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生系公司员工.曾从事单位后勤工作(即二线工作).2004年4月王生与公司签订《食堂承包协议》.协议期满后.公司不让王生在食堂上班.单方解除了劳动关系。王某向劳动争议促裁委提起申斥.要求公司支付其解除劳动奖系的经济补偿金8000元,并支付因没有上班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案情 蒋某等10余人原系三台县一饲料公司职工。2005年4月该公司更换董事长后,蒋某等人以不适应公司新的管理体制为由,向公司提出书面辞职申请,经公司董事长审核同意后,蒋某等人与公司签订了《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2015年第11期上月刊刊发的《用人单位多次通知解除的有效认定》一文(以下简称《用》文)中,作者通过违法解除的有效性判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生效时间判定及解除形式和理由的确定等三个方面阐述本案Z公司解除黄某的劳动关系是违法的,并确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间。对此,笔者有不同的观点,与大家探讨。不可否认,劳动合同与其他合同不同,双方当事人之间有着太多的人身依附关系,在履行合同中双方当事  相似文献   

4.
案情简介2005年1月,贵州人黄某应聘至浙江某纺织企业工作,并签订了为期4年的劳动合同。签合同时,黄某明确表示其不想参加社会保险。为慎重起见,该纺织企业在劳动合同文本的"其他约定事项"一栏中与黄某约定:"黄某自愿申请不愿参加社保,企业予以同意。若黄某日后反悔要求企业补缴社保费,企业只按相应年份的正常标准为其补缴,由此单位因补缴而多缴的部分由黄某承担。"2008年12月,黄某提前一个月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向纺织企业提出要求企业补缴社会保险费、因未参加社会保险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企业则认为,合同订立当初系黄某主动要求不参加社会保险的,现在要求补缴社会保险并支付经济补偿金没有法律依据,遂拒绝了黄某的要求。2009年2月黄某一纸诉状将该纺织企业告上当地劳动仲裁委。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延续了《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解除分类及基本原则的规定,即劳动合同解除分为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只有符合法定情形的,才能解除劳动合同。同时,为了更好地维护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尤其是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解除作出了一些与《劳动法》不同的新规定:  相似文献   

6.
咨询台: 我是一名转业军人,被安置在射洪一家国有企业工作,连续工龄已有26年。去年.我与企业签订了停薪留职协议,期限至2007年6月.并约定协议期间公司为我保留职工身份,计算连续工龄,代缴社保费,如涉及到工伤、工亡及民事纠纷等概由我本人自行负责.协议期满即回公司人事部门报到.停薪留职后我在一家民营企业打工。负责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调度。今年1月19日,我给一辆车送了货运单返回时,被一台正在作业的叉车致伤.后经市劳动保障局认定工伤,鉴定为七级伤残。 现在我打算提出与那家民营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并选择由该企业一次性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但我不知这样做是否于法有据,会不会影响到我与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特来信咨询。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以来,社会各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赞许与批评之辩至今没有结束。本文从劳动合同解除角度,通过和《劳动法》相关条文比较,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以及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合同三个方面,分析《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合同解除之规定,认为《劳动合同法》在劳动合同解除方面并没有明显向劳动者倾斜,反而许多条款对用人单位规避责任有利。  相似文献   

8.
案情简介:申请人小刘2008年大学毕业后应聘于某广告公司任美术编辑,双方签订了期限为5年的劳动合同。小刘在公司一直自认为表现很好。2010年11月,该广告公司以小刘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为由告知将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小刘不服,遂于2011年1月向当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确认解除劳动合同行为无效并继续履行。该广告公司答辩中称,申请人在岗期间经常性的迟到、早退,以及在工作时间内上网聊天,从事与工作无关的行为,经多次批评仍未见悔改,故该单位依据决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小刘在抗辩中表示,迟到、早退的现象是存在,但并不是如该广告公司所说的经常发生。在工作时间内上网聊天的现象也存在的,但均是在工作的间歇时间,并未影响工作。且其在该广告公司工作期间从未听说过单位有这样的规定,否则他也不会违反。  相似文献   

9.
案情简介杨某自1994年4月起在黄某开设在甲地的采石场从事碎石工作。2003年5月,黄某与乙地村委会签订租赁协议,租用乙地荒山作采石之用,并将采石场迁至该荒山经营。12月,杨某离开采石场。2004年3月10日,黄某将荒山转包给张某。该荒山于3月26日经相关部门批准准予采石。同年6月3日,张某以个体工商户形式注册采石场(某公司)经营。2004年7月,杨某进张某的公司从事搪壳工作,公司未安  相似文献   

