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使老年人口及失能老年人剧增。失能老人因为生活自理能力的欠缺、健康状况欠佳、被排斥的心态等因素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急剧上升。我国家庭规模小型化,老年人长期护理成本逐步增高,养老机构发展滞后,这些将造成老年人护理服务供需失衡。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及未来我国失能老人的状态和构成以及未来对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变化,提出建立并完善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社会保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失能老年人构成及长期护理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使老年人口及失能老年人剧增。失能老人因为生活自理能力的欠缺、健康状况欠佳、"被排斥"的心态等因素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急剧上升。我国家庭规模小型化,老年人长期护理成本逐步增高,养老机构发展滞后,这些将造成老年人护理服务供需失衡。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及未来我国失能老人的状态和构成以及未来对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变化,提出建立并完善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社会保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高瑗  原新 《人口研究》2020,44(2):60-72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日益渐重的老龄化程度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对绝大多数国家来说,人口老龄化都是严峻的挑战。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为背景,围绕老年人口健康与医疗支出这一主线,基于健康转移模型和两部分模型,定量分析老年人失能状况的转移概率和医疗支出的拟合值,并在未来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变动的基础上,预测各种健康状态下老年人口的规模和医疗支出趋势。研究发现:轻度失能老人拥有较好的健康维持概率,健康好转概率相对较高,中度和重度失能老年人健康状态转差或死亡的概率较高;随着老年人口基数的增加,到2035年,不同程度失能老年人的规模将会逐渐扩大,这对医疗服务形成巨大压力,医疗支出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类平均预期寿命延长,老年慢性病患病率与失能率快速上升。文章使用CHARLS2011~2020年调查数据构建健康状态转移模型,分析了老年人口的健康状态转移规律,并以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检验了慢性病综合防控对中老年人失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健康→慢性病(并发症)→失能”是老年人健康状态转移的一般规律,慢性病是导致老年人失能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由健康状态转移至慢性病状态的概率持续上升,75岁以后超过50%;由慢性病状态转移至失能状态的概率远高于自然失能的概率,全生命周期防控慢性病是预防老年人失能的重要途径。慢性病综合防控通过提高个体健康监测概率、提升慢性病知晓率和加强慢性病管理工作,能够有效降低老年人的失能概率和失能程度;在医疗资源匮乏、医疗服务质量偏低的地区,失能预防效果更加显著。文章结论能够为失能预防工作提供决策参考,有助于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5.
关于失能老人状况与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护理保险作为国际上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需求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老年社会保障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文章梳理国内外关于我国失能老人的状况和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文献,研究目前相关研究的主流观点,包括失能老人基本状况、失能老人照料需求和服务供给、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实现模式选择、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制定、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国际经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失能老人增多是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存在失能老人照料供需失衡的状态,社会护理保险是解决老年护理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7.
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导致失能老人的基数巨大,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有人照料,借助外部护理服务来弥补自身失去的生理机能,这就需要大量的社会照料资源。由于我国家庭规模小型化,老年人长期护理成本居高不下,养老机构发展滞后等因素造成老年人护理服务供给不足,给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带来严峻的考验。适时掌握我国失能老人数量,测算未来我国分城乡失能老人数量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为我国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供需求、成本与供给预算的依据。本文从分析我国失能老人数量及基本状况入手,进而测算出未来我国分城乡失能老人数量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据测算2015年我国60岁及以上失能人口约为1 563万人,其中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老人约330万人。2054年我国失能老人总量将达到峰值约4 300万人,其中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老人约1 600万。失能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从现阶段的1.15%上升到2054年的3.1%,2054年之后将维持在这一水平上。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健全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失能评估机构以及专门护理机构、日间照料机构和居家护理服务机构,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服务体系需要较多的人力资源投入。  相似文献   

8.
9.
关于构建老年消费市场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口是市场的主体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必然也会引起市场的消费需求和发展趋向的变化。本文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老年人口消费需求的特点和我国老年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0.
由于健康预期寿命增长滞后于预期寿命增长,中国老年失能问题严重,特别是女性老人的失能比例更高。但现有研究对老年失能性别差异的社会机制认识不足。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和年轻人口外流使越来越多的老年夫妻与子女分开生活。以往对失能老人的研究集中在个体或者代际层面,少有以老年夫妻为主体的研究,忽视了老年夫妻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失能性别分化。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年和2018年数据分析老人失能情况对其配偶存在的溢出效应以及该效应在机制和结果上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丈夫失能会显著提高女性老人的失能风险,而男性老人的失能风险却未显著受到妻子失能的影响。受照料的性别文化影响,尽管女性老人失能比例更高,但其在失能配偶照料上投入的时间要比男性老人长。此外,丈夫失能会对老年夫妻家庭经济水平造成负面影响,妻子失能则没有显著影响。总体而言,性别要素贯穿老年失能分化过程中,并通过照料和收入两种社会机制导致女性老人比男性老人更易受到配偶失能的影响。因此,失能老人相关的家庭安排和政策设计有必要考虑老年夫妻间的依存关系,特别要关注老年女性可能因老伴失能而面临的一系列生存困境。建议以长期护理保险和家庭照料补贴...  相似文献   

