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学鉴赏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它要求鉴赏者不仅要有敏锐的艺术感悟力,而且需要有良好的文学修养和高度的理性思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九八九年七五出版、一九九二年十月重版的张明非教授撰写的《古典诗词百首鉴赏》,收录了著者近年来陆续撰写的自汉末建安到唐宋时期四十七位作家一百首诗词的鉴赏文章。诚如著者在本书《后记》中所说的:“在评价作品思想价值的同时,侧重其审美价值的探讨,力求运用不同的方法,多侧面、多角度地对作品艺术特色和表现技巧进行鉴赏剖析,探幽发微”。这一写作追求已成为本书的一大特色。中国古典诗词含蓄蕴藉,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对鉴赏者的诗词直觉和感悟要求更高。《古典诗词百首鉴赏》处处显示出著者作为一个女性学者特有的敏锐直觉与感悟,常常发掘出人人心中同感却未曾被人道出的细腻处,索幽探微,新意迭出。即使鉴赏一些众所周知的名家名作,也给人以新的感觉。如杜甫的《春夜喜雨》,著者以细腻的感觉体悟诗中传达出的春雨特征:“诗人紧扣‘细’这一基本特征来写。若非雨细,不能随风飘拂;不是雨细,也难以润物;雨细,所以‘无声’;因为细雨无声,  相似文献   

2.
刘兴晖 《兰州学刊》2009,(9):174-176
唐圭璋先生先后在朱祖谋《宋词三百首》原编、重编本的基础上编成《宋词三百首笺》和《宋词三百首笺注》,促进了《宋词三百首》的广泛传播。《唐宋词简释》则是对《宋词三百首》选词的补充和完善,其间体例和选词的变化,呈现出唐圭璋先生词学思想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唐宋词"是唐宋时"曲子"这一音乐艺术形式的一部分.换句话说,以文案形式流传至今的"唐宋词",是当时词曲一体的曲牌体声乐作品中的歌词.唐五代时,文人往往称"词"为"曲子词",或简称为"曲子".  相似文献   

4.
吴小英 《河北学刊》2004,24(4):125-127
“富贵气”是唐宋词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城市音乐文艺的词体性质决定了唐宋词有别于诗特别是唐诗的富贵面貌。词的富丽的艺术气质与词人多出身尊贵有极大关系 ,在内容笔调、抒情笔调和语言面貌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而 ,唐宋词在“富贵气”上表现出特殊的审美价值 ,成为唐宋词区别于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王安石咏史词刍议□刘水根王安石历来不以词作称著于文坛,然而他的词,尤其是咏史词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却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王安石的咏史词共有3首(一说4首),即《桂枝香》(登临送目)、《南乡子》(自古帝王州)、《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虽说只3首,...  相似文献   

6.
词始于唐而盛于宋 ,宋词向来被誉为“一代之胜” ;唐宋词也成了中国词学史上谈论的热点。而传统词学则往往注重唐宋词体本身的文学性、抒情性、艺术风格以及词律、版本等方面的研究 ;《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则将唐宋词置于唐宋社会与文化这个大背景下 ,考察其原生状态、功能特征及繁衍发展 ,这不仅体现了著者不安于传统而勇于开拓的学术精神 ,更重要的是为推进词学的发展 ,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大量事实表明 ,词在唐宋两代并非仅仅作为文学现象而存在。词的产生不但需要燕乐风行这种具有时代特征的音乐环境 ,它同时涉及当时的社会风习 ,人们…  相似文献   

