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有的社会理论多在生产社会的基础上形成,对消费社会的不平等与抗争行为难以提供有效的解释。基于中国迈向消费社会过程中的山寨现象,从全球消费社会的结构性背景以及消费政治与生活政治的阶级斗争逻辑出发,分析了底层消费者反抗魅力意识形态和争取文化领导权的实践,对新马克思主义从物质不平等到符号不平等的理论演化进行了进一步讨论,提出反抗符号霸权是山寨消费的核心。新的社会不平等需要从消费政治角度出发理解,底层消费群体的山寨消费是全球化消费结构转变过程中符号神化与去魅过程的深刻体现。  相似文献   

2.
反抗压迫、追求社会公正和尽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是农民社会反抗逻辑的真谛。在此逻辑下,农民更多的使用具有隐蔽性和伪装性的“日常形式”的“非正式反抗”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而这些“日常形式”的“非正式反抗”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农民带来现实利益的同时,也往往容易形成一定的政治风险。这一点对转型期的中国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讲述了发生在1990年代中国中部农村G村的一起农村姑娘傍台湾老男人的事件,试图呈现传统道德、父权和权力机构三种规训者的努力、被规训者的反抗,以及共识是如何经由"焦虑被强化"、"退化"和"再生产"三个阶段再生产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从夏商周到鸦片战争,王权及天朝政治结构不仅未曾动摇过,而且还在不断走强,大有登峰造极之势。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导致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两大改良,促使国内王权政治开始松动,打破远东国际天朝政治结构。虽然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两场变革都因王权政治的顽固抵制而流产,但却改写了天朝国际政治的历史,同时终结了继续强化王权政治的发展轨道,为辛亥革命做好了政治准备。从洋务运动到戌戊变法的失败,宣告了中国的政治进步不仅要由外而内地深入改良,而且必须经历一场由体制内改良到体制外革命的历史转向,最终才能实现推翻帝制的善果。研究其中的政治转向或政治隧道便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鲍德里亚认为,当今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成为消费社会。消费已经从物品消费转变为符号消费、图像消费。消费是一种操纵符号的行为,人们对符号的追求是无穷的。要成为人们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变成符号、图像。人们通过符号建立差异,通过符号获得拯救。  相似文献   

6.
在对农民(工)的传统身份进行简要回溯的基础上,力图通过历史性的社会结构分析,对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同进行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聚焦制度结构变迁与农民工实际的生活处境,以消费为分析主轴,重点考察老一代农民工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出现的认同差异。研究认为,在高度流动性和商品化的消费时代大背景下,作为农民工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正面临着重新适应新环境和建立“认同”的过程,出现了新的、以消费为取向的身份认同转向。  相似文献   

7.
加缪一生的创作中渗透着荒诞与反抗的主题。其哲学思想以《西绪福斯神话》和《反抗者》为主要体现;小说《局外人》、《鼠疫》和《堕落》展示了加缪一生创作的思想发展线索,从其人物的经历和思想行动中,作者展示出人对世界荒诞性从觉醒到反抗的过程,也透露出了反抗后的悲哀和无奈。  相似文献   

8.
音乐欣赏是满怀喜悦心情倾听音乐的过程。由于幼儿的特点,需要在音乐欣赏活动中使用相应的辅助手段,其类型可分为运动觉、语言、视觉辅助手段。其使用策略有:辅助手段性质要与音乐相符;选择适宜的辅助手段类型;辅助手段自身讲求艺术性;尊重幼儿的自由与个性;综合、灵活地使用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实践辩证法是对传统辩证法的批判即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在抽象的理论层面完成了辩证法的精神性的运动.然而,这种运动是对现存事物的维护.马克思实践辩证法正是切入现实之中,对现实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批判,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是以解构性为基础的辩证法,他以“否定的”批判性将马克思对于社会制度的现实批判转向对文化的现实批判,从这一角度来看,马克思是阿多诺辩证法的过渡和历史逻辑发展的一个理论环节.  相似文献   

