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形式”、““辩证”两种逻辑最突出、最根本的就是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问题。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51年第6期的《逻辑问题讨论总结》,根据马列经典和斯大林同志的《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给这个在马列经典中被认为早已有明确的规定,但却被一些哲学、逻辑学家长期地模糊了的问题,作了一些被认为正确的解决的引线。亚历山大罗夫在他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一书中,对这个问题又作了一些必要的补充:“绝不能把辩证法和形式逻辑看作互相排斥、互相敌视的对立物。”①马特在他的《论逻辑规律》一书中说:现在,我们试图遵循、参考上…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从“Г·В·普列汉诺夫的哲学观点”(一九五五年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局出版)一书第四章节译出来的。一九五六年“共产党人”杂志第六期发表了西道洛夫关于本书的评论。该文批评了近年来苏联哲学史家对普列汉诺夫的著作“批评多于研究”的现象,指出作者В·А·伏明娜在这本书中“力求克服这些不正确意见,并且在很多问题上指出了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独创性”。这是探讨普列汉诺夫的哲学遗产的“重大尝试”,是一本比较公正的、一般正确的和有益的书。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研究苏联经济的著作为数甚多,但专门介绍苏联区域经济学和区域经济的专著过去却还没有。许维新致力开拓,辛勤耕耘,于1987年翻译出版了苏联区域经济学创始人、前苏联国家计委生产力研究委员会主席涅克拉索夫院士的主要著作《区域经济学—理论·问题·方法》一书,今年又主持编写出版了《苏联区域经济》一书,填补了这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丹吉(S·A·Dange)是印度共产党中央政治局的委员,同时是一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学家。所著“印度从原始共产主义到奴隶制度”一书,自一九四九年出版后,不断有读者提出问题;作者于去年写了一篇总的答复,因为“印度史上的一些阴题”,进表在“新世纪”一九五四年第九期。其中最后两节主要讨论印度农村公社的性质、内部的阶级斗  相似文献   

5.
1939年8月14日,希特勒的外交部长约西姆·冯·里宾特罗甫向纳粹德国驻苏联大使弗雷德里希·瓦尔纳·冯·德·舒伦贝格伯爵发出特急电,请他马上面告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员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宜尽快就两国“恢复友好合作”或是“毫无理由地在某一天再度兵戎相见”的问题作出抉择。①接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德友好和边界条约》一一签署,苏联领导人或称“中立”,②或以为获得了“一年半的和平”。③四十几年过去了,史学界对苏联外交这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的评价,如因而摆脱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东西两面夹击”的“危  相似文献   

6.
最近由岳麓书社出版、江立中副教授所著的《离骚探骊》(以下简称《骚探》)一书·对《离骚》研究中的种种疑难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索·提出了自己一系列富有独创性的观点。成为新时期屈骚研究的新成果。具体说来·该书最引人注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以下几个问题的阐述上:  相似文献   

7.
赫鲁晓夫篡夺党和国家领导权之后,在苏联一个沉默了三十年的人,即号称“哲学权威”的阿·莫·德波林,活跃起来,成为六十年代初轰动一时的人物。一九六一年,苏联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德波林的《哲学与政治》论文集,编选了他从一九○五年到一九六○年这五十五年间所发表的数十篇论文,达七十多万字。同时,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特地举行  相似文献   

8.
继《华魂·第一卷·中华民族凝聚力X出版之后,肖君和先生又推出了《华魂·第二卷·中华民族精神》,这本26万字的新著,于1993年12月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华民族精神”是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不仅多次召开了不同规模的理论研讨会,而且还出版了一些研讨专著,如济南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了梁自洁主编的《中国精神》,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出版了郑晓江著的《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等等,一些有关的论著、论文更是不胜枚举。然而,正如肖先生在本书《序》中所说的,“纵览研究中华民族精神的论著,大都把‘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二) 1950至1964的十五年为龙学发展时期。此期内出版的重要专著有王利器的《文心·雕龙新书》(1951)、杨明照的《文心雕龙校注》(1958)、刘永济的《文心雕龙校释》(1962)等。《校释》曾初版于1948年,乃按教学需要编次:首《序志》,继以“枢纽”论五篇,次下篇“(客刂)情析采”的二十四篇,最后为“论文叙笔”的二十篇。新版改按原书篇次,且校字释义均有较大增修,已是面目一新之作了。此外,范注本也略有修订,于1958  相似文献   

10.
费耶阿本德与机变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尔·费耶阿本德(PanFeyerabend)是科学哲学界的一大怪杰,他思维方式独特,观点新奇,思想上有突出建树。这些都集中反映在他.的代表作《反对方法》及其姐妹篇《自由社会中的科学》等著作中。前书.于1975年出版后即在科学哲学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从根本上动摇了逻辑经验主义的基础,但因其论证方式奇特而常常遭到人们的误解和攻击;在后书中他对此进行了解释和反驳,并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论点,尤其是将其关于科学哲学的论点推广到整个社会。事实上,他的思.想远远超越了科学哲学领域,对于当代西方的反科学和人文主义思潮:影响颇…  相似文献   

11.
卡尔·亨利希·孟格斯(Karl Heinrich Menges)1908年生于德国.孟格斯是杰出的突厥语和阿尔泰语系语言学家.他学习过斯拉夫语言学和突厥语言学.多次到俄罗斯境内讲突厥语系语言的地区以及土耳其、伊郎等地实地考查.他的著作大致有两类.一类研究突厥语,另一类研究阿尔泰语与其他语系语言的关系.孟格斯发表了许多论文和专著.其中最重要的有卡拉卡尔帕克语音学.这是苏联以外第一部讨论卡拉卡尔帕克语的著作.书中描写卡拉卡尔帕克语的语音并作比较语音学研究.他认为卡拉卡尔帕克语是哈萨克语的一种方言,而苏联学者则认为卡拉卡尔帕克语是一种独立语言.不是方言.  相似文献   