7.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部属六所师范大学之一,“211”工程建设院校,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则是西北地区的一流学术研究基地。1981年,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该专业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1994年,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据此申报,被国家教委评定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0年,该基地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又被陕西省政府确定为陕西普通高校名牌专业。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著名古代文学研究专家、文艺理论家霍松林先生即担任陕西师范大学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带领全体教师从事古代文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居于“在全国有发言权”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学科发展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学校在保留原古典文学教研室建制的同时,又新设专门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学研究所,从而使陕西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的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该学科点共有教学科研人员2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17人,教授14人,副教授4人,博士10人。多年来,该学科点的三个研究方向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并稳步发展。先秦汉魏六朝文学方向以研究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为主,考察唐以前各体文学发生、演变的轨迹,观照儒、释、道诸家思想对文学的巨大影响,深入探讨杰出作家的创作成果,研究当时的文学理论成就及其流变。唐宋文学方向以研究唐代诗文、唐代辞赋和宋代诗词、唐宋文论及金词等为主,全面研究唐宋各体文学的嬗变轨迹,探讨众多知名作家的创作成就,考察诗歌理论的承传演进,观照佛学对禅诗和具体作家创作的影响。元明清文学方向以研究元曲、明清诗歌、明清小说等为主,探究唐宋以后各体文学的嬗变轨迹和知名作家的创作成就。该学科点原学术带头人霍松林教授现为唐宋文学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他早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委员会委员、日本明治大学客员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等;现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香港学术评审局专家顾问,纽约四海诗社名誉社长等。已出版《文艺学概论》、《文艺学简论》、《文艺散论》、《诗的形象及其他》、《白居易诗译析》、《唐宋诗文鉴赏举隅》、《西厢述评》、《唐宋名篇品鉴》、《历代好诗诠评》、《唐诗精选》、《唐音阁文集》(含《论文集》、《鉴赏集》、《译诗集》、《随笔集》等五种)等著作二十多部;主编《万首唐人绝句校注集评》、《历代绝句精华鉴赏辞典》、《辞赋辞典》、《唐代文学研究年鉴》等四十余种;参编《唐诗鉴赏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等五十多种,发表学术论文二百多篇。又由大陆和台湾分别出版其诗词创作集《唐音阁吟稿》、《唐音阁诗词集》。198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1991年荣获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8.
唐诗话语是词学批评的重要源泉,亦是词学批评比附形式的重要内容。从词体比附诗体到宋词史比附唐诗史,从词人个体比附唐代诗人个体到具体词作比附唐代诗歌作品,皆体现出词学批评家推尊词体、突出宋词文学成就、推崇代表自己词学观念的词人个体等词学理念。词学批评中的唐诗话语客观上提升了词体的地位,丰富了词学批评形式,为诗词文体之辨体与破体提供了充足的文献参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类“文化热”勃然兴起,此伏彼起。其中,古典文学鉴赏的热潮应运而生,尤为汹涌澎湃。从1980年初沈祖棻讲授宋词的遗稿被整理成书,取陶渊明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之义,以为这些文章以赏奇析疑为主,因名之为《宋词赏析》,一年之内再版,印数达二十余万册。继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古典文学鉴赏丛刊”,分别出版诗、词、曲、小说等鉴赏集,到《府诗鉴赏辞典》和两种《唐宋词鉴赏辞典》等各种类型的鉴赏辞典大量问世,都深受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欢迎。这些辞典从发行几万册到数十万以至  相似文献   

10.
试论唐宋词的“以艳为美”及其香艳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唐宋词的“以艳为美”及其香艳味杨海明绚烂多姿的唐宋词苑,积淀着十分丰厚的民族审美心理。这些审美心理,有些是从前代文学中承袭而来的,有些则是由唐宋词人所新加"投资"或大力"开发"的。而因后一类型审美心理的"投资"或"开发",就使唐宋词(主要是指传统...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唐宋词历经沧桑而终登古典文学正宗殿堂 ,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独放异彩的奇葩。如何使这一古代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播普及、发扬光大 ,进而促进当代文学的创作与繁荣 ,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意识 ,是摆在古典文学研究者面前的重要任务。近期由辽宁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名家选注唐宋名篇系列丛书之一《唐宋词名篇》,堪称探索之作 ,引起读者的关注。这不仅仅因为此书收选了刘永济、俞平伯等古典文学研究大家的点评之作 ,更主要的是该选本较好地体现了经典与通俗和谐的古典文学作品编选风格。  勿庸讳言 ,近 2 0年来 ,…  相似文献   

12.
《社会科学论坛》2012,(2):F0004-F0004
本书以文化的转换为背景,对唐宋词的艺术发展史做了详尽考察,重点论述了唐代文人词与敦煌曲子词的雅俗分流,展现了五百多年间唐宋词的面貌,清晰地论述了唐宋词艺术演变的历史进程。读书既是第一部研究唐宋词艺术专门史著作,也是迄今为止篇幅最大的词史专著。  相似文献   

