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我国2000~ 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将31个省市按东、中、西三大区域划分,建立个体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分析了就业、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等因素对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区域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主要受城镇化、在岗职工工资的影响;中西部地区主要受就业、城镇化和在岗职工工资的影响;在总体上,就业和城镇化对人口增长起促进作用,而城乡收入差距对人口增长起阻碍作用,其影响程度依次递减.由于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存在地区差异,为了减缓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力日渐短缺的状况,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根据不同的区域特征制定不同的人口政策,促进人口增长,最大限度地减缓人口老龄化可能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人口流动对中国不同省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航空 《人口学刊》2015,(1):95-102
本文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人口流动对不同省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入人口对于东部地区的影响程度更大;流出人口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影响程度更大;人口大量流入使得老龄化得到缓解的省份主要在东部,人口大量流出使得年龄结构老化的省份主要在中西部;消除人口流动对老龄化的影响以后,2000年和2010年的老龄化格局出现了较高的一致性;与2000年相比,2010年人口流动对于各省份的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关于中国工业企业的调查数据,从流程创新、产品创新和企业研发三个维度分析了短期内技术创新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流程创新与就业增长显著负相关;产品创新与就业增长显著负相关;企业研发与就业增长负相关,但较前两者显著性较弱。进一步研究发现,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的就业替代效应更为明显。鉴于上述研究结果,对现有技术创新方式和政策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利用一个包含人力资本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索洛增长理论入手,分析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均产生不利影响。再根据理论模型的结果构造了人口老龄化和人口增长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收集和使用中国1990~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进行实证检验,证实了理论模型的推理结果。实证研究还表明:(1)初始的人均GDP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负,说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条件收敛的情形;(2)人力资本投资、储蓄率和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一个两期的世代交叠模型入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储蓄和社会养老保障支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GMM模型对我国2000~2008年地区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人均居民储蓄滞后项对基期储蓄的影响作用较大且高度显著;当期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人均居民储蓄的影响为负,上期老年人口抚养比对居民储蓄并没有显著影响。第二,人均养老保障支出滞后项对当期人均养老保障支出影响作用较大且高度显著;当期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人均养老保障支出有促进作用,而上期老年人口抚养比抑制了人均养老保障支出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正面临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偏低和人口老龄化的双向挑战。基于2000~2013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文章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会负向影响中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且在克服内生性问题、进行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同时,这种负向影响主要是由进口中间品对国内中间品及劳动力的替代所导致的,而人口老龄化的成本效应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不利影响相对较小,并且从贸易结构变动来看,人口老龄化并未通过降低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比重,进而获得总体企业平均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被动”提升。进一步研究还表明上述负向影响在混合贸易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资企业与人口净流出地区企业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固定资产投资、老龄化与经济活力——基于省域视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学刊》2019,(5):57-71
文章基于1997-2016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从投资视角全面解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活力的影响程度及其作用机制。首先,从老龄化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看,老龄化明显减缓了经济活力且东部地区老龄化对经济活力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固定资产投资作为主要动因一直以来对经济活力发挥着正向促进作用,但这一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值得关注的是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活力有负向影响。其次,老龄化与固定资产投资通过协同机制对经济活力进一步产生了影响。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使得老龄化对经济活力的抑制作用有所下降,反之亦然;面板门槛模型结果表明当固定资产投资跨越门槛值后,老龄化对经济活力的作用会由抑制转为促进。此外,从老龄化和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活力的影响路径看,两者都会通过产业结构、就业、技术创新三类中介影响经济活力,但三类中介的影响机制存在明显差异。老龄化通过影响就业、减缓技术创新对经济活力产生了负向影响,而通过升级产业结构对经济活力产生了正向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则通过增加就业、促进技术创新和升级产业结构对经济活力产生了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芳  周兴 《南方人口》2013,(6):8-18
文章基于我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自治区2003 ~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人口规模、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等人口结构性因素与以二氧化硫、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及工业固体废弃物为衡量指标的环境污染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规模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并不是显著的正向作用,随着人口总量的增长并不一定造成环境污染的加剧;而人口老龄化对环境污染指标的影响具有倒U形的特点,在人口老龄化的初期会促进各污染物的排放,而随着老龄化的进一步深化,则会显著抑制排污量;城镇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则有明显的滞后性,上一年度的城镇化率指标会造成下一年度的排污量变化,这种影响具有U形的特征,具体来看,在城镇化的初期由于规模效应会使得各污染物的人均排放有所减少,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排污量会相应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小于前期减少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老龄化对中国社会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日益引起关注。本文将老龄化程度纳入创新效率分析框架,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老龄化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效应和差异。结果发现,人口老龄化与创新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观察期内明显地促进了创新效率水平提升,这一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老龄化不仅能直接促进创新效率,还可通过健康人力资本、教育人力资本对创新效率产生间接影响,但直接效应超过间接效应;在政府支持、外商投资和城镇化水平的调节作用下,老龄化水平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呈现显著的“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中部地区的老龄化促进创新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10.
