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羽蛇》是劳伦斯一部“重要的小说”,学界迄今未予重视。这部小说全面展示了原始主义的价值取向,厌倦工业文明,呼唤本能和肉体,探索人类回归的途径,最集中地体现了劳伦斯的精神追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称《羽蛇》是现代原始主义的文学范本,劳伦斯是“激进原始主义思想家的现代典型”。  相似文献   

2.
上帝在女性主义的眼中是男权制的象征。而劳伦斯小说中的朝圣者形象的女性正是被宗教蒙蔽的男权制社会的牺牲品。本文拟从上帝的形象和朝圣的本质入手,分析其五部小说《儿子与情人》,《逾矩的罪人》,《迷途女孩》,《袋鼠》和《羽蛇》中的女性朝圣者形象。  相似文献   

3.
《白孔雀》——劳伦斯哲学探索的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劳伦斯的哲学思想贯穿在他的所有作品中,他的第一部小说《白孔雀》则是他以文学的形式探索哲学的起点.他的宇宙观是:宇宙是以对立物而存在的.他在《白孔雀》里着重探讨了理性与直觉、肉体与精神、自然与文明的对立关系.正是这部作品为他今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读劳伦斯的经典作品《儿子与情人》,能够从中解读出劳伦斯深刻而独特的生态哲学思想。劳伦斯在小说中精心描述了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两个层面,揭露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之带来的严重影响,表明了他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和批判。通过对失衡的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的揭露,劳伦斯旨在呼吁人们尊重外在的自然,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要关注人内在的精神生态并对其和谐的建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些思想使得小说成为一部充分展示劳伦斯敏锐的生态意识和深邃的生态智慧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劳伦斯在他的小说中,通过对人物内心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深入剖析,充分表达了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他创作的诸多人物中,有一些人物尤其对人生、生活和生命的否定而成为死亡的化身,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劳伦斯对宗教和理性及工业文明的反抗思想。  相似文献   

6.
D.H.劳伦斯的"小说三要素"理论是其文学批评思想中的精髓,是他对自己早期小说创作实践的概括与提炼,也是理解他中后期小说创作的关键。劳伦斯认为:首先,小说必须绽放生命力;其次,小说的各部分之间必须生动而有机地关联;最后,小说必须高尚可敬。《恋爱中的女人》中的人物以一种内在的生命之火为向导,努力保持生命的活力和人性的完整;小说通过人物与环境完美关联揭示其激情洋溢的生命活力;作者运用具体的人物案例,说明小说应当直面生命本能,戒绝一切思想说教。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劳伦斯《羽蛇》的传统解读认为,作者旨在张扬性爱的纯洁、美好,而忽视了《羽蛇》这一作品本身所包括的复杂内涵。本文在厘清“神话—原型批评”某些重要概念的基础上,从原型批评角度分析了《羽蛇》中蕴含的“死而复生”意象原型,并点明了神话原型对现代人灵魂的拯救作用。  相似文献   

8.
劳伦斯的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也是他对生命哲学的探索过程。《白孔雀》,揭示了理性与直觉、肉体与精神、自然与文明的对立关系;《儿子与情人》,继续了性爱题材的生命哲学探索;《虹》与《恋爱中的女人》,则集中展示了劳伦斯的以“血的意识”为标志的生命哲学探索;《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他探索生命哲学的“天鹅之歌”,倾注他毕生对人类命运的艺术思考,达到了他探索生命哲学的顶峰。  相似文献   

9.
劳伦斯的哲学思想贯穿在他的所有作品中,他的第一部小说<白孔雀>则是他以文学的形式探索哲学的起点.他的宇宙观是宇宙是以对立物而存在的.他在<白孔雀>里着重探讨了理性与直觉、肉体与精神、自然与文明的对立关系.正是这部作品为他今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人的价值问题不仅是哲人研究的课题,也是文学家笔下的永恒主题。古往今来,许多重要文学家都积极探讨它。劳伦斯就是其中的一位。那么,他是如何探讨的呢?劳伦斯是一位严肃作家。他对艺术的追求是执着的。在他看来,小说是一种“缩影”。①“因为人在观察宇宙时必须借助于某种理论,所以每一本小说都必须以某一种关于存在的理论,某种抽象的哲理为根据或骨架”。②几乎他的每一本小说都蕴含着、浓缩着他那关于“存在”的理论。下面,让我们通过《虹》来窥视一下劳伦斯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无名氏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表现了宗教哲学的溶解和整合的文化态势,尤其是代表作《无名书初稿》,通过印蒂一生之追求,探寻生命与宗教精神融通的至境。但由于先行理念和认识论的局限,无名氏所建构的在儒文化调和下的"释耶相融"文化理想发生了偏离,实质上只导向道家或道教文化的东方古典哲学精神。无名氏的小说创作虽然对宗教文化及其教义有着某种程度的曲解,但其艺术独创性终究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2.
一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沃尔夫认为;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显得令人惊讶地鲜明生动,就象雾霭突然消散之后,一个岛屿浮现在眼前。”(《论小说与小说家》)《儿子与情人》一直被认为是第一部具有“劳伦斯风格”的小说。沃尔夫的解释和比喻,涉及到“劳伦斯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浓厚的象征色彩。象征作为诗歌创作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法,被劳伦斯创造性地大量运用到小说创作中,使小说通过鲜明生动的意象或象征性形象表达出更为深远和飘渺的涵义,形成了劳伦斯小说独特风格的重要一面。在《儿子与情人》及以后的大量的小说创作中,自…  相似文献   

