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时间如流水一般匆匆而逝,转眼我已经是78岁的人了,有些事随着时间流逝被淡忘,有些事无论时间怎样推移都无法忘记。老伴叶翠兰是江苏人,温柔、贤惠、能干,我们结婚时条件非常艰苦,她既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家里也没有像样的家具,可她从不计较。我说:“如果你不习惯就回老家吧。”她对我坚定地说:“我永远不会离开你。”  相似文献   

2.
“她从五层高的窗口跳下来,竟然还清醒着。她流着泪,微弱地说:‘我并不想死,你要救我。’”  相似文献   

3.
许戈辉,以其甜美的形象,轻松潇洒的节目主持.广受观众的共爱。她主持的《东西南北中》、《快乐周末》等节目,可谓家喻户晓。但我说的她可不是什么“腕儿”、“名人”的,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做为她的朋友,我不止一次的对她说:“哎,辉辉:我想写写你的好玩儿行不行?”她说:“写吧!写吧!不过可不能把我写的太傻了。”我们几个女孩一起笑起来:“你本来就挺傻的。”第一天喜见辉辉是刮着的日子,她穿一件黑丝绒么至.象个刚从教堂倡诗班里出来的小灾救,头发短短的稚气的脑干干净净的呈现在我面前。“你是许戈辉?”我说.…  相似文献   

4.
刚刚接通了一位采访过我的四川记者朋友的电话,她刚刚从绵竹退下来,这个娇小的丫头在电话里和我讲了她眼见的情况,她只用了四个字形容,就是:“世界末日。”她说她几乎无法工作,眼泪就没有停过,太惨了,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救援队发了疯一样地救人,然而往往救不了,跟着去的摄影师只了拍一张照片,就扔下相机去帮忙,因为那情景让你不可能站着看着。  相似文献   

5.
湖南湘潭5年级小学生张智勇救同学却不被同学所救而死的事情已经过去一年了。“死者已长矣”。一年后的央视《今日说法》却让它再次成为了“新闻”。只是这一次,吸引我们注意的主角,是那个被救孩子的父亲——对张智勇的死,他对着镜头说:“我不存在表示感谢了,反正这个事我告诉你了,按我儿子的说法,是他们挑起来的,我儿子是附和……”记者说:“但是现在张智勇是去救他(而死的),而其他同学根本没有帮助他的意思, 这是没问题的。”那个父亲说:“这个问题很难说的,是不是?不好说的……”——他冷漠的脸和比脸还冷漠的说法让我们领教了什么叫六月寒雪,也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孩子为什么能在自己被救以后,可以眼睁睁看着救他的张智勇挣扎于生死之间而连一声救命的求助呼喊都不能发出的行为背后,可能蕴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开心一笑     
新同学 班上来了一个插班女生,她自我介绍:“我未必会是最聪明的,我未必会是最美丽的,我未必会是最优秀的”……正当班上同学都称赞她的谦虚时,她突然说:“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魏碧慧。”  相似文献   

7.
朋友竞选副局长失败了。本来她很有希望的。我鼓励她下次再争取,她有些沮丧地说:“我不想参加了。我是一个离婚女人。我的竞争对手背后指责我说,一个人连自己家里的事都处理不好,怎么能管理好一个单位?”        我反驳她说:“不,他说的不对。我采访过许多离婚女人,她们当中有些人的婚姻比许多没有离婚的还要好。每个人生活质量不一样,对婚姻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不能这么比。”        我建议她读一读新出版的《深圳青年》,里面第一篇文章是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对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访谈。这位美国有史以来…  相似文献   

8.
皮沙发情节     
我的一位女同事大概是装修时太累了,搬进新房子不久就生病了。她的先生非常“关心”她的病情,每天都问她,“今天有没有好一点?你看我们明天可不可以在新房子里请客?如果可以,我现在就给大家打电话”。  相似文献   

9.
一天,在台北,我和一位同学刚进停车场,就看见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姐在给她的狗擦屁股。只见那位小姐擦完,打开车门,先把刚用过的卫生纸放进车里,再把狗抱上车。我的同学说“好恶心”,但我说“好感动”。她把用过的卫生纸放进车里,而不是扔在地上,令我感动。  相似文献   

10.
陈姨患了乳腺癌,并做了切除术。我回家看她的时候,她戴着男式的帽子,头发因化疗已经没有几根,再看到她救我时脸上留下的那块伤疤,我情不自禁地用手摸着说,这辈子我欠陈姨的太多了……  相似文献   

