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傣族文化当代变迁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立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民族文化的变迁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它与该民族的历史、政治、经济、族际交往等关系密切。在文化的变迁研究中 ,可把其视为变量整合到该文化系统中去 ,但要避免因此而陷入决定论的窠臼。傣族文化系统的实物、行为、观念三大层面 ,在当代变迁中 ,现代化与民族化、现代性与传统性胶着在一起 ,表现出兼容并蓄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许小主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2):108-111
当代中国城市文化伦理的价值目标体现为人性化价值取向的城市文化伦理、“天人合一”的生态城市文化伦理、与时俱进的城市市民道德素质和理性节俭的城市文化生产、传播、消费伦理。 相似文献
3.
当代傣族作家文学在优良的民族文化生态中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的本土化特征,但受众面和文学批评有一定的受限性,只有坚持傣、汉两种文字创作齐头并进的道路,借助译介融入大的环境,吸收现代知识和信息,才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下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汪艳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6-10
基于文化特有的积淀传承机制,我国几千年的传统伦理文化得以延续与发展.在经济生活工业化、社会生活城市化、政治生活民主化、文化生活多样化、思想观念理性化的现代化转型进程中,中国的传统伦理文化面临着生存危机.现实的出路在于: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根据,全面检讨传统伦理文化的是非得失,确认其基本价值;在急剧的社会现代性转型进程中,坚持推陈出新的原则,努力实现传统伦理文化的守成与创新;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努力构建传统伦理文化的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5.
曾祥喜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6,19(6):901-905
当代纷繁多变的新词语是反映当代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我们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代社会的发展,经济、文化的变化在新词语中留下了直接而明显的印迹,也反映出心理和价值观念上的变化。这充分说明语言随着社会应接不暇的变化而快速不断地变化。 相似文献
6.
曾祥喜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6):901-905
当代纷繁多变的新词语是反映当代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我们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代社会的发展,经济、文化的变化在新词语中留下了直接而明显的印迹,也反映出心理和价值观念上的变化。这充分说明语言随着社会应接不暇的变化而快速不断地变化。 相似文献
7.
政治与伦理密不可分,在政治生活中需要伦理价值对政治生活进行规范.在转型期的中国,各种伦理价值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文章从政治伦理的概念出发,具体阐述了中国政治伦理的变迁,强调了当前构建中国新型政治伦理的必要性,以及提出了如何构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城市家庭变迁与家庭凝聚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善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50-158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导致的社会变迁对城市家庭的影响,首先是从改变家庭的收入水平与收入格局、改变家庭成员的职业,及与此相连的家庭成员的社会地位以及改变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开始的,进而影响到其他家庭功能、家庭关系和家庭结构。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城市社会在转型期所发生的社会变迁确实给城市家庭带来了若干离散的因素,而这些因素也有可能导致城市家庭出现因凝聚力不如以往而导致的不稳定。因此,对城市家庭挑战的实质,是对中国家庭以往所具有的凝聚力的挑战,也即是对中国家庭能否成其为家庭的挑战。在这个层面讨论中国城市家庭所面临的新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基本上是两种因素或者说两种社会力量在影响着中国城市家庭的凝聚力。一种是中国传统的"家本位文化"及其主导的价值观,另一种是功利主义文化以及与此相连的个人本位的价值观。虽然随着中国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日益深入,功利主义文化和个人本位的价值观也在拓展其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年青一代身上尤为明显,由此产生的两代人之间在价值与文化方面的代沟也有可能导致他们对"母家庭"的疏离,但是,由于与"家本位"文化相联系的"责任伦理"是向下倾斜的,因此随着年青一代步入婚龄并生儿育女,社会会教育他们,促使他们向家本位传统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江凌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4(1)
文化伦理是构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一环,无论是对文化本身还是对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文化伦理作为一种规制手段和新秩序的基石应当受到重视.艺术大众化促进了文化权利的平等,同时也产生了大众文化伦理价值缺失的弊端.文化伦理应当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种状态,反映整个社会的精神状态.文化伦理价值体系的构建有助于明确文化发展的方向,规制文化消费和市场乱象.构建大众文化伦理价值体系既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也要吸收国外大众文化伦理的精髓.在当今文化产业大发展时代,精神领域的人文关怀和道德伦理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社会变迁与中国法律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策华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3):36-40
社会变迁制约着法律文化的变迁。从"义务为本"向权利本位的过渡、从注重公权到保护私权,是我国法律文化变迁的特征。在我国法律文化变迁的过程中,借鉴西法文化、弘扬中法文化传统则是一个值得人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融通古今"、"会通中西"应是建构中国特色法律文化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又能在多元共生的全球对话背景下给世界以何种影响,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与追问。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入手,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仅靠延续,更需要创造性的转换,使其得到良性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摒弃出于对现实利益的得失和民族情节的片面做法,全面理性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良好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的镜鉴和现实的渊源,促进全球文化的平等与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苟双晓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3,32(2):56-60
“花腰傣”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基于“稻作文化”的服饰文化.花腰傣妇女服饰不仅体现了服饰保暖御寒、遮羞、美化的基本实用功能,也折射出“花腰傣”这一特殊群体对自然、人生、社会等的认识,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性、多元性、象征性、原生性等文化现象,以及和谐、融合、符号、传承等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3.