13.
工业文明的非理性发展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进而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深刻的人文危机,那就是人的自然本性受到摧残与异化,生命失去自由,从而导致了人自身生存状态的不完美。劳伦斯深刻洞察到自然与文明、人类与文明和人类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追寻回归自然、复归人的生命自然本性的理想成为了他小说创作中所关注的重心之一。他的追寻彰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这正是劳伦斯的小说给现代人的生活的一个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小说中描写触觉的艺术张晓菲关键词:触觉描写,触觉感受,心理变态人只有在触摸到血肉之躯的时候,才会深深感悟真实的自我与生命世界的存在。——D·H劳伦斯一、描写触觉是小说的特异功能翻译过《劳伦斯论触觉》之后,我原先对劳伦斯小说中的触觉描写不屑一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爱情和婚姻问题是劳伦斯小说探讨的一大主题,他在小说中深入探讨了感情对人的个性、人际关系、人的完整性等的影响。从他的爱情三部曲《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其他小说如《白孔雀》《菊花香》及他的散文、书信不难看出,他反对纯精神和纯肉体的结合,更反对一方对另一方的精神控制,理想的爱情和婚姻模式应该是双方灵与肉的完美结合。他非常注重性爱的力量,性的满足可使一个人完整,抵御工业化对人性的掠夺,使婚姻和宇宙正常运行。小说中几乎所有主人公的苦恼均来自他们自身灵与肉的分离。  相似文献   

16.
劳伦斯一生都在追寻自然的原始生态之美。他热爱自然,讴歌自然,并倡导人性本能在自然中的回归。小说《太阳》的自然生态主题主要体现在自然不仅能唤醒人类的本能意识,更为人类带来新的生机。另一方面,通过对工业文明下人类失衡的精神生态的描述,劳伦斯旨在呼吁人类亲近自然,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7.
著名的英国小说家劳伦斯在他的作品中对理性传统和西方工业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通过对笔下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其对于和谐生活的强烈渴望。而尤为突出的是,劳伦斯在他的小说中对生命直觉主义有着极其深刻的诠释,而这种思想在他的作品中也得以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泰戈尔、尼采的"生命哲学"是对宇宙本原的亲证和对生命本身的礼赞;他们所理想的"人格模式"则全无生物学上的意义,而是一种境界、一个流程;他们的宗教意识是一种人道、艺术的宗教,蕴含着对高度的人性解放和审美意义的追求.本文通过对泰戈尔、尼采的生命哲学、人格模式、宗教意识的比较分析,以求文化他者对文化诠释的合理性、科学性,从而寻求两种文化间相互重叠的边界,最终亲证人类自身存在的意义与终极价值的契合.  相似文献   

19.
戴·赫·劳伦斯作为20世纪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在他诸多的作品中,被称为劳伦斯的天鹅绝唱的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出版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就是这部毁誉参半的小说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令今人瞩目的生态问题。通过生态女性主义来分析这部小说中体现的劳伦斯的生态观,对劳伦斯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汪吉 《江海纵横》2005,(6):16-17
翻开厚厚的文学史。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经典小说,都遭遇过“曲高和寡”的命运,徐小斌的长篇小说《羽蛇》同样如此,但《羽蛇》锋利的思想利剑直抵现实深邃的部位.神秘的艺术魔幻震撼了人的心灵深处。阅读《羽蛇》,你感觉它就像一个时代的精神芯片,需要时间慢慢发掘。它属于现代的,它也属于历史的,“一个作家的价值,不是体现在他和时代的同步上,而怡恰是体现在他和时代的差异和错位上。一个和时代投有差异和错位的作家,他反而最易被时代所抛弃。”经过大浪淘沙.我想被抛弃的决不会是《羽蛇》这样的艺术珍品,它定会是文学海滩上的一颗闪光的珍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