12.
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1918—1990)作为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结合心理分析学派的无意识理论,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他进行这方面研究的代表作《保卫马克思》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正如J·拉雷所指出的:“在最近的二十年里,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作了最有影响的探讨。”下面,我们主要分析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1965)一书中的意识形态学说,并简略地论述这一学说在他以后的论著中的发展。一、意识形态与科学“意识形态(ideology)”和“科学(science)”是贯穿《保卫马克思》全书的相互对立的两个基本概念。什么是意识形态?阿尔都塞说,“一个意识形态是具有自己的逻辑和严格性的表象  相似文献   

13.
虽然逻辑语义学从其创建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但我国学术界对学科的引介也只是近十年才开始,而且只是分散于不同的学科或偏重于不同的侧面,缺乏较为系统的全面的评价。因此,由一批近年来活跃于逻辑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学者围绕逻辑语义问题所撰写的《逻辑语义学研究》(朱水林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一书,在某种程度上说来则填补了我国学术  相似文献   

14.
论现代理论语言学的科学方法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语言学是一门还不广为人们所知的学科,但它在西方历来被看作人文科学的基础学科和带头学科。美国语言学会会长葛林伯格(J·H·Greenberg)1973年总结了科学史的发展,曾指出“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科学工作者往往从语言学得到启示,触发本学科的思绪,提出本学科的新方法。最早的如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形式逻辑,就是以语言研究为基础的,量子力学的创始人,哥本哈根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在论述现代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时,列有“现代物理学中的语言和实在”的专章,认为“在科学知识的增长过程中,语言也增长了”,“我们发展了一种科学语言,它可以作为与科学知识新增加的领域相适应的日常语言的自然扩展”。海森堡把语言学和逻辑学看得同样重要,都把它们看作物理学哲学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现代语言学的代表理论之一是乔姆斯基的理论,它最早集中体现在《句法结构》一书中。书中除了提出三种理论模式:简单的通讯理论模式,直接成分  相似文献   

15.
逻辑的共同性与特殊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在逻辑史研究与逻辑的比较研究中,诸多中外学者早就注意到不同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的逻辑有共同的一面,也有特殊的一面。沈有鼎所著《墨经的逻辑学》一书的“结论”是很简短的,但在这十分简短的“结论”中,却有一大段文字被用来讨论具有人类共同性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在中国的表现方式的特质。他说:“人类思维的逻辑规律和逻辑形式是没有民族性也没有阶级性的。但作为思维的直接现实的有声语言则虽没有阶级性,却是有民族性的。中国语言的特性就制约着人类共同具有的思维规律和形式在中国语言中所取得的表现方式的特质,这…  相似文献   

16.
眼力·魄力·能力──从获奖图书《相似论》谈出版优秀图书三要素贾丽华出版领域是生产精神产品的重要基地,优秀图书的出版可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992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山西省社科院张光鉴研究员等著的《相似论》,是思维科...  相似文献   

17.
茹季札先生所著的《实用符号逻辑》一书,已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全书共五章四十节,约23万言。该书对“概念和类演算”、“命题”、“命题逻辑”、“量词逻辑”、“模态逻辑与量词推理”等逻辑理论作了充分而深入的论证与浅显而科学的阐释,是近年问世的逻辑论著中颇有特色和富有启发性的一本著作。 首先,在使用价值上,《实用符号逻辑》具有实用性。它便于读者学,也便于学后用。在论述中,作者从日常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18.
作为正确思维的工具看的逻辑学,既包括形式逻辑,也包括辩证逻辑。从亚里士多德到今天,形式逻辑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而辩证逻辑则尚处于幼年时期,无论是思维形式还是思维规律、思维方法,很不成熟,还在探索之中,有待于逻辑工作者爱护、抚育,使之健康地成长和发展。侯成亚同志写的《科学思维的工具》一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对辩证逻辑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某些重要问题上,还有所创新。如果说,辩证逻辑是逻辑园地里一支别具姿色的尚未盛开的花,那么,侯成亚同志的辛勤劳动,令人兴奋地预感到,会“化作春泥更护花”。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刘景泉教授的著作《辩证逻辑概论》一书。这是一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思维辩证法即辩证思维方法论的新著。逻辑哲学问题既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逻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唯物辩证法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所发现的思维辩证法,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正确和深刻理解思维辩证法,才能正确和深刻理解当代辩证逻辑所研究的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才能准确地阐发和表达辩证逻辑的内容,才能恰当地评估辩证逻辑对于现代科学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悖论研究的语用学转向——评《逻辑悖论研究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逻辑悖论研究是当代逻辑哲学与科学方法论研究的前沿 ,也是涉及许多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领域 ,具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南京大学学术文库”新近推出的张建军教授所著《逻辑悖论研究引论》一书 (南京大学出版社 2 0 0 2年版 ,以下简称《引论》) ,是我国学者在这一前沿领域获得的重要成果。笔者认为 ,《引论》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 ,是作者站在当代西方悖论研究一系列最新成果的制高点上 ,独辟蹊径 ,深刻揭示和系统论证了当代逻辑悖论研究的“语用学转向”。该书的出版 ,开辟了逻辑悖论研究的新天地 ,并展示出逻辑悖论研究在现时代多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