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与国家财政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现行社会保障在基金管理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弊端,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级财政部门要强化其职能,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加强对社会保...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障是由国家和社会组织实施的 ,对公民在年老、疾病、失业、伤残、生育、死亡、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 ,以保障公民个人和家庭以及遗属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制度。社会保障是一个多维的概念 ,它是国家通过法规强制推行的一种社会政策 ,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特征 ,属于政治学研究的范畴 ;它是为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而实施的具体行为 ,也可属于社会学研究的范畴 ;从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到支付过程看 ,参预了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过程 ,也可属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选择   (一 )影响社会保障制度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巨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正如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中所指出的:“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本文谨就社会保障体系中各环节所体现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作些探讨。一关于社会保障,人们常常会想到公平问题,认为社会保障就是国家运用宏观手段即财政手段通过赋税实现平等的再分配,来保障社会成员的最基本的生活水平。其实,这只反映了社会保障的一…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异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弥补市场初次分配缺陷、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需要的制度安排。然而由于社会保障具有经济性和政治性二重属性,导致社会保障异化为国家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的手段和工具,表现为社会保障泛政治化和泛经济化。社会保障异化破坏了社会保障自身发展的规律,危害了社会成员生存安全的保障,需要通过立法规范、扩大公众参与机会以及加强对责任主体的道德约束等措施来制约社会保障的异化。  相似文献   

5.
财政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对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在我国目前的经济调控体系中,财政对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所形成分配关系的国家主体性,使得人们对通过财政调控来进行治理整顿寄予厚望.但是,我国的实践表明,财政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的作用并不是无限的,它能在多大范围内发挥调节作用,并不完全取决于财政本身的特点,而且还取决于特定时期的经济形势和经济管理的组织制度.我国现在的经济运行既非属于计划经济模式,也非属于市场经济模式,而是处在两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概念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是现代大工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实践证明,它对保障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等等起到了重要作用。当今世界的所有现代化国家,也因此都把建立和实施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国策。一、对社会保障概念的重新审视社会保障的产生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在20世纪上半叶全美社会福利运动领袖亚伯拉罕·艾普斯顿把“社会保障”一词引介到美国和全世界面前之前1,被广泛运用的是“经济保障”一词。“社会保障”一词最初是在1935年8月美国立法——《社会保障法》中使用的。国际…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与社会保障赵炳章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符合实际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不仅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而且是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需要。怎样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可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正在采...  相似文献   

8.
一、加快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 ,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缺陷 ,诸如国家和企业包揽社会保障费用 ,实施范围窄、保障项目少、缺少职工参加等。这种保障制度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必须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这将对我国改革、社会稳定 ,顺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乃至整个国家长治久安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在改革探索中 ,也深深体会到 ,没有完善的、健全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不可能建…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规范,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提供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决定和影响着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状况。而广大社会保障对象的需求趋势,则是国家制订社会保障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对吉林省社会保障现状、改革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各阶层的需求状况,对未来社会保障需求趋势进行预测,力争从全新的视角,为改革和完善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制订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社会保障发展规划,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保障中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社会保障中的公平与效率欧翠珍社会保障是政府依据法律和法规,组织国民收入再分配,向一部分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物质生活保障的一项福利制度。它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通过资金的筹集与给付,将暂时不享受社会保障的人们的一部分国民收入,通过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  相似文献   

1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本作用,而资源配置是以社会财力分配为前提和媒介。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宏观调控对象主要是社会财力分配,财政作为政府在社会财力分配领域的总管,必然在政府宏观调控中居于重要地位。这是财政分配作为政府的分配行为的性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总体上是适应计划经济需要的、主要立足于单纯依赖国家和社会的“社会扣除理论”的制度构造上设计的“国家保障”、“企业保障”、“单位保障”、“就业保障”模式。缺乏市场风险意识和自我保障意识,企业、单位又代行着政府职责,负荷沉重。现有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功能弱化、抗御社会经济风险能力低下的“流弊”,已日益成为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严重障碍。因此,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尽快探索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市场型社会保障制度。一、改革的基本原则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从实际…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由政府为由于年老、生病、伤残、死亡、失业等造成收入减少或完全丧失收入的家庭提供收入,以保障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它是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形式让难以获得生活资料的公民得到物质帮助的制度,是使社会成员有安全感的稳定机制,也是确立机会平等、效率优先的调节机制。今天,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  相似文献   

14.
张新光 《河北学刊》2007,27(1):64-69
中国取消农业税标志着“以农养政”时代的终结,正式步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后农业税时代。中国下一步应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现代国家政权双重构建的整体思路,全面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的综合性改革,重点推进农地产权制度、民间融资机制、乡镇政府机构、农民义务教育体制、县乡财政体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国民收入分配制度、财政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改革,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不断增强农村经济的发展活力,不断扩大基层社会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障是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的救助和补贴,是既包括社会保险又包括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在内的各项保障制度和措施的总称。按保障资金筹集方式、保障目标分类,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大致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由国家财政支付资金的社会保障项目,包括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区服务等。这部分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范畴,体现国家对达不到基本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应尽的救助责任,体现社会公平的原则。第二部分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险项目,包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住房保…  相似文献   

16.
社区保障:创新社会保障体系的趋势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结构快速分化 ,社会问题骤然增多 ,社会保障需求急剧增加 ,传统的社会保障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 ,迫切要求改革社会保障制度 ,建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家庭保障功能不断强化、单位保障不断瓦解、国家性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由“单位人”过渡到“社会人”的社会保障行为与观念还很保守的情况下 ,社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将是完善社会保障功能的最明智选择。一、发展社区保障的主客观依据  社区保障是指社区的社会保障功能。社区作为基层社会实体 ,或者说是国家与社会分离后…  相似文献   

17.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中,我们要把实现对国民收入的均衡有序分配,建立国民收入分配调控机制,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中,构建起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国民收入分配的调控机制,是一个复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体系。最低生活保障、全民医疗保障、养老保障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难题,建立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是我国应当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目的是通过利益的再分配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缓解阶级矛盾,维持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社会生产、保障社会安定、促进改革开放、实现共同富裕。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为适应社会发展而建立、完善或改革社会保障的研究就成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论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客观普遍的经济范畴 ,在各国的实践中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在评析济贫制度、安全制度、福利制度、调控制度和优越制度等学说的基础上 ,进一步阐释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科学内涵 ,提出社会保障制度是以政府为主体 ,组织个人和法人共同参与 ,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 ,在一定时期内对部分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以增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稳定的福利经济制度 ,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共有的体制特征。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经济制度 ,是经济过程的内生变量 ,而不是社会基本制度 ,不能用“姓社姓资”来划分社会保障制度的性质。信息不完备、竞争机制作用、投资跟进陷阱、结构调整和外部突发事件等因素决定市场经济不稳定性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就是通过保证人们收入稳定、调节供求平衡、促进社会公平和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关系来增进市场经济的稳定性 ,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遵循与时俱进的思想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当代市场经济的价值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增加了社会劳动力价值和知识产权价值两个要素 ,而社会劳动力价值体现在成本中就是社会保障税费 ,是刚性的成本支出 ,必须全面地、强制性地纳入我国企业的价值生产过程中。本文的研究致力于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