10.
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两个二语习得流派,前者着眼于社会心理的互动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把语言、文化和社会行为的学习看作三位一体的连续性过程。这两种理论流派相辅相成,反映了当下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趋势。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科技对消费者基本需求满足过程的简化,促进了消费类型从实物消费到概念消费的转变。概念消费涉及消费者的自我概念、消费期望、消费目标、消费流畅性、调节性匹配、多样性收集、特征疲劳、记忆保护与情绪体验等研究领域,影响消费者的物质消费、网络消费、虚拟消费和偏好形成。其研究不仅会使消费者受益,而且对于改善营销策略和理解人类消费行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霍桑的《红字》是一部探究人的复杂心理和罪恶对人造成道德、情感、心理上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海斯特的复杂性格,进而揭示霍桑笔下的人物的多面性,海斯特的反抗对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建设消费中心尤其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是我国新时期发展消费经济、发力内需、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举措。消费中心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和实践命题,有着独特的区域竞争、区域经济转型、区域高质量发展、本地化发展内涵。消费中心已经在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版图:区域性中心城市正在分立生产和消费功能,专业性中心城市正在发生生产和消费的分化,偏远地区中心城市正在归为相对单纯的生活消费功能,跨国中心城镇正在形成专门的边境消费功能。而且,这种改变还在加速演进,如全国经济将借助消费中心建设而变得更加区域平衡,整个国民经济将借助消费中心建设而变得更加部门平衡,部分中西部中心城市将借助消费中心建设而加速发展。消费中心是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的潜在空间,消费中心建设将加速老少边穷和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形成。由消费中心建设而引致的中国经济版图之改变也会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鲍德里亚的交换观念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早期关注现实层面的价值交换,以马克思对商品本质构成的分析为参照,批判了等价原则;中期探究符号性的象征交换,以此颠覆现实原则;晚期思想极端化,形成了基于不确定性原则的不可能的交换,以“无”来重构世界存在的要素和背景,形成了荒诞玄学。最终鲍德里亚将自己的哲学思考和对“无”、“无中生有”的体悟投射到艺术之思当中,阐释当代艺术现实的真相。这一转向是鲍德里亚交换观念的现实推衍,显示出他抛弃理论生产,重铸艺术精神的探索和努力。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是以感性活动开启它的视域的,这异质于旧形而上学和现代西方哲学。从旧形而上学和现代西方哲学去比较,有助于把握感性活动。然而,从另一个维度——禅宗围绕顿悟而展开的悟性活动去研究,亦有助于此。悟性活动是禅宗改造世界的行动,悟性活动不存在旧形而上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种种缺陷,但是这种行动依然不知道现实的人的真正意义,无法表达现实生活世界的真正秘密。  相似文献   

17.
18.
鲁迅在其创作中经常书写童年时期的创伤性经验,揭露封建礼教对儿童天性的扼杀,借此表达对封建传统文化的深恶痛绝之感。《风筝》与众多反观童年的作品不同,在冷峻的批判之中带有对自我灵魂的审判意味,鲁迅对自我心灵的解剖发人深省,通过"我"从"被害者"到"迫害者"的自省,揭示了人们都未曾意识到的民族文化心理遗传,在希望破灭后堕入虚无,却又在虚无中以反抗绝望的决绝姿态走向了"严冬",深刻体现了鲁迅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的风险感知与消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州市的案例研究为例来探讨食品安全风险背景下中产阶级的风险感知与消费策略。研究发现,由于秉持健康主义身体观、专家系统分裂以及媒体霸权存在,中产阶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风险呈现出高度焦虑。为了纾解焦虑,他们使用了减少、挑选、品牌和人际信任四大策略。但由于受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的双重制约,消费者焦虑是无法消除的。因而,在加强客观风险治理的同时建立科学的风险交流机制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