现代启蒙立场发生游离,这主要表现在对女性形象或妖魔化或神化的极端处理上,在这种极端化的处理中传递知识分子自我救赎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3.
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是女性获得独立、自由和平等的前提,这种意识在辛亥革命时期日益彰显和确立。主要表现为自强自立、独立自主的人格意识的觉醒;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以及权利意识的增强;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彰显等方面。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之所以在辛亥革命时期呈现多种深刻表现,是时代造就的结果,是社会的催化与女性自身解放诉求的结果,对当今女性的发展和生活道路的选择仍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辛亥革命时期,南社女社员作为近代觉醒的知识女性,完成了从个体到群体的社会转变,以群体的身份来争取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与权利。在"国家主义"的民族叙事下,肩负起与男子共同建构新国度的时代使命。通过组建各种团体来展开妇女解放运动,率先将民族革命和社会革命融入到国家政治权利的层面,拓新了女权运动的话语权与政治空间。  相似文献   

5.
女书群体属于一种典型的妇女亚文化群体,这种群体的形成以当地封闭而富饶的自然环境和当地妇女内在的精神需求为条件。女书群体由感情相投的女性自发组成,群体成员之间感情深厚、凝聚力很强,表现出一定的稳固性。同时,女书群体在缓解成员郁闷情绪、提升群体成员的社会地位和知识修养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文学知识女性的生存史是一部精神悲剧的演绎史,子君、莎菲、章秋柳等受过五四新文化浪潮冲击的新知识女性,在追求个性解放的道路上,寻求女性价值和自尊,寻求爱情理想和人生理想,但由于心中传统文化的阴霾和现实的黑暗,在中西文化的夹击中心灵迷失,产生了深沉的忧郁,导致了精神悲剧。在鲁迅、茅盾、丁玲等塑造出具有鲜明时代感的知识女性形象,探讨知识女性的出路时,曹禹也听到了时代精神对中国知识女性的呼唤,他把视角主要转向生活在封建家庭中却受时代新风轻拂的“旧式女人”,揭示她们抑压在封建关系中苦闷、辛酸的心路…  相似文献   

7.
同时担负起工作角色和家庭角色,既是已婚知识女性自身的愿望,也是社会对已婚知识女性的要求,但这两种角色常常发生冲突.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特殊群体--女注册会计师为对象,对厦门市三所会计师事务所的女注册会计师进行了一次关于"工作与家庭冲突的情况"的问卷调查,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社会转型时期已婚知识女性工作与家庭冲突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分析造成角色冲突的相关因素,试图寻找科学合理的调适方法,帮助已婚知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享有健康充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社会处在一个正在转型的变革时期,而知识女性也在晚清这一时期的变革中应运而生.她们是新型的知识女性,不同于以往封建传统教育和束缚下的女性。她们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教会女学启蒙新型知识女性的懵懂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型知识女性的产生时期;辛亥革命前十年新型知识性的发展时期(1901-1911年)。通过对这三个时期的研究,展现晚清新型知识女性的产生和发展的艰辛历程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文化氛围催生了知识女性先进分子自我意识的形成,她们以文学形态书写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和思考,表现出捍卫自身性别的思想意识和对男权意识形态的抗争精神。通过对这一时期部分精英女性作家的文学创作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发掘,揭示出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女性文学的风貌,从一个视角廓清西方女性主义的源流和谱系。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时期一个觉醒的知识女性群体已经形成,她们纷纷创办报刊以求更多女性的觉醒,并创造了一个女性报刊出版发行的高潮。她们的办报活动具有办报宗旨非常明确、鼓吹女权和倡导爱国救亡两大主题始终贯穿、办女性报刊与创女性团体紧密结合、颇具读者意识却缺乏经营意识等特点。由于其时的办报活动十分艰难,女性报刊多流于"短命"。  相似文献   

