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从电视文艺的特征分析 ,论证了电视文艺的重要特性 ,其中把娱乐因素注入电视文艺的概念之中 ,对中国当代电视与国际电视的视角的统一 ,以及对电视文艺实践的指导 ,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学存在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为文学存在之思辟出了新的思考路径。文学存在显现为文学文本的存在,由文学文本通达文学存在。开启文学文本存在之思,需要澄明文学文本变体。文学文本不以自身而是以其变体形式存在。文学文本始终异在。  相似文献   

3.
从三十年代《大公报》"文艺"副刊看京派文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学史既有的研究成果一般性地说明了<大公报>"文艺"副刊(1933-1937)是三十年代京派文学的重要阵地,新闻史尚未藉重这一个例来丰富<大公报>办报思想的说明.本文试图做一些补缺工作,即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想角度将<大公报>"文艺"副刊与京派文学作出共相对应的梳理,阐明两者都分享着共同的社会与思想资源.着重评述京派文学基植于思想自由,并由"人性论"与"距离说"所涵盖的艺术特征,从而揭示其自由主义文学标本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儿童科学文艺文本不是单薄的平面展开而是呈现出立体的结构模式,儿童文学作家以准确严谨的科学知识为文本基础,让迷人的趣味性渗透其中,通过对语言的营构,以生动传神的文学表达成就感性的文本语象,又将自身的主体精神投射、传递到文本的深层,使文本具有丰富多彩的认知性,造就文本语象层与意味层纵向联系的构造模式,带给读者多样的美感体验。  相似文献   

5.
在网络这一新的媒介形态中,网络文学杂志对传统文学文本的改写,受资本意志的驱使和不断更新的技术的推动,在动态的消费文化语境中,秉承相继的文化主脉,使中国文学通过高强的新媒体艺术形态获得创造,得以国际化的衍生、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东晋文艺在当时的传播大致可归为两种类型 :一是直接传播 ,作品能够准确、完整地得到传播。作者在场时 ,接受者的信息容易反馈。二是间接传播 ,借助于多种媒介 ,一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接受者的信息难以反馈。书法、绘画和雕塑作品在当时传播的范围可能较大 ,文学作品则较小。中期传播的范围大一些 ,而前期和后期则小一些。和过去相比 ,东晋文艺作品传播的范围有所拓展。但由于封建宗法制度的限制、作品本身的局限、传播方式的制约和文化技术水平不高等因素 ,东晋文艺作品在当时的传播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文艺传播在人类社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审美意识深入人心。只有具备审美品格的产品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文艺传播作为人类的文化产品,同样要求具有审美品格分析这一必要因素。针对文艺传播的审美品格进行研究,在定义文艺传播的基础上,分析和明确文艺传播审美品格的基本内容,引出其对传播学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以此促进文艺传播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当下文艺传播的媒介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可以通过文艺传播媒介接收到名目繁多的文艺作品、文艺思想和文艺信息。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耕读形式也随之丰富多彩。现代耕读文化代替了古代耕读文化,但是,现代耕读文化却在文艺传播多样化的今天偏重于“耕”,而忽视了“读”,现代耕读文化的发展堪忧。  相似文献   

9.
"文学文本"是文学实践活动的对象,体现着一种主客体关系状态.文学文本分析的实质就是着重强调文学文本客体的能动性,但是文学文本分析不是一种纯粹的客体或语言分析,它并未与主体或文学文本外的客观世界隔绝.  相似文献   

10.
从延安文学传播看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延安时期,文学生产和传播活动对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新的社会形态和结构的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接促成了延安和谐社会的形成.这一时期,文学创作和文学传播活动蓬勃发展起来,文学担当起特殊的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一方面,延安文学积极为革命呐喊助威,奏响抗战救亡、赢得解放的时代主题,无论是报纸、期刊、图书,还是电影、歌曲、戏剧、口头文学等,都充分发挥了媒介自身的优势,对延安文学的精神内涵进行有效传播,为延安文学社会功能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延安文学的创作和传播产生了强大的教育功能,鼓舞和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对延安时期文学艺术生产、传播以及与社会建构的互动关系进行探究,有利于认识文学艺术的生产和传播活动在当前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和地位,从而理解和把握文学艺术的发展规律,对今天如何解决文学所面临的社会责任感缺失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以来,在不断变换的现实语境中,文艺理论研究的题域、方法及观念也在不断转换,向我们传达了时代的特征与理论探索的轨迹。文艺理论的探索经历了从"他律"到"自律",再到"他律"的走向,这并非是一种重复,每次探索走向的变化都显示出文艺理论对机遇与挑战的把握,更体现出时代所赋予的使命。每一波新问题、新题域的探究,都是在"回应"、"反思"、"建构"的共同推进下步步深入,结出硕果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演播室环境中的人际传播形态,电视谈话节目的人际传播语境存在着非自然性。为了减少镜头前人际传播的非自然因素、优化传播语境,首先要在传播角色上进行准确定位,明确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联;其次要对传播内容进行针对性选择和有效控制;最后要注意传播手段运用的适应性和得体性。  相似文献   

13.
留学生学是关注人交流语境的思维载体。20世纪,中国人8次留学活动不同程度地促使了留学生学出台,其中有4次对留学生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民间文艺普遍萎靡的背景下,东北民间文艺却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大众广泛的审美认同。但当这种认同与消费时代的商业逻辑互为缠绕的时候,不断被表述的“民间”与原初意义上的“民间”已经背离,消费文化对其文化意义形成了巨大的削蚀,在各种晚会和娱乐场所演绎的东北二人转,因为其同一性、复制性而具有了消费文化的趋同化特征。这种变异了的二人转并不是对传统民族艺术的传承,而是对其艺术精神的切割与断裂;出现在旅游景观中的萨满文化表演,一方面满足了生活在异质文化空间中的人们对东北文化的想像,另一方面又惊动了民俗的自然性与原初性,使游客只看到了民俗文化的外壳,而真正富有生命力的内核却被搁置。在消费文化语境下,东北民间文艺由于承载了太多的利益诉求而不断沦为商业消费符号。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语境和画境进行了定义,对表现形式作出了概括,并对两者同质性与统一关系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语境因素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语境因素对于电视广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视广告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境因素的应用 ;语境因素中的三个方面在不同的电视广告中应有合理的表现 ;电视广告的交际模式包含了电视广告主和电视广告观众之间的双向交流 ,电视广告观众的语境因素对电视广告有一定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语言交际中,语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脱离了语境,表达和理解都只是纸上谈兵。本文从语境角度出发,通过分析语境的概念、分类及主要功能,阐明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如何运用语境,掌握语言交际这门艺术。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众文艺勃兴并在整个文坛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大众文艺在中国的勃兴自有其特殊的原因,主要是:市民阶层的扩大,渴望表达本阶层的文化趣味,谋求本阶层的话语权利;文化空间的自由,政治意识形态在文艺领域隐性退场,对文艺的强制性约束力减弱;文学自身的变化,文学商品化在创作、出版、流通中凸现;大众传媒的发展,开掘和激发着作家潜在的市场价值并驱使他们改变书写策略,将目光投向大众。  相似文献   

19.
民间文艺、通俗文艺和大众文艺是历史上曾经依次出现过的审美文化形态,它们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具有那个时代的独特烙印。不仅如此,而且它们在本质内涵、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传播途径及作品功能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民间文艺是来自下层集体创作的口传文艺;而通俗文艺是下层文人个人志趣的文化表达。弄清这一问题,对于建设正在展开的我国当代大众审美文化很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