10.
有问有答     
问:禹某于1992年11月到某市的物资公司工作。1998年11月,禹某经与公司协商,双方签订了内部退养协议,约定退养费为800元。2003年3月,物资公司改制为商贸公司后,双方继续履行内部退养协议,公司每月为禹某支付退养费,并缴纳社会保险费至2007年2月。2007年3月1日,商贸公司以劳  相似文献   

11.
在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有的用人单位会故意不给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不为劳动者办理转移档案及社保关系等手续,导致其无法享受失业待遇亦或无法重新就业,使劳动者遭受经济损失。劳动者应该如何维权?举例:姜某2008年3月1日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2009年元月3日,姜某认为公司强令冒险作业危及他的人身安全,遂要求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2.
<正>案情简介黄某于2010年7月19日入职某外服公司,签订了期限为2010年7月19日至2013年7月19日的劳动合同,约定将黄某派至某汽车公司工作,派遣期限同劳动合同期限。黄某在某汽车公司工作至2012年8月7日。当日,某汽车公司以其工作期间存在旷工,已经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为由向其发出《解聘通知》。同日,某汽车公司亦向外服公司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劳动》2014,(4):42-45
<正>案情简介张某于2008年4月1日进入某公司工作,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至2013年3月31日。2012年12月1日,公司通知其劳动关系将在2013年1月1日解除。2012年12月10日,张某突发疾病死亡。张某家属认为,张某突发疾病死亡与公司通知其劳动关系解除直接相关,故向公司提出了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等要求。公司则称:张某于2012年12月10日死亡,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双方劳动合同系劳动者死亡而于2012年12月10日终止,并不属于用人单位解除。故不同意张某亲属的请求。  相似文献   

14.
咨询台: 我是某国有企业在册的内退员工,于2002年内退回家,社会保险由原国有企业负责缴纳。2005年我到现公司从事销售工作.2013年底公司由于经营不善,进行了破产清算并对员工进行分流解散,对符合条件的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并进行经济补偿。公司认为我属于国企内退职工,已在原国有企业享受社保待遇,在解除劳动关系时,  相似文献   

15.
<正>问:袁某于2012年4月在某公司工作时发生工伤事故,被鉴定为八级伤残,伤情稳定后继续在公司上班。2013年3月,袁某未向单位请假连续旷工15天以上。于是,公司以袁某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关系并送达。因某公司未参加工伤保险,袁某要求公司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而公司认为袁某系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被解除,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劳动合同期满终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芦山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了一起因企业内退协议引发的集体争议案,该案反映了企业内部改制中存在的弊端及在今后工作中企业应避免的问题。案情:申诉人乐某、孙某等8人系芦山县某国有控股企业职工。申诉人诉称,他们于1998年12月依据公司《关于职工内部退休事宜暂行规定》和2002年制定的《职工内部退养办法》分别办理了内部退养手续签订了内部退养协议,按月领取内退生活费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止。2004年12月,企业由于改制要终止内退协议,申诉人要求企业继续履行协议未果的情况下,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请求仲裁委确定《职工内部退休…  相似文献   

17.
案情简介李某于2012年1月申请仲裁,称其于2009年4月1日进入某销售公司,任销售员,月工资3000元,另有销售提成。公司于2011年11月4日解除其劳动合同。现要求公司按照其在该公司的工作年限,乘以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平均工资4567.35元,向其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合计13702.05元。  相似文献   

18.
<正>案情简介■2010年2月,苏某经人介绍进入东海某网络公司担任人事总监,月薪2万元,劳动合同约定服务期限5年。2011年1月,公司老板对其的工作表现不甚满意,决定由林副总出面与其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商过程中,苏某表示合同可以解除,但2万元的经济补偿款数额太少。后经反复协商,苏某在《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上签了字,并在协议书上"2万元的经济补偿款"的文字下方手书:"我对经济补偿款数额不同意"。2月1日离开公司时,她向全体员工发送了一份电子邮件,内容为:本人在公司的任职结束,明日起人  相似文献   

19.
<正>案情简介■2007年张某到A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2009年合同期满后,双方又续签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期限自2010年初至2012年底。2011年底,即第二份劳动合同履行期间,A公司将张某所在部门整体出售给B公司,A公司、B公司、张某三方共同签订了《劳动关系变更协议书》,协议中约定A公司与张某于2011年12月31日解除劳  相似文献   

20.
近日,殷永杰等六名在北京某饭店工作的农民工厨师依照《劳动合同法》主动解除劳动合同后,在北京市西城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调解下,与用人单位达成由其支付解除劳动合同补偿金、补发加班费等协议。这是北京市首次由劳动者依法提出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要求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并获补偿的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