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滇南山谣三首》是当代著名作曲家张朝创作的钢琴组曲,其源于云南彝族民族民间音乐,具有云南的民俗特色和人文特色。作品既继承传统民风、民俗文化精髓,又推陈出新,并同西方钢琴组曲的创作技法相结合,是国内现代钢琴曲中的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2.
欧洲古典音乐作品中有两首关于月光的钢琴作品,其中一首是贝多芬升C小调奏鸣曲,作品27号之2《月光》,另一首是德彪西钢琴组曲《贝加莫组曲》中的第三首《月光》.二者既有诸多相同之处,同时又各具特色.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对于钢琴乐曲的风格有着革命性影响,而德彪西的创作对整个20世纪的音乐创作起到了最为直接的启迪和引领作用,也由此成就了德彪西印象派音乐奠基人的美誉.  相似文献   

3.
中国钢琴艺术这一概念应涵括中国曲创作、钢琴演奏和钢琴教学三方面 ,其核心是钢琴曲创作。中国钢琴艺术的文化血源与中国音乐一脉相承 ,悠远流长。钢琴从清朝传入中国到 1934年第一首钢琴曲问世 ,旨在初探这种源自西方的音乐艺术在中国的萌牙到最初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王建中老师创作的五首陕北民歌钢琴曲中的一首,也是尤为出色的一首由陕北民歌改编而成的优秀钢琴作品,有着十分鲜明的主题,不但在节奏上、速度上有明显的对比和变化,而且在调式调性上也有着同一性;通过对传统音乐文化意境的把握,使钢琴演奏技法的表现力更贴近"中国味"的表达方式,才能使中国钢琴改编曲更具有民族音乐风格的美学元素感染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钢琴音乐中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作曲家们将民歌或民间乐曲改编成的钢琴曲。黎英海先生根据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改编的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通过钢琴对古筝、扬琴、萧等民族乐器的成功模仿,让钢琴曲《夕阳箫鼓》为人们展现出了一幅景色秀丽、色彩柔美、气韵生动的中国传统水墨画。  相似文献   

6.
《春舞》是著名旅美钢琴演奏家孙以强创作的一首具有新疆少数民族特色的钢琴独奏曲,作品民族气息浓郁,旋律优美,形象地表现了新疆人民的生活。通过从创作背景、音乐风格、演奏分析上对钢琴曲《春舞》进行分析,使人们领略民族音乐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丁善德的钢琴组曲《春之旅》,在探索创作中国钢琴作品的道路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作者介绍了此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创作动机;其次针对丁先生个人对创作道路的探询,指出了此作品在其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对全曲多角度的分析,阐述了此曲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最后作者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比了与它同一时期产生的其他钢琴作品的不同风格,更进一步指出了《春之旅》这部钢琴组曲在探索创作具有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发展道路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建中是我国当代一位具有突出贡献的钢琴家、作曲家。本文以王建中钢琴组曲《云南民歌五首》中的《猜调》为研究对象,着重于音乐创编技法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及钢琴演奏中民族音韵表达方面的探析,意在窥探王建中早期作品的创作特点及其在"民族音乐钢琴化"道路上的创作轨迹。  相似文献   

9.
抗战歌曲《松花江上》是张寒晖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1967年,崔世光将其改编成同名钢琴曲《松花江上》,作品既基本保留原作的主题旋律,还恰当地将西方作曲技法有机地与中国民族特征相融合,钢琴改编曲与原作虽然题材相同,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更加丰富多彩。本文以创作背景、创作手法、表达形式、思想意境四个方面为切入点,挖掘钢琴改编曲《松花江上》的艺术特征,论述两首作品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钢琴艺术耍在世界钢琴音乐宝库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就需要有一扯能体现民族风格的高水准的钢琴作品。王建中先生是我国为教不多的几乎只写作钢琴曲而又有显著成就的作曲家之一,在他的创作成就当中.他的钢琴改编曲在中国钢琴曲创作史上,又尤有特殊地位。本文分析了他的三首钢琴改编曲的艺术特点、艺术手法和艺术魅力,并对王建申钢琴作品的中国韵味、民族风格进行简单的阐述说明。  相似文献   

