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加荣 《社区》2008,(20):7-8
对于中国古典文学,今天大多数人只知道“四大名著”,说起“十大才子书”,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但在二三百年前,“十大才子书”不但读书人几乎都知道,就是粗通文墨者也要寻来一睹为快。清代咸丰年间,有人曾说:“读书人案头无《西厢》《花笺》二书,便非会读书人。”可见名列“十大才子书”中的《西厢》《花笺》在当时的影响不亚于今日的“四大名著”。  相似文献   

2.
清初南京周氏醉阱堂与李渔芥子园合作并先后刊刻通俗小说“四大奇书”评点本,首次以出版物形式将明末散在性提出的“四大奇书”以系列丛书付诸刊刻,真正推动“四大奇书”小说文本的定型和各自所代表的小说流派形成,最终促进中国古典通俗小说评点“金圣叹一派”的形成。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四大奇书”系列评点和刊刻是明清易代之际文人“发愤立言”的工具,其评点已超出以往文学评点与阅读的范畴,而具有政治与社会批判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摘要:以“A也好,B也罢”格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的分析整理,对“A也好,B也罢”格式构成中“A”和“B”的句法功能、 “A” 和“B”的语义关系、 “A也好,B也罢”格式与后续成分的语义关系分析,认为“ A也好,B也罢”格式主要用来陈述一个事实,或 者表达让步、不满、肯定或否定的情态,使得所构成的句子也具有了一定的语气情态功能,更利于表达和交流  相似文献   

4.
散文的“散”,原义是指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骈文、韵文对称而言的文体形式.“骈文后起,唐虞三代是不骈的”(鲁迅:《做文章》).确实,先秦的诸子散文也好,历史散文也好,后来的司马迁的《史记》也好,它们都是“不骈”的,文句错落,接近口语.什么时候“骈”了的呢?魏晋南北朝.那时候的风气是以写骈文为时  相似文献   

5.
中国,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世界格局将来是三极也好,四極也好,五極也好……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那么,我们更应该关注,哪里是  相似文献   

6.
野心家江青窃得了“旗手”“功臣”之类称号,仍欲壑难填,竟大言不惭地在外国人面前自称“红学家”,为了假腥腥表示“谦虚”,又羞答答用“半个”加以限制。其实,无论“整个”也好,“半个”也好,“红学”从来就不是什么光荣称号。蔡元培等从民族主义观点出发,爬罗剔抉,专门求索《红楼梦》隐去之本事,被称为“索隐派”或“旧红学”。这种研究方法,连胡适之流也讥之为“牵强附会的《红楼梦》谜学”。而胡适、俞平伯等则用资产阶级实用主义对《红楼梦》进行繁琐考证,胡说什么《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是“情场忏悔”之作。对这种所谓“考证派”或“新红学”,毛主席早给了它一个盖棺定论,即  相似文献   

7.
在渐趋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中,学术界的称谓之争也颇为热闹,其实,我以为“国学”也好,其它称谓也好,并非十分重要,问题是如何在研究中找到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契合点,如何化“腐朽”为神奇而已。当然,在没有找到更为合适、更为科学的称谓以前,我觉得还是用“传统文化”这个宽  相似文献   

8.
大陆学者王齐洲先生和海外学者浦安迪先生的专著在以文化阐释“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方面作了非常有益的尝试,它们为当代读者阅读中国古典小说提供了两种带有指导性质的“读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借“科学”的名义和“伪科学”的棍子,以周易学、中医学等为切入点,打击中国传统文化的事件屡屡发生,令人痛心。“科学”本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一种思维方式,中国先哲们也在追求真理。与西方“科学”分科而学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对客观世界的研究特点为“整体而学”、“综合而学”,《周易》、《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都可以做代表。西方的“分科而学”也好,中国的“整体”之学也好,都是追求真理的方式和手段,而不是真理本身。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禾子  相似文献   

10.
文学作品中用到数字时,有的是表示它的实际数值,但有的并不表示它的实际数值,而只是笼统地表示“很多”或“较少”的意思。这种用法我们称之为“虚数”。《木兰诗》“壮士十年归”和“同行十二年”中的“十”和“十二”,就是这样的虚数。这里说“十年”也罢,“十二年”也好,同样只是为了说明木兰从军时间长达十多年之久罢了。可是根据这首诗在形式上的要求,这两处都必须是五字句。如说“壮士十二年归”,岂不成了六字句?或说“同行十年”,便成四字句了。毛泽东同志的词《沁园春·雪》中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里的“千里”和“万里”也都是指“北国”说的。但是,并不是  相似文献   

11.
一、《阿Q正传》的创作本意究竟是什么? 鲁迅的《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几十年来,人们为它争论不已。尤其是对于其中所塑造的阿Q的形象,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一部艺术作品或一个艺术形象,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我以为,允许人们对一部艺术作  相似文献   