11.
刘传霞认为,娜拉——新女性形象是男性精英知识分子在面临着各种压力之时想象与设计民族国家以及男性主体的主要符码.言说娜拉成为五四男性精英知识分子重要的文学议题;现代女作家——现实中娜拉的自我言说是精英女性知识分子建构女性主体和探索人生意义的重要途径。女作家的创作表现了对各种既定规范的突围、颠覆,同时也昭示了在内外压力之下,现代知识女性对女性自我主体构想无奈的修改与放弃。中国现代男女作家对新女性的叙述既呼应,又对照,他者叙述与自我陈述形成了潜在的对话与抗衡,共同描绘与设计着娜拉——中国现代知识女性的天涯路程。王宇通过对五四时期著名的文化镜像“娜拉”的生产、接受的考察,呈现出中国现代文学起源语境中性别政治与公共政治的复杂纠结,从而表明性别的问题实际上不仅仅指涉男人与女人的关系问题,而是从根部与社会文化精神的走向、知识谱系的建构密切相关,性别研究已然提供了一条回望20世纪中国文化/文学现代性诉求的独特路径。唐欣认为,从性别主体的角度重新解读茅盾《蚀》三部曲中的两性情爱关系,可以小说中显在的身体叙事作为独特的切入视角。其中,身体话语作为一种现代现象的表征,已然成为有效辨析现代主体生成的重要话语场地,它在性别主体建构、革命话语隐喻的多重视角中具有意义的多歧性与审美的多样性.从而也就为我们的重读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的女中医师是一个独特群体,在女权思想的影响下,她们从分散的个体开始寻求建立团体,希翼通过办刊物等手段发出自己的声音。女医刊物的出版集中体现了这一诉求,特别是《中国女医》杂志更开女医独立创办刊物的先河。女医刊物属于近代知识女性办刊活动的实践,虽为医学刊物,却包涵了性别与职业、女医职业与婚姻等社会性议题,为研究近代女性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明清江南文学家族女性群体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古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尤为兴盛,学界多从女性文学理论、文体、地域、家族以及结社等角度对其进行研究,重点讨论了明清时期女性文学的家族群体化这一特征.但这些涉及明清江南文学家族女性群体的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对明清江南家族女性群体进行系统的梳理,勾勒出一个家族女性群体成员血缘和姻亲关系的网络图.在对女性作家作品进行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关于女性文学生成环境、文学生活、交游活动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同时,以开放的态度将家族女性放置于整个江南地域范围内,将家族与地域、社会联系起来,探讨不同文学家族之间女性群体的交游和联系,以及家族女性群体对地域文化、社会文化带来的影响等问题,从更加广阔的角度研究江南家族女性群体.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出版业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大变革时期,作为出版活动主角的编辑,其角色定位也随之发生变化。新形势下,编辑不仅是信息传播的催生者和优化者,而且是文化产品的经营者和精神消费的引导者。他们已成为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现代素养、现代特征,并以传播现代文化,构建现代文明为职业的知识群体。  相似文献   

15.
以女性为主要受众群体的穿越剧多采用灰姑娘的叙事模式。以"穿越"为契机,穿越版的灰姑娘形象揭示了现代女性自我表达、自我实现的深层心理诉求。"多马王子"现象则反映了现代女性在消费文化背景下的情感需求,而她们对待情敌和敌人的态度更是女性独立、自信的体现。在女性视角下,灰姑娘们张扬个性、表达自我,在消费文化的大潮中成为女性观众的偶像。  相似文献   

16.
丁玲的前期小说通过对男女两性人物关系的颠覆性设置(男性成为女性的审美对象、欲望对象、价值评判对象),女性欲望(性自由取向、性与爱相统一的情爱追求)的激越性表达,女性情谊的抗议性诉求,建构了与“五四”时期寻求与男性结盟以反抗父权文化的女性文本截然不同的话语形态。  相似文献   

17.
六十研究所是以科研为主体的军工企业,人才济济.每年引进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近百名,科研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8%。为了加快推进党的人才战略.我们在知识分子基础上进行细分,把同时期、各领域中具有高知识层次、高文化水平、高专业技能并具有相应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人才群体定位为高知识群体.重点开展在高知识分子群体的党建工作。从2005上半年开始.联合科研处进行了专题调研.摸清了在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的基本情况.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阎真的长篇小说<因为女人>表现了女性知识分子在转型时期所经历的信念迷失和价值错位的蜕变过程.作品通过一拜女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历史语境中的情爱经历,深刻地揭示出当代知识女性的尴尬处境,细腻描写了男权主义、物质主义和虚无主义对她们的精神解构.作品对当下现实的冷峻审视和剖析社会问题的罕见深度,引发了读者对于经济时代女性命运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9.
光绪时期纂辑的《铜仁府志》对女性群体的记载极富特色。尤其是对末世动乱中女性群体状况有着特殊的关注,而且较为详尽地描述了当地女性群体的文学创作。《铜仁府志》展示了近代贵州妇女的风貌,为认知近代贵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素材。  相似文献   

20.
女性话语能够在何种程度上确立自己相对独立的地位,并将女性的立场、权利诉求渗入国家话语,既取决于女性群体的自觉程度,也取决于国家话语在何种程度上整合了包括妇女在内的社会各群体的利益诉求.在中国近现代的特殊历史境遇中,国家话语相对于妇女解放话语,不仅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而且具有压倒性的历史优先性.因而,国家话语支配、塑造妇女解放话语必然成为近现代中国妇女解放话语体系生产机制的本质规定.这一规定既促进了中国妇女解放实践的超前性发展,也造成了女性主体意识被长期遮蔽,以及妇女"被国家解放"等问题.反思中国妇女解放的话语生产机制,必须在承认这种现象的历史合理性的基础上,立足于提升女性的主体意识,张扬女性的话语权,通过各种方式将性别话语渗入国家话语,逐步弱化国家话语的男性话语霸权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