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深入分析了当时城邦出现动乱、内讧、政变等现象的一般原因和特殊原因,提出了相应防范和救治的对策和方法,阐发了稳定城邦的基本原则,蕴涵着丰富的社会稳定思想。在现时代背景下,凸显和挖掘亚里士多德关于社会稳定的思想资源,对于我们维护社会稳定,防范社会风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突破传统的社会稳定理念的局限性。当代中国社会稳定必须以社会和谐为最高目标,以和谐指导和检验稳定,不断拓展社会稳定的理念和内涵,改进维护社会稳定的方式方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的首要标志便是稳定和有序。但是,当前在我国还存在着诸多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本文从多角度、多侧面探讨了如何确保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中产阶层的法律行为方式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基础之上,以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为整体目标,以社会利益关系的合理配置、人际利益关系协调整合为核心内容,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平等自由为价值依归的社会秩序状态。和谐社会在形式方面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稳定性、进程的连续性、主体行为的规范性、财产和心理的安全性等。其实质方面意味着社会利益的公平合理配置和整合,社会利益冲突按照民主法治的原则和机制得以公平合理的解决,进而实现多元社会利益动态综合平衡。中产阶层的法律行为方式具有理性化、讲平等、重诚信、守法度等特点,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缓和与消解社会矛盾和冲突具有重要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亚里士多德论述的中产阶级是社会稳定的主要力量的观点为依据,通过史论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全面阐述了当前中国社会构成的现状,中产阶级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并提出了保持中国社会稳定的基本对策:扩大中产阶级比重,实施充分的就业政策,健全再分配机制,对特殊困难群众实施特殊帮扶政策。  相似文献   

6.
追求财富和幸福是人的本性。在这个财富涌动的时代,人们常常面临多种观念的碰撞,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财富观?亚里士多德在实践哲学观的指导下,认为追求财富应以德性为基础,以中道为准绳,强调勤劳致富,主张财富分配要公正。亚里士多德的财富伦理观对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构建新型的财富伦理观是一种有益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明了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作为文化传播与贮藏的图书馆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图书馆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创新,但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永恒。图书馆体现的人文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我们必须加强物质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经济基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精神动力;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驾护航;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持续保证.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社会公正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复杂原因,我国社会出现了某些公正缺失现象,这已对社会的安全运行与和谐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当前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来弥补社会公正的缺失,从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以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最大主题。正确地处理和实现社会公平、化解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与核心之一。我国社会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已经引起社会矛盾的激化,严重影响社会和谐,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有效措施解决相关问题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中间阶层不断扩大所带来的直接启示是贫困阶层和富裕阶层都相对缩小,整个社会在利益分配上的冲突相对减弱,呈现出和谐社会的繁荣局面。同样,只有当社会经济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国基本进入比较发达的现代化阶段,有利于社会政治稳定的,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中间阶层才会最终形成。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阶层变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将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收入差距拉大、贫富悬殊、社会矛盾突出、不稳定因素增多等新的问题。协调各社会阶层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各社会阶层共享成果的社会物质基础,运用政策引导社会阶层结构日趋合理化,建立社会阶层流动机制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缓解社会矛盾等。  相似文献   

13.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缩小我国贫富差距,乃至于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深入分析美国中产阶级成长的规律性及其与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探讨我国中产阶层的成长之路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文章论述了社会建设的内涵及重大意义,分析了社会建设的工作重点,探讨了社会建设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中间阶层的文化品格是其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统一体.主要表现为文化自觉--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即独立自主、平等交往、诚实信用、勤勉理性、锐意进取、崇尚民主等.中间阶层以其特殊的文化品格在整个社会中起着缓解社会矛盾、平息思想冲突、引导社会消费等作用,既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定型现代化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6.
涂尔干一生关心与探索的领域是社会整合,亦即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问题。当代中国正处在急速转型时期,与涂尔干当时所处的社会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涂尔干为当时法国开的"药方"也在很大程度上同样适用于当代中国。系统梳理涂尔干的社会整合思想,并结合当代中国在转型过程中遭遇的诸种社会失范问题,指出涂尔干社会整合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但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水平严重制约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不断地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寻求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的一体发展就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社会分工在实现社会和谐中的作用一直为思想家所关注。社会分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这是因为社会分工制约着各种社会关系,制约着社会结合的方式并促进着社会结构的优化。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分工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来探讨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的社会有机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有机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强调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具有日渐增强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调节、自我再生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味着要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不断协调发展、健康成长、充满活力的有机体。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的一项伟大历史目标,政府在其中担当着核心主体的角色.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是引导社会走向和谐的保证.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是一种不同于自由放任型和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的政府职能模式,它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总体性哲学理念下,根源于中国实际,并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新趋势,是惟一能够担负起引导社会走向和谐的政府职能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