12.
凡读过《三国演义》这本旷古奇书的人一定都曾领略过曹操的风采,而善于评论人物的许邵又给曹操扣上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帽子,从此,曹操被迫戴上了“奸雄”这项“桂冠”。千百年来,为人“津津乐道”。但我则认为,曹操这所谓的“奸雄”并不“奸”。[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老年朋友拍摄照片,很重要的题材就是拍“全家福”,“全家福”照片少则三五人,多则十几人,有的人数更多。怎样才能拍好“全家福”呢?笔者多年实践认为,只要从室外拍室内拍和人多人少几种情景入手,多动脑多实践,就能拍到好的“全家福”。“全家福”在室外拍,光线容易掌握,效果也好。首先要选好背景,可以是花草树木、远山近水等风光,也可以是各具特色的建筑、车辆和街景,以景衬人。其次将家庭成员排成一行,把人物和风景都充满画面,形成一个有观赏价值的照片。在室外拍摄“全家福”,拍摄时间最好选择在上午10点或下午4点左右,这段时间太阳光照度…  相似文献   

14.
“四大奇书”虽然沿袭了源自民间口头叙事形态“说书体”,但在叙事视角的具体运用上,却表现出向中国古代历史叙事复归的特点。这种情况的产生与明代特定“社会一历史”语境下的小说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2008,(4):65-65
老板私下开始招人,无疑严重打击了丁衡的自信,毕竟,从老板“三顿茅庐”的大将到随时可能被替代的“弃将,丁衡难免很受伤很失落,然而,无论是否愿意,丁衡都必须面对现实:老板备份人才无可厚菲,虽然“手段”不那么高明。 老板“暗算”也好,打压也好,丁衡意气用事,只会让自己陷于不利,正视而不是逃避才是解决之道,何况丁衡直接离开的机会成本太高。  相似文献   

16.
<正> 蒋经国先生逝世一年多来,台湾最高当局先后多次对关心台湾前途的海内外人士宣称:本地人也好,内地人也好,“都是同样的中国人”;国民党“只有一个中国而没有两个中国的政策,只有一个中国,我们必须要统一”①;“我们必须共同确认,中国只有一个”;“统一中国的目标是绝对不能改变的”,等等。在中国如何实现统一的问题上,国共两党虽然有分歧,但在坚持“中国只有一个”的立场上、目标上,双方都是一致的。台湾当局有这样的声音,历史将会给予公正的评价。遗憾的是台湾当局关于“一个中国”的原则并没有很好地贯彻到底,表现了一定的不彻底性,当前正在推行的所谓“弹性外交”,即是明显的例证。对此人们不得不格外关注。 1971年以来的近20年中,台湾当局的对外关系有过两次较大转变。第一次是被逐出联合国之后。在  相似文献   

17.
“小靖子……”这是以前。 “小齐子……”这是现在。 自从靖哲负伤到伤好归来,我们都很想他。现在,他的腿也好了,而我……也成了“小太监”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茅盾在提倡文艺批评的战斗性的同时,提倡文艺批评的科学性。他主张进行文艺批评时,要把马列主义的真理性和反映生活的真实性统一起来:“至于评论家,拿辩证唯物主义当做一支标尺,以此衡量作品,这是最拙劣的做法。评论家即使已经成熟到能把唯物辩证法成为自己的思想方法,但也不可自信他对作品的评论百无一失。理由很简单,作家是就其生活经验来写作品,评论家如果没有同样的生活经验或相似的生活经验,如何能判定作品中所表现的生活是否真实?”①他主张进行文艺批评时,要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一篇文艺作品必须思想也好,技术也好,然后能够说它一句‘艺术的完成’。”②他十分鄙弃那种庸俗的“两分法”:“我们尤其觉得现在流行的  相似文献   

19.
新月 《社区》2012,(2):35-35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记,我俩交会时互摁的喇叭。”  相似文献   

20.
鲁迅一九一九年发表于《新青年》六卷五号上的随感录《五十九“圣武”》,是一篇研究鲁迅前期思想的重要文章。多年来,人们尽管对于能否从它看出鲁迅当时已接受马克思主义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把“刀光火色”一词,当作鲁迅所赞颂的十月革命的代用语,这一点却几乎是共同的。鲁迅这篇文章热情地歌颂了十月革命,这是明白无疑的。但认为“刀光火色”就是他所颂扬的十月革命,我觉得是和原文含义大相径庭的一种错误理解。《五十九“圣武”》,是《五十六“来了”》一文意思的进一步阐述,二文紧密相连,可以说是上下篇。《五十六“来了”》中说:“‘过激主义’不会来,不必怕他;只有‘来了’是要来的,应该怕的。”那么,“来了”到底是指什么呢?《五十九“圣武”》中讲得很清楚:“是刀与火,‘来了’便是他的总名。火从北来便逃向南,刀从前来便退向后,一大堆流水帐簿,只有这一个模型。倘嫌‘来了’的名称不很庄严,‘刀与火’也触目,我们也可以别想花样,奉献一个谥法,称作‘圣武’,便好看了。”这两篇文章里讲的“来了”也好,或叫“刀与火”也好,是指历来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争权夺利和对人民的残酷镇压,以及广指“从古到今的扰乱”。总之,它不是褒词而是贬词。所以鲁迅讽刺道:如嫌不好看,改称“圣武”,便好看了。明白了“来了”和“刀与火”的含义,就可以进一步看看鲁迅讲的“刀光火色”到底是什么意思。那整段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