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说文本深刻的内涵主要来自于作者对生活的深入发掘 ,精选品位高、审美信息量大的题材及对题材进行匠心的艺术处理。小说 ,从本质上说 ,是一种叙事艺术 ,叙述是小说存在的前提 ,是决定小说审美价值的必然因素。串连叙述与并联叙述、省略叙述与双层叙述、延宕叙述与双面叙述等是强化小说意蕴、深化小说文本审美内涵的理想的叙述策略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中短篇小说创作,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试图运用文学价值理论和美学观点,分别从更新文学观念是创造小说审美价值的基本前提,选择新颖独到的民族题材是创造审美价值的必备条件,发掘意蕴深厚的主题是创造审美价值的艺术灵魂,塑造具有民族心理素质的人物形象是创造审美价值的核心部件,编织新奇巧妙的叙事结构是构筑小说审美价值的完美载体等方面,对近20年来少数民族中短篇小说创作的发展变化和审美价值的拓展,进行较为具体地检视和探讨,并力图梳理出某些可供借鉴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曾说她不大喜欢音乐,但她的小说却频频跳跃着不同乐器的音符。张爱玲把音乐融入小说,增强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力。本文将简要分析张爱玲小说中的音乐描写,窥见其深厚的音乐艺术修养,探索音乐在张爱玲小说中的艺术生命力,发掘其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所采取的空间叙事策略,展现了处理空间与空间、空间与时间关系的高超技巧,凸显了哈克在空间的逃逸中重构自我精神世界的主题,完成了小说中文本意义的建构,进一步展现了这部经典小说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从时空叙事视角,重温这部经典儿童小说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相同体裁儿童作品的创作意图、欣赏其独特艺术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在立意、人物、情节、环境等方面较之传统的小说审美有较为独特的创新。通过探讨微型小说的平民艺术定位及其在推动文化的繁荣方面所起的作用,来论证其审美价值取向的成熟,认为微型小说所具有的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双重特质,正是其审美独特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上古神话具备了小说艺术最基本的审美品质,它不仅奠定了小说艺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而且形成了小说艺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因此,从文体的本质性特征上看,上古神话就是中国的原始小说。  相似文献   

7.
在以全面师法西方为主流的中国现代小说中,写意小说以其注重民族文学艺术传统、崇尚小说审美功能、追求个人化表达方式而显得独具一格。写意小说全面颠覆了传统的小说观念和创作方法,扩展了小说的领地,丰富了小说的艺术表现形式。本文在对“写意小说”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着重从结构、人物、意境、语言四个方面揭示了写意小说的文体特征与艺术特质,并阐述了其艺术渊源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传奇历来以浓厚的抒情性立足于中国古典小说之林。这种浓厚的抒情性来源于小说中的情感因素。这种情感因素不仅影响了小说的主题内容,而且对小说艺术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明确了艺术审美中的情感因素,可以进一步认识唐传奇的艺术价值和魅力,同时也促进了唐传奇的诗化倾向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白话小说始于鲁迅之手,又在其手中成熟。作为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创和奠基人,鲁迅对小说结构艺术的开掘自有其叙事学上的价值。鲁迅小说叙述层次的多维性,叙述角度的灵活性,叙述语言的含混性是其小说叙事艺术的显特征。这种灵活多样的叙事艺术也增加了其小说表达上丰富的审美含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池莉小说独特的审美价值,即对普通人爱情和婚姻生活的关注,分析了池莉小说创作的艺术风采,从而对新写实作家在当代文学创作实践上的得失和地位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小说卓越的修辞艺术使小说语言体现出强烈的审美价值,修辞的陌生化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审美愉悦,最大限度展示了修辞的积极意义。本文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文艺理论分析了张爱玲小说中比喻的精彩运用而展现的语言陌生化现象。具体表现为本体和喻体的疏远;本体与喻体的动静转换;多用喻体虚化的意喻。  相似文献   

12.
现实时空是表征着认识论意义上的时空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小说时空 ,其实质是作家借喻现实时空结构创造的本体论意义上的审美时空 ,二者有联系又相对独立。以时空观念为纽带 ,凭借一定的叙事手段 ,现代小说时空在历时演变中逐渐形成了倒错夸张、瞬间再现、零度消解三种基本模式。对小说时空的探索 ,有利于全面展现小说艺术的美学价值 ,开拓了小说审美批评的视界 ,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中国现代文学中日记何以成为小说,日记体小说艺术价值形成具有怎样的机制。从叙事学角度,以施蛰存日记体小说《上元灯》为例进行文本分析,结论认为:日记成为小说的关键在于自我内心叙述话语的形成,日记体小说艺术在阅读中是通过“离间效果”让读者获得审美愉悦的。  相似文献   

14.
通俗简朴的说唱语言是赵树理小说成功的一大因素,他在地方性与普遍性之间找到了最佳的语言结合点。从语言的基本特性即审美性、情感性和文化性三个方面对赵树理小说进行探究,以便于更进一步深入理解赵树理小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了解文学语言节奏的特性及其构成要素,把握艺术节奏的审美作用,能使我们更好地领会文学作品中声情并茂的审美意蕴。张爱玲运用各种语音修辞技巧,如和谐的声韵、畅达的节律、生动的摹声使其作品气韵流动、文势贯通,使小说语言体现出强烈的审美价值,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现实时空是表征着认识论意义上的时空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小说时空,其实质是作家借喻现实时空结构创造的本体论意义上的审美时空,二者有联系又相对独立。以时空观念为纽带,凭借一定的叙事手段,现代小说时空在历时演变中逐渐形成了倒错夸张、瞬间再现、零度消解三种基本模式。对小说时空的探索,有利于全面展现小说艺术的美学价值,开拓了小说审美批评的视界,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蒙在小说文体革新上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语言的讽刺性尤其是反讽艺术,它使兼容于小说中的大量认知语体成为揭示社会喜剧现象和文化痼疾的审美手段,使小说中的政治性语言和不同时期的各种话语类型在解构政治权力和权威话语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价值和文化蕴涵,并且通过超越二元对立的基本模式。对加强小说语言在主客融合中的审美理解作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8.
王统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他早期写的有关"爱"与"美"的小说价值在评论界早已认可,但从艺术的直觉性来分析其早期小说却寥寥无几.其实王统照在早期凭着自己一时的直觉,所写的这些珍贵的作品,从西方理论家"直觉"的角度来分析,有着独特的价值所在,这就是小说所具有的审美情愫和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新历史主义的相关理论,分析周梅森抗战小说的艺术追求,同时具体探讨悲剧意识和悲壮美在文本中具有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林徽因小说创作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徽因的小说创作,描绘了特定情景中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过程,负载着较丰厚的人文内涵;在艺术上追求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体现了实验中国小说文体的热情;她的小说既体现了京派小说的一般风貌,又显示着作者鲜明的文学个性,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