11.
熊波 《西北人口》2013,(1):5-10
本文运用半结构式访谈的研究方法,分析中国城市地区长期失能老人照料模式的特点。通过对武汉市和广州市13名居家和21名居住在养老院的长期失能老人的访谈,发现其照料模式存在以下特点:第一,非正式支持与正式支持之间呈现的是介于"替代模式"和"互补模式"的"补充模式";第二,在照料任务的实现上呈现出"隔断效应";第三,长期失能老人网络不断缩小,体现出"核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中韩两国人口老龄化及其老年人口问题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韩两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有明显的相同之处,两国老年人口的经济保障问题亦有共同之点。由于韩国现代化和经济水平领先于中国,因此中国应该借鉴韩国解决老年人经济保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的自评健康数据对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的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城乡和地区差异、婚姻状况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老年人口总体健康状况较好,男性老年人健康状况好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变差;城镇老年人健康状况好于农村老年人,各省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差异很大,东部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普遍较好,而中西部大多数地区健康老年人的比例相对较低;健康老年人大部分在经济上是独立的,不健康的老年人大部分要依靠家庭成员供养。  相似文献   

14.
《人口学刊》2019,(1):101-112
老年人口失能水平对健康预期寿命的测算具有重要影响,而不同数据来源的老年人口失能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以经过模型生命表调整的2015年1%人口抽样数据所计算的生命表为基础,以2010年人口普查、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2015年CHARLS数据和2014年CLHLS数据为资料来源,探讨老年人口分年龄失能状况及其对健康预期寿命测算结果的影响。老年人失能率较大程度地影响着健康预期寿命及其性别年龄模式。无论是失能的主观评价指标还是客观评价指标,不同数据来源的高龄老人失能率差别较大;CHARLS数据中高龄老人失能率偏倚原因可能产生于调查过程中的系统误差,而非样本规模较小;CLHLS和CHARLS中的问卷访题设计也是影响失能程度判别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理论和应用层面上探讨我国老年人口特别是高龄老人失能水平的差异及其原因,逐步形成共识是学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前关于我国老年人口和人口老龄化特点的一些概括基本上是科学的,但不够全面、准确。本文通过研究有了很多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2011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追踪调查数据,对失能老人的养老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93%的失能老人都属于80岁及以上年龄组,女性失能老人的数量是男性失能老人的2倍,城镇失能老年人口比重高于农村地区。失能老人的主要生活来源来自子女供给的占66%,来自政府和社团支持的仅占6%,77%的失能老人表示能满足生活需求。失能老人的医疗保险覆盖率为79%,但养老保险仅占18%。在照顾主体方面,88%的照顾来自家庭内部,54%的失能老人表示现有的照顾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在居住安排和居住意愿方面,87%的失能老人选择与家人同住,近60%的失能老人倾向于与子女一起居住,其居住意愿受失能老人的年龄、失能程度和婚姻状况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中国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2011年北京大学全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为依托,以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为理论分析框架,引入童年医疗状况和父母是否健在变量,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包括健康自评状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索自然属性、社会经济结构特征、生活习惯、患病或损伤状况、心理状况以及童年医疗状况和父母是否健在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基本符合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童年医疗状况对其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影响,母亲健在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健康投入的快速增长将对人口老龄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人口均衡发展的视角,研究发现,健康投入对老龄化的影响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老年人口数量方面,还体现于老年人口的结构,诸如年龄、性别、城乡状况等方面,进而会使未来的老龄化社会出现规模老龄化、高龄老龄化、性别失衡老龄化以及农村健康不安全老龄化等新的特征,我国老龄化问题亦将由数量压迫型向数量增长和结构失衡并存型转变。而对老年人口实施健康和人力资源管理,推进城乡健康公平则是应对未来老龄化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2~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农村老年人口规模、结构和失能率进行分析。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与比重将分别从2020年的9035.29万人和17.72%增至2035年的12438.23万人和33.14%。受年龄别失能风险降低和老年人口结构老化影响,农村老年人口ADL失能率将从2020年的5.76%降至2035年的4.92%。其中,男、女性老年人口失能率将分别从4.92%、6.55%降至3.79%、5.87%。农村失能老年人口呈现失能重度化和高龄化趋势。农村老年人口总失能率下降主要是年龄别失能风险降低所带来的轻度失能率快速下降的结果;中度失能率略有下降,重度失能率不断上升,中、重度失能率保持在4%左右。研究结论可为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能力、推动长期护理保险覆盖到农村居民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人口老龄化所引起的老年人口负担问题应该从经济和社会含义的深层次上去分析。本文运用莫迪格里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和机会成本等有关的经济学理论和概念,对老年人口负担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别从老年人口的经济和生活负担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引起的老年人口负担是客观的、一定的,无论是经济负担还是生活负担都有着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含义,而经济是基础性、决定性的含义。提出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建立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我国老年人口负担问题的最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