刘斌  王禹 《人口研究》2024,(1):85-102
人口老龄化是目前世界上众多国家(地区)面临的普遍现象。尽管人口老龄化会给供给端带来劳动力短缺等负面冲击,但其对供给端的影响也蕴含着积极因素。使用多种国际数据库中的人口数据、工业机器人数据和社会经济发展数据,研究人口老龄化如何影响工业机器人使用。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工业机器人使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作用通过工资成本倒逼效应、人机矛盾弱化效应和人力资本积累效应3条渠道实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工业机器人使用的促进作用在智能制造战略准备度、技术准备度和人才准备度高的国家(地区)更为明显。因此,应加强智能制造领域的战略部署、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以打通人口老龄化积极影响的释放渠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对经济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数理模型阐释了高等教育人口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并使用1995年到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我国高等教育人口扩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这一作用在不同地区的异质性。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表明,我国高等教育人口扩张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且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要大于东部地区。为了克服由反向因果引起的内生性偏误,本文使用2SLS方法进行了相应处理,结果依旧稳健。本文的研究对于制定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运用定量测度方法,从时空角度描述了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分异特征,揭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区域差异扩大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但在“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是影响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对中国宏观经济有着巨大影响,也给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程度较低的县域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城镇化进程加深,如何解决人口机械迁移引起的县域人口老龄化问题,缓解人口老龄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变得尤为关键。本文在县域层面,对引入人口老龄化因素的索洛模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人口老龄化对县域经济的有效劳动供给、资本形成、储蓄率和经济增长都产生了不利影响,社会养老开支占产出的比重、县域总人口中外出从业人口、老龄人口比重的差异将对不同县域的经济平衡增长路径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2000—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研究了我国服务业集聚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服务业集聚对城镇化进程具有促进作用;从东中西部地区来看,服务业集聚对各地区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对西部地区的作用大于东中部地区;从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各影响因素的弹性系数来看,东部地区对城镇化进程影响最大的为服务业集聚,中部地区为经济发展水平,而在西部地区,服务业集聚与工业水平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2003~2018年中国27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综合考察城市人口规模、产业集聚模式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探讨城市人口规模如何在产业集聚的创新效应中发挥作用。研究发现:(1)城市人口规模增加有助于城市创新;(2)专业化集聚对城市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多样化集聚与城市创新的关系呈倒"U"形;(3)城市人口规模显著抑制专业化集聚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4)在多样化集聚拐点的左侧,城市人口规模扩张强化了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拐点的右侧,城市人口规模则强化了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创新的负向影响。文章认为,在推进城市创新过程中,应当把握城市人口规模和产业集聚模式特点,使二者相协调,尤其是要主动把握多样化集聚影响城市创新的拐点特征变化,优化城市创新的结构空间。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将是我国人口结构的一个长期特征。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会逐步导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与老化,抑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社会产出的减少,减少政府税源。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会持续增加我国政府在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方面的支出责任。人口老龄化会对我国政府所拥有的公共资源和支出义务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带来财政风险。本文在确定人口老龄化与我国财政风险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之上,提出调整人口政策、多元化老年社会服务体系等措施,以积极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17.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这固然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明显提高,但同时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总量和比重不断增长,给家庭结构和社会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产生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人口老龄化加快和人口总量过大的双重压力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规律表明,人口老龄化对人类生活各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口老龄化将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出新挑战,成为一个关系全局的重大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世界上总人口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全国人口已达11.6亿人;1991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数已超过1亿。 在过去的10年中,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人们对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可能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学者们还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进行了一些分析。第四  相似文献   

20.
<正> 人口老龄化的一般规律是其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迄今为止,对人口老龄化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发达国家(地区)。然而,一个悄然而起、不容忽视的现象是:越来越多的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了人口老龄化趋向,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尤其突出的是,甚至一些特别贫困的地区,也正在或即将出现程度和速度都较高的人口老龄化。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资料,1987年人均国民收入450美元以下的46个最不发达国家(地区),1990年人口几乎都是典型的“年轻型”,25年后其中将至少有8个转变成为“老年型”,其中包括象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这样一些第三世界人口大国,其人口占届时世界人口的2/5。本文将专门讨论不发达地区在社会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