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潮安畲语及其台语底层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潮安畲语为濒危语言岛“潮安畲语”是指潮州市潮安县境内的畲族人民所说的语言。潮安县境内的畲族,主要聚居在潮州市东北面的凤凰山脉,分布于凤凰镇的石古坪村,归湖镇的碗窑、山犁村和岭脚村,文祠镇的李工坑、黄竹洋村,意溪镇的雷厝山村。这几个村子的畲民讲的畲语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2.
委婉语是语言使用中人们协调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 ,也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同的语言社团、不同的社会层次都有一些特定手段来进行委婉表达。委婉语是突破传统狭义词汇层次的广义委婉语。英汉委婉语在构造手段以及所揭示的文化意义方面都是不同的。英汉两种语言中各有独具特色的委婉语构成手段 ;同时 ,不同的历史、价值观和宗教信仰在英汉委婉语中也有不同的反映。这一比较有助于加深对汉英两种语言特色以及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对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的锡伯族家庭网络中语言使用情况的抽样调查表明:在家庭网络中,人们交际语言的选择更多地会受到语言交际功能以外的其他语言社会因素的影响;在锡伯族家庭网络中,锡伯语仍然保持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区语言的影响,锡伯语的交际功能正在面临进一步退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达斡尔语、满洲语、蒙古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放前,我国研究达斡尔语的人很少,国外虽有些人尝试,但并未进行过专题研究。其中有的人把达斡尔语(以下简称达语)说成是蒙古语的方言,有的则把它列入通古斯——满洲语族。上述两种论点都是根据达斡尔语的特点提出来的。达语确也有许多与蒙古语相近、相同之处。因此,才有人认为达语是蒙古语的方言。而另一个论点的根据则是:因达语中出现了一些满洲语词汇便断定其为通古斯——满洲语族。其实,满洲语的很多基本词汇是与达语完全不同的。因为达语、蒙古语、满语同属阿尔泰语系,加之历史上各民族接触频繁,所以便产生了语言相互影响的现象。但是仅根据这些语言的某些词、词根、语音的相同相似之处就把它们混为一谈是不切合实际的。下面,我们举些实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不同的语言群体和不同的社会阶层都需要运用一些特定的语言形式进行委婉表达;不同文化背景所创造的委婉语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对委婉语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中西方的历史文化和思维模式,对研究中西方的语言、增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汉语语篇重言外之意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语篇有重言外之意的特点,国内外不少语言学者的论述多归因于中国长期的封建礼教、专制统治这一历史因素的影响。相对于语言文化现象所具有的复杂性,这种解释还很不够。本文试从中西民族语言文化的比较研究这一视角作些初步的探讨,以期说明汉语语篇特点同时也是汉语民族审关文化心理的表现,而这种审关文化心理的形成,除了受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影响之外,也与汉语民族的思维模式、语言特点及诗学传统诸因素分不开。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日互译文学作品中“犬族语”的语义进行比较,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将其分成贬义“犬族语”、褒义“犬族语”和谦让“犬族语”。同时指出在研究不同国家的具体语言比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言的使用背景,把环境等诸多因素放进去理解说话人的意图。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人类最蘑要的交际工具。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现在,世界上的语言达五千六百余种,其中被广泛使用的有二百多种。然而,正因为语种众多,也给人们带来许多困难。目前,世界各国人民交往日益增多,语言上的不便己成为很突出的问题。人们迫切希望有一种共同语以解决这种不便,国际辅助语正是为了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它期望各国人民在其本国语言之外,再学习一种第二语言,使人们能了解世界,便于国际交往。国际辅助语是跟各种自然语同时并存的,并不排斥各国的本国语言。  相似文献   

9.
二语习得中影响语言迁移的社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领域一项颇有争议的论题 ,语言迁移和二语习得的关系已被语言学家们从语音、句法等各个语言层面反复研究过了 ,而社会因素在二语习得中对语言迁移的制约尚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探讨了影响语言迁移的一些典型的社会因素 (年龄、性别、社会阶层和民族文化 ) ,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婉语 (euphemism)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不同的语言社团 ,不同的社会层次都有一些特定的语言手段来进行委婉表达。婉语也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段 ,其功能主要用来“软化”或“美化”某些生硬、粗鲁或令人难以启齿的表达方法。即为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 ,交际者会使用多种不同的语言手段把话说得圆满动听 ,而且语言使用者也考虑到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等因素 ,以避免对听者或读者造成伤害 ,通过使用一个礼貌的表达法及其它语言或非语言手段来代替一个直接的、普通的说法 (孔庆成 ,1993)。一、婉语的语言特点在语言交往中…  相似文献   