11.
编读往来     
朱文杰 《老年世界》2013,(21):51-51
孙女放学回来,一进门就哭着对我说:“爷爷您给我的那本《老年世界》让同学给弄丢了。”原来,杂志上刊登了我的小短文,涉及到了小孙女孝敬奶奶的真人真事,为了鼓励小孙女,我把样刊送给她。自己的孝行被刊登在杂志上,她十分高兴,常常把杂志借给同学看。现在杂志丢了,她伤心极了,直到我把收藏的另一本杂志送给她,她才破涕为笑。她眨眨眼,看着我说:“爷爷,  相似文献   

12.
懒觉     
杨绛说,她小时候特别羡慕那些可以躺在床上不断睡觉的人.直到有一天,她再也不羡慕了. “那天,三姐跟我说,她有一个同学的妈妈,一天到晚躺在床上睡觉,但同学的妈妈很痛苦.因为,她是一个病人.” 原来,可以成天躺着的,多是病人啊. 有一个人,也特别喜欢睡懒觉,但女儿上了高中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赖过床.  相似文献   

13.
“上学时,一个女同学趁小长假到外地与男朋友小聚。听说她是坐了二十几个小时的硬座去的,同学忍不住说了句:我要是她男朋友一定给她买卧铺!没想到此话传到该同学耳朵里,让她很难受。”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导刊》2012,(14):55-56
那年,他7岁,她6岁。他们是同学和邻居。他们每天背着包一起上学,牵着小手一起放学,下雨的时候同撑一把伞。她长得很漂亮,男生们都喜欢和她在一起。可是他们表达喜欢的方式总是很奇怪,他们揪她的手背扯她的头发,她疼得直哭。他就会忽然出现在她身边,对所有男孩子说:“她是我妹妹,不要欺负她!”  相似文献   

15.
最深沉的爱     
她说,她今生再也没有见过那么大的水。她和男人站在窗前,看一堵水墙迎面扑来。男人拉着她,慌慌张张攀上屋顶。又一堵水墙扑来,他们的腰部以下,就完全浸泡在了水里了。那时男人紧攥着她的手。他说:“不怕,抓紧我,不怕。”  相似文献   

16.
女儿朵朵在美国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我非常想念她。多亏我这个老太太也赶了个时髦———会电脑,想念她的时候发个“伊妹儿”(电子邮件)也就解了思念之苦。我会电脑,得感谢女儿,几年前她还在北京工作时就要我学电脑。我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因为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数学和音乐教师,而且一大把年纪了,不容易接受新事物。女儿决心大,坚持要我学。她说:“妈,你不是常常提醒我们:21世纪的年轻人要会电脑、会英语、会开车吗?我现在马上去学开车,您就学电脑,好吗?”“我又不是年轻人。”我找理由宽慰自己。她调皮地说:“妈妈,您…  相似文献   

17.
1.“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电话中对救援人员说。 2.“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  相似文献   

18.
舞月飞 《现代交际》2004,(10):50-51
在一个艺术沙龙的酒会上认识小雯,她称自己是“Freeter”,见我懂音不懂意,她知道我没有听到过这个词,她半开玩笑地说,“Freeter”就是“应召”。在日本和台湾地区,Freeter是当前非常风行的职业,音译过来就是“飞特族”,是英文Free“自由”与德文arbeiter“劳工”的组合。“飞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导刊》2011,(30):61-61
一位女性来咨询,问题是丈夫总是打她。“他为什么打你?”我问。“因为他最不喜欢别人说他不像男人。”“你知道他最不喜欢别人这样说他,你还这样说他?!”我更好奇了。“他就是不像男人嘛!”她非常委屈地说。“那他打了你,你怎么样?”“反正我根本打不过他,只好不再说他了呗。”她一睑无奈的样子。  相似文献   

20.
阿玲 《老年世界》2007,(18):7-10
1999年秋,王丽考上了湖北省咸宁市一所重点高中。她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父亲王先进既当爹又当妈,好不容易把女儿盼大了。不久,王丽领回家一个漂亮的女孩,给父亲介绍说:“这是我的同学何小玉,我们已经好得形影不离了。”何小玉的家境同王丽有许多相似之处,她没有父亲,妈妈很能吃苦,5年前就下岗了,硬是靠200元钱起家做买卖,家庭生活有了起色,吃穿不愁,还买了一套两居室的商品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