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南北朝时期彝族女学者阿买妮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学者 ,她不仅在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历史记叙与史学理论方面都有重要的建树 ,而且还具有朴素的民主思想与环境保护意识 ,在彝族医药学创建上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鲁迅与郭沫若的儒学观平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与郭沫若的儒学观平议贾锡信,邱文治鲁迅与郭沫若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中的两位巨人,但是,他们的思想性格、哲学情趣、学术探求和文学创作却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明显的是儒学观,形成强烈的对照,可谓两峰对峙,双水分流。鲁迅毕其一生,始终是批孔的,近年来有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侯方域为明清之际文坛上的风云人物,一生交游广阔。综观其生平,其交游历程即其文学创作不断发展的历程。在当时的中州文人群体中,侯方域堪称典型。梳理他的交游活动与文学创作,对呈现清初中州文坛的构成与风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杨匏安是我国“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革命活动家.杨匏安一生短暂,只活了35岁,1931年8月他牺牲在上海龙华监狱里.象伟大的革命家彭湃、陈毅,周恩来一样,杨匏安也将文学作为他宣传革命主张、革命理想的重要载体.关于他的文学创作我们知道的不多,仅从1918—1919年的《广东中华新报》上见到他的一篇小说、若干译作和诗歌.但杨匏安仅见的这篇小说和其它作品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婚恋生活和文学创作无不贯穿"文学是人学"的理念,成为文学创作的生命与动力。鲁迅一生与三位女子有过爱情纠葛,分别是琴姑、朱安和许广平。她们在鲁迅创作生涯中留下深远影响。无论是初恋、"礼物"还是"真爱",对鲁迅文学创作的相互影响都不可忽视。他的婚恋生活不仅改变人生,更促使他创造现代文坛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6.
唐代比较看重家世出身,所以李善之子李邕等一直自称江夏李氏,同时期的李白、杜甫等亦称李邕为江夏人,皆因江夏为李氏郡望所在。两《唐书》记载李善为扬州江都人,是以居住地而言。李善本出自赵郡李氏,李恪是李善家族迁居江夏的渡江之祖。李善曾历任太子右内率府录事参军、潞王府记室参军、兼沛王侍读、兰台郎、经城令等官职。李善一生的荣辱与贺兰敏之息息相关。他受贺兰敏之举荐任崇贤馆学士,又因贺兰敏之出事受到牵连被流放姚州。唐高宗上元元年(674),李善遇赦还扬州。李善寓居江淮,后来又移居郑汴间,以讲授文选为业,培养了众多弟子。李善善于著述,不善"属辞",一生著述颇多,但除了《文选注》六十卷流传下来,其他著作均亡佚。李善本来也是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但他时运不济,所交非人,受到牵连而遭流放。在李善仕途无望以后,最后只能靠讲授《文选》为生,成为发扬光大"文选学"的一代宗师,也算是阴差阳错。  相似文献   

7.
<正> 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她是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一位女作家。她的诗、文、词都有很高成就,而尤以词著称。她不仅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词学理论,而且写出了不少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名篇,脍炙人口,流传后世。历代评论家多以李后主与她并称:“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中三李。”说明她在词史上的崇高地位。下面仅就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李氏泥塑作为华夏民族泥塑艺术的典型代表,以黄河胶泥为原料,以刻画人物表情为主,人物型体高大,形象优美生动,塑工娴熟,细节讲究[1],因此博得民众的喜受.自明清以后,民间彩塑迅速发展,不仅赢得了老百姓的青睐,还走出国门,成为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艺术使者.但伴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李氏泥塑这一传统艺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文章从李氏泥塑发展的自然人文环境与历史沿革入手,分析了李氏泥塑的艺术魅力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之上,对新时代背景下李氏泥塑的发展设想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9.
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是西方思想的重要体现,这种模式不仅表现在宗教、政治、哲学上,还表现在文学创作中。莎士比亚在其规劝友人传宗接代的诗歌中消解了这一传统模式,给这一简单主题赋予了极大的张力,让读者在欣赏莎翁绚丽语言的同时,也可理解其深邃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徐刚是我国新时期以来生态文学领域最为重要的作家,其创作特点、创作成就及创作影响主要体现在1988年发表的《伐木者,醒来!》和1997年出版的《守望家园》上。前者作为"奠基之作"开启了中国生态文学创作之门,后者作为"巅峰之作"不仅代表着其个人生态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准,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内整个生态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准。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地理空间移动是人类基本的空间行为之一.本文分析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基本类型,重点探讨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特点及其对回族的影响,对深入研究大分散状态下回族族群认同及其文化一体形成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一是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是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人口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三是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四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在未来仍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  相似文献   

14.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起源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形成于苏共,对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极大。邓小平身体力行地作出了表率,废除了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这是对毛泽东干部路线的直接承存和发展,不仅在中共历史上,而且在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史上也属首创,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在中国政治系统中充当着中央政府行使职权的代理者和具体执行者的角色,在社会转型期,更多地承担着直面各种社会矛盾的重任,其公信力建设对于提高国家整体治理能力有着重大意义。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弱化不但增加了政府运作的实际成本,而且威胁到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深层次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现有央地权力配置模式,是当前央地关系运作逻辑下的必然结果。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是与央地规范分权同行并交织在一起的,要实现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重塑就应着眼于央地规范分权,力求在共同战略目标之下构建两者的和谐支撑机制。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2015,(11)
"周公梦"和"蝴蝶梦"既是孔子和庄子曾经实际做过的梦,也是他们梦想的体现。前者渴望某种成就,后者渴望某种自由。借助精神分析的释梦理论可以挖掘出两者深层次的共通之处,都反映了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对命运的抉择。深受其影响的后世学者也常常借助梦境展现自己的梦想。他们既要为国为民奉献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又追求充分的自由,张扬个人的特性。这种融"周公梦"和"蝴蝶梦"为一体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梦想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深化,并已渗入到中国人的文化无意识层面,成为中国传统的文化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从理论到实践探讨了贪污罪主体的演变过程,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村民小组长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企业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是否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贪污罪主体共同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