11.
迁徙对锡伯族历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迁徙对锡伯族历史发展的影响张雷军锡伯族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共有172847人,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新疆、北京和全国其它一些省市。锡伯族如此分散的分布状况,是由历史上四次大迁徙所造成的,迁徙,是锡伯族历史中一个突出的现象。“锡伯”是锡伯人...  相似文献   

12.
白寿彝先生在《关于编写新型回族史的意见》中提出“语文考”的问题。他说“回回常用的宗教语汇、生活语汇,回民在语言表现里的文法形式以及小儿锦等等,都可包含在这里面”。回族的语言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很同意白先生的见解。回族形成于中华大地,是中华各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现在除海南省崖县有少量回族使用一种“回辉话”外,各地回族人民通用汉语、汉文。但在使用汉语时同时也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也在思考之中。惜限于不懂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所提出的问题很可能不尽妥当。目的在于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引起行家们的注意,加强对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交流。  相似文献   

13.
“徽宗语”     
远在三十年代,流行在安阳民间有一种话,叫“徽宗语”。有的不知哪三个字,误称为“徽州语”。这种话都是算命瞎子说的,所以,又叫“瞎子话”。两个瞎子在一起,要讲私话,看不见旁边有没有人,就用“徽宗语”讲话。叽哩呱啦,叽哩呱哒,很有点象外国人在对话,一般人是听不懂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现代语义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回指受到语言学家的普遍关注,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回指语的运用不仅使语言简洁,而且使语篇更具衔接性,因此回指语对语篇的理解起着认知上的向导作用。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从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方面来探讨回指语的语篇衔接力。  相似文献   

15.
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及中介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主要涉及三种语言:学习者的母语、第二语言和中介语。由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不同理论的影响,第二语言研究者经历了从对比分析,即时比学习者的母语和第二语言,到错误分析,即对比中介语和第二语言,再到研究中介语本身的过程。这三种语言分析手段各有优缺点,都对揭示外语学习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随着对锡伯族历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引发了一些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族源及其族名的争论。为了使大家对这一问题有所全面了解,本文将涉及该问题的资料、近十年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中的不足作一简单介绍,谬误之处,敬请斧正。一十多年来,有关专家和学者对锡伯族源的研究和考证,首先是从挖抓古籍文献资料开始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赫哲语的现状,探讨了赫哲语的濒危过程,分析其语言变迁的历史、文字、文化、语言态度等方面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濒危语言实施必要的保护和抢救措施,以期对赫哲语的保护和传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社会语用的视角探讨了酷语的概念、酷语模因传播和构造的方法及其特点.并且指出酷语模因是语言模因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更强的生命力,更易于社会的传播.但只要是模因,都有好与坏,利与弊.强与弱之分.在文章的第三章还探讨了某些酷语在社会语用过程中的一些偏误和损坏现象.最后作者提出对酷语或新词模因的社会话用研究有利于语言教学、词典编撰、语言的雏护和语言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鲁迅使用的语言,是极为丰富的。除了经史子集,他还从小说、戏曲中吸取旧语,甚至还从宣扬唯心主义的佛典里掇拾语言材料,加以改造,引出新义,使之具有生气。鲁迅役使旧语(“旧语”之说见《人生识字胡涂始》),用而不滥,巧而不拙,明于使用,慎于选择。有一些旧语,一经他运用,就广为流传,如“软刀子”“本相”;有些虽然至今在方言中留存,但他“随手拈缀,自然使文字分外精神”,如“扯谈”“卖弄”;或者“另外抽出思绪”,使之开出“世相的花”(《<何典>题记》),如“狮子身中的害虫”“跳踉”。这里举例试作解释。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三十年来委婉语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委婉语研究的一系列热点问题基础上,指出委婉语研究的发展趋势,委婉语的研究在理论上要借助现代语言学理论;在研究方法上要借助数据库,注重实证和交叉研究;在研究内容上,要注意跨方言、跨语言的对比研究,这样,才能突破发展的瓶颈,取得更多的成果.最后指出,当前有很多非委婉语,甚至是粗俗语,比如“屌丝”、“逼”族词和“靠、日、操、干”类及其非常丰富的变体形式,在网络和大众媒体的助力下,呈泛滥之势.需要多方面合力,才能扭转语言生态失衡态势,维护母语的纯洁、健康和尊严,建设更加和谐的语言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