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9 毫秒
1.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空前扩大了大众话语权、瞬间诱发了信息爆炸、极大促进了信息透明、强力突出了草根性。微博的上述传播特征,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影响。微博视域下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策略应包括: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夯实群众基础;整合新媒体信息资源,创建微博理论传播的新模式;加强网络道德和法律宣教,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微博生态;强化高校的育人和文化传播功能,服务马克思主义的微博传播。  相似文献   

2.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工具,在大学生中广泛流行。微博特殊的传播特点使微博在大学生群体中广受欢迎,微博的流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充分认识微博给大学生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而且要分析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行性,从而真正找到将微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网络新闻传播发展要适度调整网络新闻传播的政策和策略。立足于“开”和“导”;要组建超级媒体集团,加快建设大型综合性网站;要拓展网站综合服务功能,提供受用户欢迎的新闻信息。我国应以更加主动积极的态度,顺应信息全球化的潮流,努力建好一个面向开放的、有国际竞争力的网络新闻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4.
在微博传播时代,新闻信息的发布已经变得非常简便和自由,微博传播,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关注,起到了良好的传播信息和舆论监督作用。但是,大量微博谣言的传播,也形成了虚假的"拟态环境",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分析微博谣言形成的原因和传播特点,创新微博管理机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使"拟态环境"更接近于真实世界,是当前网络新闻传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李扬 《金陵瞭望》2005,(20):58-59
网络新闻传播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探索和研究网络新闻传媒的特点和规律.扬长避短,促进网络新闻传播的健康发展。本文拟就当前网络新闻传播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高校网络新闻工作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网络新闻是高校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网络传播特征,发挥网络新闻区别与传统媒体新闻的优势,开创高校宣传工作的新局面,是一个系统的研究课题。笔者通过对网络新闻特点、优劣势进行阐述、分析,提出网络新闻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不断出现,作为网络新媒体的微博逐渐成为公众舆情表达的重要出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基于微博的特性,分析了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并对利用微博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新闻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网络新闻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传播特征,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主要有两个方面:从网络媒介自身来看,网络媒介应自觉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关注传播的个人化,完善网络新闻人才的培养计划;从外部环境来讲,则要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适当放开网络媒介的采访权,完善网络新闻的法律规范。这些措施不仅能够使网易新闻健康成长,而且可以使网络新闻行业跃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微博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信息交流互动的新型平台,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探讨时政和表达意愿的重要场所。微博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政治参与形式,之所以得到大学生的热衷,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尽管对当今高校维稳工作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但是也带来了不少消极影响。客观分析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对当今高校维稳工作产生的双重影响,并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微博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进行信息共享的空间和交流的平台,这种新型传播媒介正改变着大学生信息获取、休闲娱乐和人际交往等生活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观甚至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分析了微博在当代大学生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浅析文化主体从区域文化转向全球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为线索,以符号传播、文字传播以及电子媒体传播为三个主要阶段,阐述了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文化传播的文化主体由区域文化向全球文化转化的客观趋势,以及对文化传播、文化交融、文化整合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新时代语境下,网络新闻舆论在内容呈现、生成方式、传播渠道、内在动因、传播频率、传播效率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增强新时代网络新闻舆论引导力,应该以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两翼,做好主流舆论矩阵的顶层设计;夯实新时代网络新闻舆论凝聚力,应重建文化担当,才有共识;应顺应民心民意,方能凝聚。优化新时代网络新闻舆论传播力,应从理念与内容、体裁与形式、业态与手段、体制与机制四个方面着手;提高新时代网络新闻舆论防范力,要依法治网和敢于亮剑;巩固新时代网络新闻舆论监督力,应着眼建设性,讲究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媒体已经成为女大学生使用大众传媒的最佳选择。本文采用调查法、观察总结法、文献检索法等方法,研究运城幼师高专女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现状,手机媒体对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从提升教师的手机信息网络化水平、将思政课课堂延伸到手机媒体的微信、QQ及微博、提升女大学生的手机媒介素养等角度提出一些对策,使每一位女大学生都能自觉地接受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加强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正从一个微平台迅速变成大众传媒平台。由于微博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基于微博传播的网络舆情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公众从信息获得转向互动参与,网络舆情对公共事务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日渐深入。大学生是微博的主体,微博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平等交流和彰显个性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成为不良情绪和非理性表达的放大器。因此,高校要积极应对,做好微博时代的稳定工作:要理性面对,建立高校官方微博;认真维护,用好高校官方微博;积极引导,培养高校"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15.
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交互平台,已成为大学生新的生活方式之一。微博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广和传播方式的互动性等特点,微博的出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机遇也提出了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应对挑战,利用微博这个新媒体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6.
从2004年8月开始,国内主要网络新闻媒体相继推出RSS聚合新闻服务.从传统网络新闻到RSS聚合新闻,网络新闻正在实现从"e化"到"易化"的跨越.这种发展趋势表明,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网络新闻传播理念正经历从"供应"到"选择"的革新.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网络新闻成为网络媒体传播意识形态的主力军。然而,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随之出现,如官方网络新闻媒体公众影响力羸弱,非官方网络新闻媒体辅助不力;网络新闻受众群体扩大,复杂性增加,主流意识形态主导权受威胁;网络新闻"把关人"职能缺失,主流意识形态面临复杂的网络环境等。有效利用网络新闻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官方新闻与商业新闻的互动传播;提高议程设置的能力,把握意识形态主导权;加强教育与完善法制法规并举,全面提升网络新闻"把关人"的道德认识、意识形态认识;进行价值理性的引导,提高国民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8.
在微博的传播空间中,每一个用户都有可能成为一个传播中心,以自己的粉丝群体为基础,构成一定范围的传播空间。微博传播具有多中心性和多向性的特点,并且其传播效果具有弥散性。微博用户由于其经历、学养和性格的不同,其所体现出来的话语风格也各不相同。在微博空间里,各种风格竞相登台,各放异彩,也因此造就了微博传播的复杂性特点。微博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物理空间的现实社会状态的复制,但是这种以话语实践的方式所建构的社会状态,由于微博传播的自媒体属性、网络传播的匿名特征而显得更为复杂,这种建立在话语表达实践中的复杂性通过舆论的推波助澜又反射于社会实践中,进而转化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力量。这种基于自媒体特征的微博传播风格决定了微博传播内容的多元性和传播效果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网络新闻和传统新闻的分析,指出两者的根本属性、网络新闻的特点及其在新闻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针对网络新闻发展初期出现的一些混乱现象,认为加强网络新闻管理势在必行,提出了网络新闻的三种管理模式,以期对网络新闻加强管理、规范传播,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政务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政务的方式,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同时政府形象传播也面临一些挑战。阐述了政务微博和政府形象的概念,其构建和传播政府形象的优势,同时指出了微博时代政府形象构建与传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给出了应对挑战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