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长义  孙楠 《管理世界》2013,(12):174-175
土地征收领域腐败高发源于地方政府在征地领域存在角色冲突、腐败收益畸高以及土地征收中的公共权力缺乏有效监督和制衡。应从积极化解政府角色冲突、压缩土地征收中的政府收益空间、规范土地征收监管秩序和构建均衡的权力体系等方面对土地征收领域的腐败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理。  相似文献   

2.
正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如何实现稳增长?对地方政府而言,招商引资被冠以稳增长"火车头"之名,引资压力层层加码给各部门,寄望通过这一抓手盘活项目、解决财政难题。于是,有地方政府给企业"画饼":让企业代替地方政府承担前期土地征收等职能,并许诺这块土地最终会属于该企业。但招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土地财政土地财政包含两部分。一是与土地有关的税收,如耕地占用税、房地产和建筑业的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等等。目前地方政府重点征收的是房地产税和建筑税,高的已占地方税收收入的百分之三四十。二是与土地有关的政府的非税收入,如土地  相似文献   

4.
赵雪 《经营管理者》2011,(2X):294-294
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去分析腐败,把腐败作为一种经营活动来进行分析,为腐败给出了一个经济学定义。文章分析了腐败对经济的危害,如阻碍经济发展、影响贫困治理、造成政府信誉的丧失、增加信用交易成本等。最后提出了抑制腐败的经济学对策:即"堵源截流","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让官员不能腐、不愿腐、不敢腐。  相似文献   

5.
经济     
《领导文萃》2010,(4):6-7
房地产业绑架中国经济 中国房价为何屡抑不下?关键在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土地出让金成为很多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房地产业与地方政府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民间因而出现房地产业已经绑架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6.
以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之间结成的利益同盟为出发点,采用博弈论方法从合谋的视角分析了我国房价上涨的原因,阐述了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之间的利益同盟对于房价上涨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与房地产企业间的利益同盟会显著增加地方政府的“政绩”和土地财政,并会提高房地产企业的利润水平,为其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双方的获利来源于对于社会公众福利的篡取——推动房价升高,且在我国中西部地区这一效果会更加明显;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加大查处力度来瓦解利益同盟、割断地方政府和房地产企业的利益链条,抑制房价上涨;地方土地法治环境越健全,查处中央治理的效果也相对越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工业化、城市化对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机制,利用1999~2009年全国24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收入的依赖度在逐年加深,但区域差异明显;工业化对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而城市化对土地财政依赖的影响则是直接的。尽管工业化和城市化都对加深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产生正向效应,但城市化对土地财政依赖的推动作用要强于工业化。  相似文献   

8.
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占整体财政收入的比重大大降低,但地方政府的事务并不因财政收入的降低而减少,相反有增长的趋势。地方政府为筹措财源不得不采取"土地财政"的策略。"土地财政"带来的负效应的蔓延呼唤"土地财政"制度的改革。规范化的财政分权体制,尤其是赋予地方财政自主权,是"土地财政"制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土地 财政土地财政包含两部分。一是与土地有关的税收,如耕地占用税、房地产和建筑业的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等等。目前地方政府重点征收的是房地产税和建筑税,高的已占地方税收收入的百分之三四十。二是与土地有关的政府的非税收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方政府在转型期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土地征收是推动城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带动力量,土地征收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再分配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失地农民之间展开了博弈。  相似文献   

11.
张弥 《决策探索》2014,(20):22-24
城镇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但在我国现行土地体制下,面临着土地供应不足、地方财政对土地高度依赖、土地使用效率下降、农民权益和粮食安全受到影响、卖地和工程腐败不断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土地应当怎样管理,怎样推进体制改革,都是下一步深化改革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2.
《决策探索》2011,(9):80-80
一个地方出现腐败,党纪国法绝不允许,特别是主要领导腐败,带坏队伍、带坏风气,影响面大、危害尤烈,要严肃查处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发生的腐败案件,坚决遏制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既要集中打击少数严重腐败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13.
黄程辉 《经营管理者》2013,(31):272-272
土地征收主要是指将国家最初分配给农民集体所使用的土地转化为国家公共用地,并根据对土地价值的估算给予被征收土地的农民一定补偿费的政府行为。土地征收具有强制性、法定性、公益性等特点。土地征收不仅能够为政府财政募集相关的资金,同样能够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近几年来,随着土地征收拓展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一些地方政府在征收土地时并没有切实从被征收农民的角度去考虑,损害了广大民众的利益。本文主要首先分析了地方政府在土地征收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而讨论了其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腐败是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腐败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都面临的难题。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看,腐败的成因有个人因素、产权因素和制度因素。遏制腐败不仅需要提高公职人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更需要合适且有效的正式制度约束和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反腐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5.
贪污腐败,是社会的丑恶现象,它不仅损害着政府形象,侵蚀着社会肌体,且危及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激化社会矛盾。各国政府都无一例外地重视对贪污、贿赂等腐败行为的防范和惩治。本文将分别从腐败的主体、客体以及反腐败监督机构三个方面对腐败产生的过程进行分析,由此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土地资源管理是指政府依据国家有关城市土地资源的法律法规,对城市土地资源占有、分配、使用的规划、组织、控制和监督等活动。城市土地资源是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因此在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使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进而扩大城市经济总量,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增强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地方各级政府思考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我国目前城市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的现状出发,重点探讨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土地出让金收入规模大、增长快,地方政府收入对土地出让金收入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收支不合理。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政府土地出让金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财税体制两个方面分析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政府管理研究院《2013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腐败对政府效率的侵蚀》发布后,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报告将反腐败作为提升政府效率的突破口,指出腐败不仅侵蚀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效率,降低政府规模效率,削弱政府治理效率,蚕食居民的福利,危及到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更重要的是直接危及到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一个国家一旦腐败盛行,就会造成寻租现象猖獗,社会风气败坏,政府效率低下,大量的  相似文献   

19.
土改万言书     
《领导决策信息》2013,(45):11-11
高投入、高消耗的要素投入方式主要表现为土地的宽供应和高耗费;地方政府的竞争主要依托于土地的招商引资;高速的工业化依赖于扭曲价格的低成本土地供应;快速的城镇化依托于政府独家垄断下的土地资本化。要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以权利平等、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08,(25):18-18
虽然目前对"官员财产公开"没有明确规定,但一些地方政府却以实际行动显示出对建立类似制度的积极性。继今年3月31日正式挂牌成立预防腐败办公室而成为新疆自治区所辖地市中首家预防腐败机构后,5月25日,新疆阿勒泰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局及预防腐败办公室联合出台了《县(处)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