金少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2)
民族工艺是傣族人民适应自然和生态环境的一种生存技能的体现,是生活智慧的结晶,从一个层面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同时,傣族民族工艺的产生和发展,又往往被打上了傣族社会文化的印痕,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提炼和浓缩,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两层关系既是傣族的民族工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傣族民族工艺文化的特性和象征.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5-19
红色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它们是红色文化历史、红色文化符号与红色文化意义的有机统一体。中国共产党把自己坚持的理论、坚守的信仰、追求的理想对象化和具体化,实现坚定理想信念和科学理论指导向实践理念的转化,红色文化意义向红色文化精神的转化,对人们产生了形象性、时代性和持久性的感召力。红色文化传承的核心是红色文化精神的传承。当前中国社会的理想信念状况存在着严重问题,在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运用红色文化资源,能够增加教育的示范性、形象性、故事性和体验性,避免了单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洞性和说教化。 相似文献
15.
以彝族选美文化为研究对象,探究彝族选美的起源和类型,分析传统选美标准、选美形式和选美的社会功能,在外来选美文化和政府“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理念的影响下,选美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弱化而逐渐失去特色。火把节选美应尊重传统选美文化、借鉴现代选美方式,同时政府给予相应的扶持。 相似文献
16.
林琳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2):190-193
在时空语境转换和社会结构变迁的背景之下,梳理东北移民群体的创业历程,挖掘东北移民文化的创业精神,找寻移民创业文化的内在特质,建构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创业文化,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题中之义.东北移民创业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前的“被动生存型”移民创业文化;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组织动员型”移民创业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的“自主发展型”移民创业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新兴移民创业文化的注入,有利于营造尊重创造创业的社会氛围,有利于培育东北本土的区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7.
吴宗友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3):40-44
婚姻观念多元化、婚姻行为多样化、婚姻角色平权化以及婚姻与性的分离,这些现象是当代中国婚姻文化嬗变的主要表征。这种嬗变导致家庭的许多正向功能被严重弱化。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异质化和高速流动、传统之性禁锢和现代的性解放之间的张力、社会生活及文化领域的高度商业化、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婚姻文化嬗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吴之清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3):47-50
云南西双版纳、德宏傣族在信仰原始宗教的同时又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节日文化在呈现浓厚宗教色彩的同时又出现地域差异性的明显特征。南传上座部佛教在这些地区的流播过程中,也会向该民族的习俗或节日文化方面渗透而深受影响。这种渗透是在节日文化与宗教信仰有机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明显体现在原始宗教与人文宗教相互妥协及人文宗教本地化的过程当中。 相似文献
19.
城市文化形象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集中表现,研究城市的文化形象特征,才能把握城市文化脉络的走向,规划和创造出充满地方特色、性格魅力和生命活力的现代城市形象.本文讨论了城市文化形象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形象形成的基本条件,对城市文化形象继承和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