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洋厂长"格里希去世7年了,但中国人民始终怀念着他.2010年11月23日,受<国际人才交流>杂志委托,由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驻德国办事处积极促成和安排,在德国北威州波恩市举办了为"洋厂长"格里希补颁荣誉证书的仪式.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馆温振顺总领事向"洋厂长"威尔纳·格里希的长子贝恩特·格里希补颁了其父亲格里希"新中国60年最有影响的海外专家"荣誉证书.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改革开放后中国引进的第一位“洋厂长”威尔纳·格里希,国家外国专家局、武汉市人民政府共同决定,为其塑造两尊半身铜像,一尊留在武汉,一尊送往格里希的故乡——德国杜伊斯堡市,以表彰这位已故德国专家为中国企业管理和中德人民友好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2003年4月17日,中国改革开放后聘请的第一位"洋厂长"格里希在德国南部小城镇米尔豪森因病不幸与世长辞。格里希先生的骨灰安放仪式定于5月26日在当地的一个小教堂举行。  相似文献   

4.
今年6月,全国引进国外智力at作会议在京隆重举行,前来出席此次会议的湖北省副省长张洪祥在会议期间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格里希不是魔鬼①十多年前,武汉柴油机厂“德国请来了“洋厂长”格里希,当时在全国震动非常大,这么些年过去之后,您对格里希现象是怎么评价6勺?回格卫希在中国,甚至在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他的影响不是别的,而是因为,他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初始阶段引进的第一位外国管理专家.第一位“洋厂长”。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确实是发人深思的。如果单纯从管理工厂看,中国不是没有人材,我国的企业不可能都请外籍…  相似文献   

5.
九年前,武柴厂出了个“洋”厂长,舆论为之沸沸扬扬……如今,格里希何处寻觅?冷静后引发的思考……总工程师被“炒鱿鱼”,“大锅钣”行将不保,职工们说,洋厂长动真格的了……为确保柴油机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能严把质量关,格里希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化职工的质量意识。他建立了质量碰头会制度,每天早晨上班后,厂级领导和各车间、科室负责人参加例会,找出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际人才交流》2005,(5):i003-i003
2005年4月17日,武汉市改革开放后第一位“洋厂长”威尔纳·格里希的半身铜像,在汉正街都市工业区内落成。半身铜像共两尊,实体高0.84米,基座高1.94米,总高度为2.78米。一尊留在武汉,另一尊于4月17日格里希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日时,赠送给友城德国杜伊斯堡市。同时塑成的还有一尊小铜像,送给格里希夫人作为留念。  相似文献   

7.
《国际人才交流》2013,(10):56-60
威尔纳·格里希,联邦德国发动机制造和铁芯技术专家,1984年至1986年,被武汉市政府聘任为武汉柴油机厂厂长。其间,他致力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改善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机制,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和国家经济委员会的称赞,并被媒体称为“洋厂长”。格里希卸任回国后,仍十分关心中国的发展,多次来华。1988年他再次来到中国,先后在上海考察了17个企业。1988年11月29日时任上海市市长朱镕基同志专门约见格里希,听取他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维尔纳·格里希。(VERNER GERICE)是我国改革开放后聘请的第一位洋厂长,于2003年4月17日病逝,终年85岁。 格里希1919年8月25日出生于德国巴登州,历任民主德国及瑞士飞 机发动机制造厂部门负责人。1984年10月由德国退休专家组织(SES)派遣 来中国武汉,被聘为武汉柴油机厂厂长。他在2年任期内(1984年11月至1986年10月)依靠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大胆改革,狠抓管理和产品质 量,改变了武柴管理落后,质量低劣的面貌,提高了柴油机的质量和产量。  相似文献   

9.
候选理由:——作为改革开放后我国聘请的第一位“洋厂长”,格里希在1984年至1986年,受聘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从严治厂,引进国外以质量、市场为核心的管理理念,改变了工厂管理落后、质量低劣的面貌;被海外舆论称作是中国对外开放和改革进程中“一件令人吃惊的新闻和成功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年来每年来华工作的海外专家达几十万人次,全国引进累计250万人次。他们为中国建设作出了无私的奉献。其中我记忆最深的海外专家有如下10位。德国管理专家格里希格里希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被中国政府聘任的第一位洋厂长、德国退休专家组织(SES)正式派往中国的第一位专家、原中央引智办第一位邀请来京出席1986年国庆活动、受我国领导人肯定和接见次数最多(30人次)的海外专家,也是由德国总统授予佩带大十字勋章的唯一来华专家。逝世后,唯一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发唁电、献花圈悼念的海外专家。格里希在任武汉柴油机厂厂…  相似文献   

