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际人才交流》2014,(9):11-11
正美国《野兽日报》8月23日文章报道,孙巧明(音)是一名相当成功的江苏商人,最近他却将视线投向国外。他说:"我的下一桶金将是非洲金。"他所谓的"金子"指的是非洲劳动力——廉价、可训练、数量多且乐意工作。随着劳工、能源成本上升和环保措施的强化,中国实业家越来越难以在中国大量生产廉价商品。中国制造业开始迁往劳动力更廉价并为外国工厂提供优惠待遇的国度。发展工业需要  相似文献   

2.
拥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取得成功的比较优势之一。在此背景下,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忧。河南作为劳动力资源大省,劳动力成本相对优势明显。在全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大背景下,河南的劳动力成本在承接全国产业阶梯转移、支撑河南三大发展战略、推进结构性改革中是否仍然具有相对优势,劳动力成本变动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怎样利用好劳动力资源的相对优势等,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做好新时期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好地服务和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子昂 《人才瞭望》2016,(10):247-248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外资企业陆续进入中国,依靠中国市场廉价劳动力这一资源优势开拓事业.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逐渐消失,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为了更好地应对产业转型,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于2008年开始施行新的《劳动合同法》,其对外资企业中的员工权益进行了更加全面的保护,但是,这也造成了外资企业的强烈反抗.为了更好地应对劳动法改革,外资企业需要尽快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转型,适应新型劳动法,这样才能促进本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劳动供给充足,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现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一般认为人口红利包含两大基本要素,一是劳动力数量和比例相对较大,二是抚养负担相对较轻。一、中国人口红利状况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创造了很多奇迹,而中国大批的廉价劳动力可以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5.
郑巍 《人才开发》2007,(6):49-51
自我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也在不断涌入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在劳动力廉价、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的中国本土扩张其业务成为了其全球拓展战略的一种必然。跨国企业在部署和实施其在华策略的同时,也在按部就班地复制其先进和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尤如一块大磁石,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吸引来了1993年度位居世界第二位的260亿美元外资,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然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却告诉我们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中国人的文化素质在120个国家中仅排在第108位。这能说明什么?中国拥有大量价廉而质劣的劳动力,质劣的劳动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和忧虑。 人才,高素质的劳动力,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身价倍增一跃成为经济竞争的关键。在当今中国日益火爆的“炒”风中,“人才”,堪与股票、  相似文献   

7.
《国际人才交流》2010,(6):42-43
西方人士评价韩国经济起飞的经验是:廉价劳动力+高水平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廉价的劳动力一直是我国发展外贸事业的比较优势所在。然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不断扩大开放、融人全球经贸体系,过低的劳动成本带来的过低的产品价格已成为我国外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阻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大发展,世界物质产品市场不断丰富,许多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开始将关注的重点从商品本身扩展到商品的生产过程,从商品的性价比扩展到商品背后的劳工权益、社会责任上,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低廉价格使他们质疑  相似文献   

9.
时下,国际国内都在关注中国下一步的发展动力。30多年来我国依靠资源、资本和廉价劳动力的投入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新常态下,仍旧依靠这三者是无法为继的,必须要发现新的动力。实施创新驱动无疑是正确的。经济要转变发展方式,企业要转型升级,产品要更新换代,非创新不可。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开展得如火如荼。不久前还召开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但是,创新靠的是什么?是人才。没有人才就不会有创新存在,所以说,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归结起来,中国的发展动力还是人才。但是,不能把人才狭义地理解为国内人才,也要包括国外的人才。地方的领导、企业的领导要有世界眼光,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怀,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才会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改革开发、加入WTO等一系列举措,已经把自己推向了国际大舞台.中国目前由于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廉价的劳动力市场,而被世界各国看好,各大跨国公司纷纷来华设厂;中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了一定的竞争力,但是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的产品仍然不够多.大力培养人才,壮大自己的人才队伍,学习、借鉴世界人类文明,为我所用,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1.
郭晶 《人才瞭望》2009,(11):38-39
据《中国财经报》8月1日报道,当前的就业情况并没有好转。日前,在2009中国财会论坛上,经济学家厉以宁说:“中国农村还在释放劳动力,城乡一体化不解决,这个问题就会一直存在。”但在厉以宁看来,就业问题也有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2.
杨川丹 《人才瞭望》2008,(10):17-19
在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劳动力被禁锢在自己的区域里面,没有流动,也就没有所谓的劳动力市场了。改革开放的30年,在政府相关政策的配合下,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了重新配置:一方面,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的农村经济改革再加上各种制度障碍的逐渐拆除促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城市的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打破了城市居民的“铁饭碗”,城乡劳动者之间潜在的就业竞争开始形成。其结果,最终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由市场配置的改革目标,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正在转入一个相对彻底的市场时代。  相似文献   

13.
从目前至未来的10年,是中国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时期,也是中国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的最好时机。首先,中国正处在劳动力资源存量迅速增长和抚养系数较低的时期。据统计,1990年全国劳动力资源总数为6.97亿人,就业人口为5.67亿人。据预测,到2000年,全国劳动力资源总数将达到7.9亿人,可利用数约为6.6-7.0亿人。劳动力资源存量相当可观,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比重较高,约为61%,老年抚养系数比较低,约为16%,社会经济负担相对比较小。可以认为,切年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尔后,中国将开始进入老年型社会,】互间年m岁以上入…  相似文献   

14.
楼芸 《人才开发》2008,(6):38-39
近三十年来.义乌凭借“市场带动工业,工业支撑市场,市场与产业联动”的独特发展模式.由昔日黄土盆地的穷县.发展到在中国百强县(市)中排行前12位。义乌企业数量众多.尤以中小企业居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多.对劳动力需求大。劳动力资源结构性短缺.使得企业招不到符合生产要求的员工.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紧缺.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未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而是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探讨了过去20余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时期,不同的经济政策刺激下导致的不同投资冲动。并认为不同时期的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在不同的影响因素下呈现出由最初以廉价劳动力为目标向通过现地研发等手段占领中国市场为目的的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规模,由简单到复杂的投资取向。  相似文献   

16.
郑鹏 《现代人才》2001,(2):35-37
经济发展要求劳动力流动,劳动力流动本身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使大量的劳动力流入东部,实现了东部的迅速崛起。如今,如何加大西部对劳动力的吸引力,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数字人才     
中国发布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中指出,中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个时期,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将存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纲要"指出,到2010年,中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从需求情况看,劳动力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1000万左右。  相似文献   

18.
《国际人才交流》2013,(2):11-11
近年来,中国对人才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希望通过培养英才来解决新的发展问题和确保发展活力。中国政府已描绘出10年内培养更多高技能的劳动力的蓝图。中国将从一个制造中心向世界一流的创新中心转变。其中一个目标就是要将高技能劳动力从如今的1.14亿人增加到2020年的1.8亿人。另一个目标是到2020年,1.95亿人将获得高等教育文凭,占中国劳动力的20%。  相似文献   

19.
于新华 《人才瞭望》2007,(12):94-95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当代劳动力结构和劳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日益多样化的劳动力结构为企业加速创新发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从而有效捕捉市场需求创造了机会。但是,多样化也给人力资本管理带来了挑战。为了保留并激励具有不同价值观、处于不同岗位且流动日益频繁的各类人才,企业需要制订新的劳动力管理方案,需要重新探索激励当代劳动力的管理艺术与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女性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背景下,在劳动力市场的地位一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伴随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问题却逐渐严重.基于此,学习和了解直接歧视和间接歧视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以使人们在采取措施纠正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问题时可以更加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