11.
肖邦所创作的第四十九号作品《f小调幻想曲》正是其代表作品之一,该首钢琴曲被创作于1840年到1841年之间,通过采用变奏曲式、回旋曲式以及变奏曲式混合曲式结构,利用引子、呈示部、发展部、中段、再现部、尾声等六个部分,更真实、有效的呈现出浪漫主义钢琴曲,因而《f小调幻想曲》也被视为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代表,Op.49对学习钢琴曲创作结构、了解浪漫时期钢琴音乐特点都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德彪西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19世纪到20世纪音乐发展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中《24首钢琴前奏曲》被公认为,是他印象主义钢琴作品中的精华.前奏曲中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又是他具有特色、著名的钢琴曲之一.以《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为例,从创作背景、音乐内容包括曲式结构分析、素材结构、术语内涵、触键与声音的掌控以及踏板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并综合笔者演奏的实践,对这首作品的演奏进行较为详细的诠释,以便更加深刻地理解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的美学思想,进一步集中、准确地把握印象主义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13.
刘天石创作的《娱乐升平》和《雨打芭蕉》两首广东音乐改编的钢琴曲采用民间音乐中的传统旋律,作品中赋予了岭南音乐独特的音调和韵味,充分展示了他对岭南音乐传统的尊重和对现代钢琴技巧的精通。两首作品将岭南民间音乐与西洋音乐的元素融为一体,让岭南风格钢琴曲具有更广泛的音乐语言。这些曲目不仅代表了当地文化,还为听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音乐体验更容易为观众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14.
浅析钢琴曲《二泉映月》的音乐及演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曲《二泉映月》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储望华先生根据阿炳的同名二胡曲改编创作的一首中国钢琴作品。该曲在原作基础上,在曲式结构、音乐色彩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大胆尝试,利用钢琴表现力丰富的特点,深刻展示出了原作丰富的内涵,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本文通过阐述作品的创作背景,分析作品的音乐结构,并对其演奏作分析研究,旨在探索作品中由民族钢琴音乐所表现出的那种民族特色和极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5.
《安妮特拉舞曲》是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的代表作之一《培尔·金特》组曲中第一组曲的第三首,作品以其强烈的浪漫主义特征、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独特的个性征服了众多音乐学者与音乐爱好者。这是一首在组曲中颇具代表性的阿拉伯风格舞曲,本文试从作品的创作背景、表现内容、作曲技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其达到能对作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理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钢琴改编曲《四季》中的春——《夕阳箫鼓》、夏——《百鸟朝凤》、秋——《平湖秋月》、冬——《梅花三弄》分别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王建中、陈培勋的经典代表作之一。在这四部钢琴作品中,作曲家成功模仿了我国民族器乐的演奏特点与特有的音响效果和音色,并运用现代化的作曲手段,结合钢琴优美的音色和宽广的音域以及丰富的表现力,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景色秀丽、色彩柔美、气韵生动的中国水墨画,将我国钢琴曲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作品不仅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律,而且还很好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民歌是我国传统音乐的组成部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在我国的钢琴艺术作品中,有很多曲子是利用中国的民歌民调和创作歌曲的曲调进行再次创作的。本文以民歌《绣金匾》改编成的钢琴作品的创作与演奏为例,对改编的《绣金匾》钢琴曲的时代背景、音乐风格、作品结构和演奏风格进行分析,从中探讨出具有浓烈民族特色的钢琴音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舒曼钢琴曲《蝴蝶》的音乐特征与演奏技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曲《蝴蝶》是浪漫主义作曲家舒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钢琴教学的经典作品。通过了解《蝴蝶》的创作背景、深入分析作品的音乐特征、探讨作品的演奏技法,以期对舒曼钢琴作品的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邀舞》是欧洲音乐史上第一首采用标题性思维的钢琴曲。作曲家将音乐与"邀舞"的标题构思巧妙结合,把"邀"的情景和"舞"的姿态用抽象的音乐语言形象地展现出来,将标题音乐的特征成功展现在钢琴音乐中,开创了用圆舞曲体裁创作钢琴音乐的先河,对推动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钢琴,是欧洲音乐文化的一个优秀成果。我国是具有消化、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无尽能力的国家。中国钢琴曲对西方钢琴音乐而言,是一种新的钢琴音乐;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而言,又是一种新的中国音乐。20世纪中国音乐的发展,提出了对多声思维的客观要求。中国钢琴曲创作成果,是中国现代音乐多声思维创造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国钢琴曲的创作历程说明伟大的中华民族善于吸收并创造自己新的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