11.
三条评论评洋厂长格里希的“三斧头”……胡耀邦对外国专家工作非常关注。他对外国专家局和中央引智领导小组作过多次批示,每次不只是圈阅或转某同志阅处,而是有意见、建议,有批评、赞扬,极为认真仔细,对搞好外国专家工作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相似文献   

12.
抢滩登陆“洋招生”去年10月以来,在我国广州、南京、上海、北京相继举办了一系列外国大学招生活动。来自英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教育机构,在驻中国使领馆官员的率领下,浩浩荡荡“杀向”中国经济发达地区。 10月13日下午,包括利物浦大学、爱丁堡大学等著名大学在内的英国26所高校在英国驻沪总领馆官员的率领下,在南京金陵饭店摆开阵势接受有关招生方面的咨询。由于英国教育的良好声誉,从头至尾,总共有2000多名家长  相似文献   

13.
如果威尔纳·格里希退休以后“安分守己”,就在他的家乡布里腾·迪德镇安享晚年,也许他至今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德国老头。他退休那年63岁,生命之河已渐趋平缓,本可宁静地流向恬淡的港湾。  相似文献   

14.
格里希不仅是一个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的好厂长,还是一个处处以人为本、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慈祥老人。本文特向读者介绍他的几个小故事,以表达对这位老友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5.
“25年前中国和联邦德国同意建交。没有国务活动家的任何准备工作,一位记者,后来的中国驻波恩大使,使两国走上互相接近的道路。” 这位被德国人称作“打破德中关系坚冰的中国记者”名叫王殊。 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夏日,从医院手术住院回来不久的王殊,在他的家中向我们讲述了他那传奇般的新闻外交经历。 “临时救场” 来到德国 话题自然从他“出使”德国开始。 那是1969年,国内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依然如火如荼。被打成“三反分子”在新华社内部“劳改队”改造过2年的王殊因为熟悉英语、法语,又有长期在国外工作的经验而再度成为…  相似文献   

16.
维尔纳·格里希,德国高级退休专家,1984年至1985年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位被聘担任厂长的外国人。2003年病故。  相似文献   

17.
被评为1993年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之一的傅志高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白水泥厂家——江西省新余市水泥厂的厂长,这个厂五年前还是一个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企业,而今竟奇迹般地跨入了年创税利超过千万元的大户行列。 当地人由衷地称赞厂长傅志高的改革胆识和发展经营策略。五年间,他先后被评为“江西十大杰出青年”、“省级技术改造优秀管理人员”、“新余市优秀共产党员”、“新余市十佳青年”、“新余市优秀厂长”,并获得“中国改革功勋”奖章。 1988年2月,奄奄一息的新余市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11月6日,在维也纳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举行中国政府"友谊奖"补授仪式。中国驻奥地利大使赵彬先生、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张亚力女士代表中国政府,为鞍山市外国专家局推荐的海城精华矿产有限公司聘请的奥地利专家威尔海姆·斯考伯先生补发中国政府"友谊奖",以此表彰威尔海姆·斯考伯先生多年来为中国科技进步做出的贡献。威尔海姆·斯考伯先生向中国驻奥地利大使赵彬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张亚力介绍了自己与中国企业24年来的合作经历。  相似文献   

19.
9月底,国庆的氛围弥漫整个北京城,到处都在张灯结彩准备欢庆这个美好节日的时候,首都也迎来了一批尊贵的外国客人们。说他们尊贵,是因为他们为中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我们从心里面尊敬他们,感谢他们,把他们当作我们最尊贵的客人来热情接待。这批客人就是来自亚美尼亚、美国、日本、德国等19个国家的51位2002年“友谊奖”获奖专家和他们的配偶。我们中国人昵称他们为:“中国的洋劳模”。一在这个洋功臣汇聚一堂的时刻,我看到的是一张张和善而谦逊的面孔,我看到的是平静而幸福的笑颜,可是若要知道他们都为中国的建设立下了什么功劳…  相似文献   

20.
2012年6月6日,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黄道伟在德国柏林考察访问期间,拜会了联合国副秘书长、中国驻德国大使吴红波。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蒋明红参与了会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