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文史哲》1962年第6期上《讀齐民要术札记》一文,对《齐民要术》中若干字作了精湛的解释,是无可置疑的。其中有二处似乎还可以商榷,現在写出来向任先生和讀者們請教。一、关于“勃”。勃有二义:一是粉末,一是泡沫。前一义就是卷9《餅法》篇的“勿著勃”、“簸去勃”等,均指粉末;至于《煑(米冥)》篇的“勃”字,则指后一义,字亦写作“浡”、“渤”、“餑”。馬融《广成頌》:“黄尘勃滃,闇若雾昏。”还是指尘末,但已經用含有水气的雾来形容。《汉書·揚雄传》的“不嶕嶢则 相似文献
3.
朱颖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11):28-29
易学早已成为一门学问 ,《周易》所包含的丰富、深远的哲学智慧对于现代人有着不可忽略的启迪作用。“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鞭策我们提高修养 ,努力奋斗 ;“君子终日乾乾 ,夕惕若 ,厉无咎”教诲人们以忠信为本 ,小心地做人、处世 ,唯如此 ,才能避凶就吉 ,遇难成呈。 相似文献
4.
<正> 一,“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公孙丑上》) 这是一条有关商业思想的重要材料,凡是研讨先秦经济思想的论著都要用它。胡寄窗以为两个廛字的意义不同,第一廛字作房舍解,廛而不征即免征商合租税之意。第二廛字是税名,与“征”字对称,应作征税或所征之税解,简言之,是指货物税。“法”即按市场规定出售其货物(参《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一条注)。照此说来,法而不廛,就是按市场规定经营的免收其货物税。但是这样解释有两点不能讲通:一、若按市场规定出售其货物,便免收货物税,那末,征收货物税的必是不按市场规定出售货物的,但违反规定就要取缔、处罚,不能作为征税的对象。二、照这样解释,将是来市间做生意的免征商舍税,而按市场规定经营的不收货物税,如此将无税可征,全部免税。但孟轲并不是无税论者,他指出一般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而希望“君子用其一,缓其二”(《孟子·尽心下》),并非全免。宋朱熹的解释是,“廛,市宅也。”“廛而不征”就是“使居市之廛 相似文献
5.
赵锡元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6)
一、读帛书本偶得 通行本《老子》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元物之象,是谓惚恍。 魏晋时人王弼为《老子》一书作注,解释这一章说“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 相似文献
6.
7.
8.
傅庆升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1984,(1)
战国楚贵族诗人屈原是庄园制封建社会最后唱挽歌的诗人,也是专制主义封建社会黎明时最早的报晓歌手。他的代表作品《离骚》,文思雄奇,辞采巧丽,是古典诗坛上最早的抒情长诗,开拓了辞赋艺术表现的新生面,成为千古传诵的楚辞佳作,是先秦文学史上辞赋的名篇。 近三四十年来,关于屈原及其《离骚》,专家学者已写了大量论文和专著,提出许多可 相似文献
9.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1989,(4)
荀况(约公元前298年——238年),又称荀卿,汉朝避宣帝讳称为孙卿,后人尊称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哲学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他学出孔门弟子子夏,杂参名法,注意批判地吸收前人思想中有益的成果,又努力发挥自己的独到见解,把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成为先秦时期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著作多已失传。现存《荀子》一书凡三十二篇,较为全面地记载了荀子的思想观点,是研究其理论体系的主要资料。仅以此为依据择略其哲学要点,旨为比较、反思、发展有别于他民族的有中国特色的古老文明服务。不当之处,请慧者斧正。 相似文献
10.
11.
12.
<正> 一、《石头记》“缺中秋诗”辨析《石头记》庚辰本第七十五回前面有一扉页,上写:“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这一年脂砚斋根据《石头记》某个底本又一次过录对清,但第七十五回缺中秋诗,拟等曹雪芹来补作。可惜曹雪芹直到去世也未能补写中秋诗,留下了一个小小的谜:缺谁的中秋诗?诗的内容是什么?作者写这一回的意图何在? 相似文献
13.
14.
15.
袁珂先生新著《山海经校注》,考证简洁,资料翔实,议论良多趣味。如对《海内经》“太皞爱过”四字不轻易放过,引出天梯的议论,读来畅快。翻阅时亦偶有所获,札记如下,以求大雅教正。一、沐浴风俗源流“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乌。有渊四方,四隅皆达,北属黑水,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大荒南经》) “舜之所浴”似乎不单纯如郭璞所说“言舜尝在此澡浴也”,而是一种宗教活动,此风俗在传说时代可能广泛存在过。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两汉全书》是山东大学古籍所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清人严可均《全汉文》是我们编纂《两汉全书》重要的参考文献。在校读《全汉文》时笔者作了一些札记 ,今选录数条如下 :一、《全汉文》卷一《高帝文》载刘邦《又与群臣刑白马而盟》 :“非刘氏不王 ;若有亡功非上所置而侯者 ,天下共诛之。□□□□□□□□”这段文字的出处 ,仅留下八个“□” ,可知辑者未查到出处 ,暂付阙如。按此条见《汉书·外戚恩泽侯表》。《史记》卷十七《汉兴以来诸侯王表第五》所载与此条极相似 :“非刘氏而王者 ,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 ,天下共诛之。”文字略异 ,可… 相似文献
19.
20.
一九六四年到一九六五年中间,在我国哲学战线上有过一场“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的论战。据说这场论战是由杨献珍同志解释“合二而一”论挑起的。然而人们并没有看过杨献珍同志解释“合二而一”论的文章,因此这场同假设对手的论战,就只能以“批判”者暂时宣告自己的“胜利”而留痕哲史。在批判中,对于最初提出“合二而一”这个哲学命题的古人方以智,也遭到株连,进行讨伐。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这种批判始终存在着疑问,有些同志一直认为“合二而一”论是一个值得探讨研究的理论问题,并不是不能研究的科学禁区。我认为,要研究“合二而一”这个哲学命题,就必须对方以智在《东西均》一书中提出的“合二而一”的原意作实事求是的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