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94—1895年由日本侵略者挑起的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遭到惨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通过条约,日本向清政府勒索了巨额的赔款,总额达库平银二亿零一百五十万两。这不仅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一次空前的战争掠夺,而且也是近代中国遭受凌辱的重要标记。这笔赔款对中、日近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中日甲午之战(1894——1895)结束100周年。这场战争终结的重要标志,乃是上世纪末的1895年4月17日中国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战败的中国清政府向日本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后因俄德法三国干涉而归还中国),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让日本享受片面的最惠国待遇,以及对日增加开放通商口岸等等。在日本马关(下关)春帆楼签订的这项条约,是战胜国日本以极其苛刻的条件强加给战败的中国的,它使中国陷于严重的丧权辱国境地。中日甲午之战,是继西方殖民主义列强发动的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英法联军侵华战争(第  相似文献   

3.
根据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约定,中日双方于1895年5月8日在烟台换约。本文依据当时有关当事人留下的文字资料,对换约地的选定、双方换约大臣的确定、双方围绕换约问题展开的交涉以及国际社会的干预、换约完成的具体时间和具体的换约地点,一一进行了考证,力求还原历史原貌。  相似文献   

4.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英关于香港问题之争陈世英1943年12月1日、美、英、中三国政府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公布于世,宣言明确规定;“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①那么香港呢?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  相似文献   

5.
《马关条约》草签后,面对日本贪婪的割地赔款要求,中国朝野震动,一片反对声浪,纷纷要求拒签再战。迫于情势,清政府随即在津沽沿海部署重兵欲做抵抗。然而,四月上旬一场突发的海啸,不仅摧毁了清军的防御阵地,也使怯懦的清政府试图最后侥幸一搏的希望归于破灭,光绪帝只得批准《马关条约》。  相似文献   

6.
历史的结论     
1840年鸦片战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定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1856年至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美、俄四国逼使清政府签定了中俄《瑷珲条约》、中外《天津条约》,中外《北京条约》。1894年至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日《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强迫清政府签定了《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相似文献   

7.
1894年,日本不宣而战挑起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历时8个多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95年4月,腐朽的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个条约割地之多,赔款之巨,出卖主权之严重,是继《南京条约》以来的又一个最严重的卖国条约。它标志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给中华民族带来无穷的灾难。本文就甲午战后帝国主义抢夺中国铁路利权和瓜分中国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8.
日本在《马关条约》签订的前前后后唐萍一百年前的1895年4月17日,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发动蓄谋已久的甲午战争,打败了清王朝,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项关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时过一百年,重温《马关条约》签订的前前后后,这对于我们吸取历...  相似文献   

9.
关东军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我东北的产物。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就妄图“并吞朝鲜中国及西伯利亚等地,而建大陆帝国”。甲午战争,满清政府失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日本将其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向前推进了一步。早就觊觎我国东北的沙俄,导演了一出“三国干涉还辽”的丑剧。日本也明白,“俄国有使满洲东北部直至南部海岸由其控制的企图。”但迫于形势,到口的“肥肉”只得吐出。对此,日本统治集团并不甘心。当时明治天皇说:“不要急于夺取半岛。在这次战争中,了解了地理和  相似文献   

10.
19世末纪末,正值世界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顶点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之时,日本于1894-1895年对中国发动了一场侵略性战争,即中日甲午战争,战争结果以中国失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告结束。时过百年,重温这段历史,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甲午战争虽然是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但是它却和欧美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并企图进一步瓜分中国密切相关。从甲午战争刚刚拉开序幕,到《马关条约》的签订,直至后来的“干涉还辽”,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始终是互相掣肘、互相利用,他们各自利益虽然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侵略中国,扩大自己的殖民统治势力。特别是有些帝国主义侵略者,他们虽然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没有直接向中国开战,但它们却以各种卑鄙的方式参与了这场战争。  相似文献   

11.
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国为阻止日本吞并辽东半岛,联合法德两国出面干涉。日本知难而退,放弃辽东半岛。这一事件反映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侵略中国问题上的斗争趋于激烈,同时也给远东国际关系带来了深刻变化,日俄争夺东北从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甲午战争诗歌探析刘镇伟,郑淑秋,王英波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已经过去整整一百年了,当时战争的结果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打败了落后的中国,日本侵略者迫使清王朝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从而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民族灾难,将中国社会进一步推向半殖...  相似文献   

13.
王晓秋 《中华魂》2014,(14):38-39
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曾说:“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戊戌政变记》)意思是说,中国人做了四千年“天朝大国”之梦,从甲午战争被日本打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以后,开始被唤醒了。甲午战争究竟是如何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呢?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剖析美日围绕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而产生的利益对立,探索美日冲突的源流。 一 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帝国主义权益,是于1905年日俄战争中日本战胜沙皇俄国而承袭的。日俄战争前的数十年间,俄国通过1896年中俄两国签订的《御敌互助条约》而获得在“中国黑龙江、吉林地方接造铁路,以达海参崴”的权利;1889年3月,俄国又通过中俄《旅大租地条约》及同年5月中俄间的《续订旅大租地条约》,获得旅顺口、大连湾暨附近水面的租与权,租期25年。上述条约并规定在租借地之北,设立中立区。后来这一中立地区几乎包括了除租地之外的整个辽东半岛。俄国在条约中另获得修建南满铁路的权利,中国清朝政府并允诺在该路经过的地区,不将铁路利益让与别国,从而使东北南部成为沙俄独占的投资范围。  相似文献   

15.
“公车上书”汉代以公家车马送应举之人赴京,后因以“公车”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后,派李鸿章赴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激起全国人民强烈反对。5月2日(四月初八日)康有为(1858-1927)联合在京会...  相似文献   

16.
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至今已经整整100周年了。《马关条约》是继中英《南京条约》后又一个划时代的卖国条约。如果说,中英《南京条约》为资本主义各国打开了向中国输出商品的大门,使中国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那么,中日《马关条约》则向帝国主义打开了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大门,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今天,我们回顾战争爆发的经济原因及《马关条约》,心情仍不能平静。那么,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那就是: 首先,国家要独立自主,不受外人气,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学习先进,发展自己,向前走。甲午战争前,世界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垄断阶段,而中国仍处在封闭状态下的封建经济阶段。腐败的清政府对于国内萌生的资本主义因素,不是热情扶持、积极发展,而是千方百计地压抑、阻止,以至扼杀。  相似文献   

17.
辽东半岛战役的历史启示杨翕一百年前,日本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从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订,历时8个半月,先后经历了平壤战役、大东沟海战、辽东半岛战役和威海卫战役.其中辽东半岛战役是在辽宁大地进行的.由于诸多原因...  相似文献   

18.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最终实现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目的,在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立即加紧推行海运政策,积极开辟中国内河航线,把侵略矛头指向湖南。 1896年,日本侵略者先后开辟了上海至苏州的航路,并成立了大东轮船股份公司。该公司董事会成员董事长田边为三郎、常务董事白岩龙平等都是侵华急先锋。白岩龙平积极主张开辟湖南市场。1900年1月,他向近卫笃磨递交了《湖南视察之拙见》一文,提出了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该条约第二款中规定: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这一时期指的是从1843年到1858年《天津条约》签定后,中国沿江、沿海更多的口岸被开放.英国侵略者选择上述五个口岸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批开放城市的动因,首先是这五个口岸城市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其次,这五个城市均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工商业中心.  相似文献   

20.
自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先后签订了五百多个不平等条约。随着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近代中国社会开始在条约体系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运行。《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运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整个条约体系建构中重要的支撑点,亦成为中国近代史分期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