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业腐败是转型社会中的一项顽疾,尽管反腐的力度在不断加大,行业腐败的现象总是难以消除.以利益链的循环和运行机制为视角,探索和揭示利益链循环与行业腐败形成的关系,从而对治理行业腐败提出对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腐败民俗化倾向加重的原因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们国家一些地区和行业,腐败的民俗化倾向有明显加重的表象.加重的主要原因从理论上讲是受"腐败有益论"和"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王权主义、封建的道德观、官本位思想和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不容易消除也是目前腐败民俗化倾向加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现代信息社会,腐败的社会传播效应所具有的速度快、范围广、影响深的特点是腐败民俗化倾向加重的关键原因.探析这些原因,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开展和取得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公共信息资源利益链上的多元主体,论述了知识产权与公共使用权的对立与统一,在此基础上从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公共政策、维护社会公众利益、限制知识产权的滥用行为、重视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公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几个方面探讨了公共信息资源利益链上多元主体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4.
"福利腐败"是由行政垄断或者是资源垄断衍生出的中国式的腐败现象."福利腐败"产生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它源于计划经济所形成的福利制度惯性以及由此滋生的特权消费意识,而权力部门的行政垄断则是其产生的政治基础.目前,"福利腐败"所带来的危害已经扩散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它不仅引发了社会信任危机,导致社会不公,同时还加剧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并为权力寻租提供了滋生的土壤.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需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打破行业垄断,加强监督并规范政府行为,同时从法律层面上立法制约"福利腐败".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反腐斗争的逐步深入,学界对腐败原因探讨较多,而对腐败根源研究甚少.殊不知,腐败根源不仅是滋生腐败的一个深层次因素,更是深入研究和全面认识腐败的极其重要方面.故本文试图从人之本能视角全面揭示和深入探讨腐败产生的根源性因素,以期能对腐败的顽固性有一个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遏制腐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利用发生于1990 ~ 2012年间的849个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腐败案件信息,分析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腐败的主要特征和演变规律.结果显示,2000年以前,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腐败的规模较小;2000年以后腐败规模开始扩大;2006年我国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出现新一轮腐败高潮.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腐败活动内容的研究表明,“涉地”项目和“三农”项目中的腐败活动较为严重;我国农村改革各阶段不同的制度安排客观上为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从事腐败活动提供了不同的物质基础,腐败内容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此外,农村基层组织人员集体腐败突出,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增多、加深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时期社会转型,传统的腐败逐渐演变为非传统腐败,主要表现为权钱合作、温和腐败和跨国腐败等.其高度的隐蔽性和巨大的危害性严重阻滞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为了保持经济增长,政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预防非传统腐败的发生,重在推进制度建设,加大民主监督,深化改革,积极构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论腐败成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等综合性学科,从多角度、多视野来认识腐败产生的动因,通过对"腐败成本"深入的探讨,对腐败成本和腐败利润作了分析、揭示和总结,从利益比较中对我国腐败成因提出了新见解.针对目前我国腐败高发多发现象,文章指出,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反腐败利益机制,提高腐败成本,完善党纪国法,加大惩处力度,真正实现反腐败的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9.
寻租与腐败:理论分析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寻租和腐败是许多经济领域比较普遍的现象.本文探讨了寻租和腐败活动的实质、分类及其对市场秩序、经济增长和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本文构造了以内生关税为代表的关于寻租和腐败活动的一般均衡模式,比较了在权利分散和权利集中的政治制度下,寻租和腐败活动不同的内生作用机制,提出了惩治寻租和腐败活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政府在工程全生命期各阶段审批、监管环节,应用全生命期管理理论和PDCA循环原理,从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两个层面提出构建全生命期动态防控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及职务犯罪的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