13.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诗词若干首》。据“出版说明”,这是一九五八年成都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志所圈选的唐宋明三朝诗人歌咏四川的一些诗词。书分两部分,每个部分前面都有影印的毛泽东同志的题词,前者是:“诗词若干首(唐宋人写的有关四川的一些诗和词)”;后者是:“诗若干首(明朝人写的有关四川的一些诗。其中有咏曹操一首,不关四川,放在咏刘备一首之后,因连类而及。)”。这是一个不寻常的选本,学习它有助于我们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文艺思想,有助于克服文艺界长期以来存在的简单化和教条主义的倾向。这个选本,应当成为我们学习毛泽东同志光辉著作《在延安文艺座谈  相似文献   

14.
孙其芳在《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四期发表《敦煌词与唐宋词论略》一文,从燕乐源流和表现形式、敦煌词与唐宋词的作者、词调词体、题材内容、风格等方面,论述了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隋唐以来,词体渐兴,至两宋蔚为大观。尽管人们对宋词与唐诗、元曲并列为一代之代表文学的说法有不同见解,但对词体在宋代的繁荣并无异议。这的确是事实,与词的初始阶段即唐五代词相比,宋代词人词作的数量都要超出几倍乃至十几倍,同时还出现了不少第一流的词家;而词调之众多,词籍刊行、流布之广,风格流派之多样,词作艺术之成熟,更非唐五代时期所能有。然而,正如刘扬忠先生《宋词研究之路》谈到这一问题时所说,“在宋词研究中,困难不在于描述宋词繁荣的盛况,而在于正确解释繁荣的原因。”但遗憾的是,直到目前为止,探讨这一问…  相似文献   

16.
孙建民  季敏 《社会科学论坛》2006,(10):150-152,158
毛泽东的诗词辉煌雄壮、气势磅礴。然而,伟人也有平凡人的儿女情长,《虞美人·枕上》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首词作于1921年。第一次公开发表于1994年12月24日的《人民日报》。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17.
唐圭璋先生于一九四○年间编《全宋词》,并于一九六四年重编补订,辑宋代词人一千三百余家,词作二万首。考订精详,是目前最完备的宋词总集。但是,由于篇幅浩瀚,偶有缺误也在所难免,这里谈到的误收曹遇词,即为一例。《全宋词》(1965年本)第五册3591——3592页收有曹遇词五首,即《宴桃源》二首,《蓦山溪》一首,《水调歌头》一首,《西江月》一首。这五首词,分别辑自《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五、二千二百六十七、二千八百零九、一万三千三百四十四引《曹遇集》,照说不会有误。但,细检第四册曹冠词内,  相似文献   

18.
王孟林介绍     
《船山学刊》2008,(3):F0003-F0003
王孟林,湖南南县人,1938年生,幼承家学,酷爱书画,研习不倦。擅长中国画山水、花鸟、行草书法;书画宗法传统,颇得心悟,力创新意,作品清新典雅。自六十年代开始山水、花鸟写生创作,七十年代参加合作《湖湘新貌》仙水组画)及连环画《园丁之歌》(由湖南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相继有山水画《长家界风光》、《爱晚亭》、《武陵胜境》、《湘西即景》、《秋菊》等作品和行草书法作品《毛主席诗词》、《唐宋诗词》、《自作诗》多次参加省、市及匡内外书画展览并获奖,部分作品为国内博物馆及图书馆收藏。  相似文献   

19.
晚清杂志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媒介,刊载了大量的诗词作品,改变了诗词传统的传播生态.《申报》相关的《瀛寰琐纪》、《四溟琐纪》、《寰宇琐纪》及《侯鲭新录》可说是与诗词发生关系的最初期刊,而在“诗界革命”中,《新民丛报》等报刊也不遗余力地发表诗作进行鼓吹与实践.这启发我们,在大众传媒勃兴的晚清民初,诗词作为传统文学样式,并不曾失声,他们也占据了大量的传媒阵地,为我们留下宝贵的资料,比如《东方杂志》,刊发了以同光体诗人中闽籍诗人为核心的近两千首诗词作品,可以说《东方杂志》即是同光体闽籍诗人的一个重要的传媒阵地.  相似文献   

20.
杨海明 《学术研究》2003,(1):119-122
唐宋词的魅力,来源于作品与读者之间的精神契合。唐宋词以其丰富的情感资源和美感资源一直吸引着众多读者,在古代社会,它提供了正统诗文作品相对欠缺的柔情内容和柔性美感,因而既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又弥补了他们以往的阅读缺陷;在当代社会,人们的阅读兴趣虽然日趋多元化,但唐宋词在以“爱”为中心的情感教育和以“美”为中心的美感教育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