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在中国企业管理的实践,指出西方人力资源管理与人的全面发展相背离,并认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在管理观念、地位、内容、职能和方法等方面进行转变和创新,从而全面提升我国企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内部核心是"适配",广义的"适配"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外部状态的平衡,同时,还与组织所面临的内部现状、实力、战略、愿景的平衡。狭义的"适配"就是组织中的每一个人的价值与价格的平衡。"适配",通俗地讲就是追求"性价比"的平衡,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管理思想的演变,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也经历了以"事"为本、以"人"为本、以"能"为本和以"心"为本四个发展阶段。这些管理理念不同程度地运用到了军队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从历史维度,运用比较法综合研究这些管理理念嬗变途径,有助于正确理解他们的内涵与外延,更好地为军队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德"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范畴。"道"之下落为"德"包括三个方面:"道"下落于自然领域,为万物本性之"德";下落于内心领域,为圣人心性之"德";下落于社会政治领域,为王者无为治道之"德"。对"德"之内涵的分类以及彼此之间关系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老子》思想的整体运思理路,以及它所反映的传统中国人根本的信仰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德才兼备是任何时候选拔官员的基本准则,但"德"与"才"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笔者认为,在当代中国,"德"即德性,它应该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而"才"即才能,它应该包括业务知识与素质、管理知识与素质和法律知识与素质.  相似文献   

6.
武亭  小王 《成才与就业》2012,(24):36-38
咨询师札记主要职业困惑: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没有社会关系就无法找到心仪的工作。"关系就业"是众多青年就业道路上无法回避的一个敏感话题。经常有青年甚至求职者家长在职业指导室里神情颓废地抱怨好的岗位都被一些有社会关系的人抢占了先机,致使没有"关系"的求职者吃尽了苦头,最终只能无奈地选择  相似文献   

7.
"德"法"结合,是新时期江总书记对于党建理论的重大贡献."德"法"之所以要紧密结合,在于他们有共同的基础和目的;在于他们各有其特点;在于二者的相互关系;还在于法律不是万能的;同时,二者的结合,也是时代的迫切要求.只有"德"法"结合,党的事业才能蒸蒸日上.  相似文献   

8.
有效、合理地管理人力资源,工作中重在充分发挥“计划”与“协调”两个职能.计划是一切组织战略发展的“蓝图”,也是实施有效管理、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所在.协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之一,关键在于如何创新人才人事工作管理新机制、树立人才人事管理新理念.  相似文献   

9.
"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儒家与道家虽然分别阐释了"天命"或"命",然而这些解释都是与当时自然及社会生产力状况紧密相连,不能简单地将庄子的"命"等同于孔子的"命",亦或反之。实际上,他们在对"命"的态度与取向上有着内在联系。"畏天命"也好,"安之若命"也罢,都是重新拷问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过程中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哈贝马斯在对英、法、德三国的"公共领域"历史演进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创建性的提出了介于"代表型公共领域"与"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之间过渡时期的"文学公共领域"概念。笔者基于对英国文学公共领域的国别考察,提出了英国文学公共领域的"历史性锚定、文化上独特与文学上互相建构"特点。其中具备了"公共性"的英国文学家与文学公共领域的互相建构关系对英国政治公共领域的形成发挥了决定性作用。18世纪初,在英国政治家柏林布鲁克的倡导下,以斯威夫特及盖伊等人为代表的"柏林布鲁克"文人圈通过他们的文学创作推动了英国文学公共领域向资产阶级政治公共领域的迅速转型。  相似文献   

11.
"社会人"假设理论对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中,尤其是在青年人才人力资源开发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流动性差、管理单一、晋升渠道狭窄等突出问题。应用"社会人"假设理论,科学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必须在青年人才引进上做好"双向选择题";在青年人才培养上树立"全面发展观";在青年人才选用上坚持"人岗相适论";在青年人才管理上倡行宽严相济。  相似文献   

12.
<正>众所周知,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它是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和。它的本质是人所拥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毋庸置疑,上述定义详尽地阐述了人力资源的横向内涵,而人力资源同样有着其纵深内涵。人力资源的纵深内涵在过程上反映就是从"人"向"人才资源"的过渡,即"人→人力→人力资源→人才资源"。诸多因素左右着这个渐变  相似文献   

13.
曹魏王朝倡导"唯才是举"原则,但是也并非完全放弃对儒家道德价值的追求,不仅有限度地恢复汉代选举制度,而且设置专门机构加以监督。特别是文帝创设九品官人法,通过制度化的中正制度,力求达到"德"与"才"价值取向的平衡。西晋是九品中正制确立的关键时期,但是西晋朝臣有关废九品中正制的灼见,是西晋政治腐败和统治危机的曲折反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强调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的本真涵义.马克思所谓"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不是从人与万物相区别角度讲人的本质,也不是直接讲具体人的社会本质特性,而是为研究具体人确定的科学方法,这一方法极为宝贵.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发展趋势与管理政策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力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状况也在不断变化,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也要及时做出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主要有行政法、市场法和团队法,究竟使用哪种方法,要因企业情况及员工素质而定.  相似文献   

16.
当全社会多领域正经历大数据浪潮的洗礼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不例外,企业HR工作中呈现出越来越依靠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趋势。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通过对巨量的、碎片化的数据实现科学有效的提取和分析,产生更大的管理智慧和价值,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决策参考,顺应时代变化创新管理手段和方法,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7.
一、从"人事"改为"人力资源"的转变,意义重大 人力资源是一个社会所拥有的具有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之总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主流视员工为"社会人",它不同于人事管理视员工为"经济人".人力资源管理认为,组织的首要目标是满足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管理较多地体现出人本化.传统人事管理比较传统、保守、被动、例行公事,而人力资源管理则是积极主动的,具有策略性、前瞻性;传统人事管理的功能多为行政性的业务,人力资源管理则参与制定策略、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塑造企业环境等.人力资源部实际上是一个决策型的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的根本任务就是用最少的人力投入来实现组织上的目标,人力资源开发的最终结果就是能为组织带来远大于投入的产出.  相似文献   

18.
"论德使能"是按照"德能"标准,考察、选拔人才并委以相应官职的思想和制度.荀子继承了西周的"论德使能"思想,提出了"尚贤使能"的为政之道,丰富了入仕者德能素质的内涵,发展了考察选用人才的"取人之道"与"用人之法",并将"论德使能"制度的重要性提到了关系社稷大业安危存亡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从对"现代性道德"的批判开始,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最终理想是社会和谐理想的最终实现,但因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不平等现象的存在,因此无论是伦理学意义上"制度正义"的达成或者"程序正义"的实现都有过于"理想化"的嫌疑,而借助"诗性正义"并通过伦理学领域与文学批评领域之间的合作与对话,人类也将最终达到和谐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在公共服务创新实践中,既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促进公共服务创新,又要加强公共服务创新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创新环境,才能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公共服务创新的相互促进作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将人力资源管理内涵延伸与公共服务领域拓展相结合、将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与公共服务质量提升相结合、将人力资源基本特点与公共服务创新实践相结合,建立相应的规范、制度、秩序和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和公共服务创新协同效果,激发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