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友》2003,(9)
苎麻专家赖占钧同志是九三学社社员、江西省九届人大代表。1953年,他24岁时从湖南农学院麻类专业毕业,没有回福建,来到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工作。苎麻是纺织原料中最好的一种天然纤维,起源于我国,全国苎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因为宜春地区是苎麻的主产区,所以,赖占钧不顾亲朋、同学的一再劝阻,于1955年毅然来到条件比省农科院差的宜春地区(现为宜春市)农科所工  相似文献   

2.
通过梳理赣南地区客家传统服饰原材料苎麻、葛、棉、蚕桑、蓝靛的生产、销售等历史情况,发现客家传统服饰的制作原材料以苎麻、葛、棉为主料,以丝绸为辅料,染料则以蓝靛为主。明清时期,苎麻、葛、蓝靛在赣南种植规模大,而棉、丝绸仅少量生产,大多是从外地买入。夏布和蓝靛交易非常活跃,对赣南客家传统服饰乃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3.
苎麻是被称为“中国草、中国宝”的华夏特产,以苎麻为原材料的微州黟县麻布手工纺织传统技艺是中国古代麻织手工传统技艺的再现,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非遗”项目,亟须加强保护,有极高的文化旅游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麻的产量与施肥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将麻类的高产施肥技术介绍如下:苎麻的高产施肥技术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亩产苎麻纤维150-250千克的高产麻,在整个生长期间需施氮肥30千克、磷肥10.2-23.9千克、钾肥10.7-24.5千克。方法是:1、重施基肥。一般施用量占全部施肥量的40%-60%(主要是农家肥),每亩可施人尿粪1600千克,再加施磷钾化肥15-25千克。2、施用追肥。生长期短的苎麻,可以集中1次追肥,每亩施尿素18千克。生长期长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了模糊相似选择的maxmin算法,开运用模糊相似选择的理论,对若干苎麻织物风格作了评定。  相似文献   

6.
福安市康厝畲族乡凤洋畲族村畲民苎麻种植与夏(苎)布制作,是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内容,值得很好发掘和保护.  相似文献   

7.
从基于县域特色经济的县际区域合作入手,首先系统阐述了“苎麻之乡”四川省大竹县和“夏布之乡”重庆市荣昌县的行业发展概况。然后从区位优势、政府重视、物流基础、现有产量、产品特色、成本优势等因素以及产业链的上下游关系和风险传导机制等方面,探讨了两地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而分析了规模不大,政府和行会缺位等阻碍合作的因素。最后以产业集群理论、非合作博弈理论等为指导,提出了以市场为基础,发挥企业、中间商、农户、政府、科研机构等多方面的作用,以规模化为努力方向,组建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会,实行集群式供应链管理,做大做强“苎麻——夏布”产业,以特色经济促县际合作,以县际合作带动特色经济发展,最终达到县际互动、共赢效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国家和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应在财政、信贷资金等方面支持农业,解决现存的问题,逐渐增加农民的收入.应当向发达国家学习,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并进行相关配套改革.只有在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9.
李丽琴  何惠敏  戈家根 《老友》2014,(11):32-33
正江西省上高县敖阳街道学园路,有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十几年如一日,不离不弃,悉心照顾患病的妻子和两个患精神病的儿子,用常人无法想象的顽强和坚守,为不幸的家庭撑起了一片艳阳天。2013年11月,他被评为"江西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他就是上高县苎麻纺织厂退休职工付新义。打开潘多拉魔盒  相似文献   

10.
万载夏布作为一种纯天然、纯手工的苎麻布,其织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发展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很多益处,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利用过于单一,缺乏市场等。而环保服饰为彼此提供了一个双赢的机会,将万载夏布与环保服饰结合起来,能实现万载夏布与环保服饰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转杯纺加工苎麻纯落麻纺纱断头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指出各影响因素的优势序列,即影响最显著的是转杯凝聚槽内积灰量,其次分别为转杯速度、喂入定量、假捻盘的假捻效应和捻系数。本文还对影响凝聚槽内积灰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农村小康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近年来 ,福建农民收入增加缓慢 ,使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而农村劳务经济发展迅速 ,已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且具有较大的潜力。从城乡统筹的角度 ,立足于省情 ,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切入点 ,发展农村的劳务经济 ,是福建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4.
现在“网虫们”由沉迷于上网而转为纷纷戒网。日前,美国一些机构进行了一项名为“家庭网络”的调查研究。这项调查显示:一周上网1小时会导致沮丧程度(由最低的零度至最高的三度)平均增加1%,有40%的孤寂程度(一至五度)增加1%。结论是:上网越久,越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农产品在流通体制上还存在不少弊端,笔者仅就如何完善农产品流通渠道谈几点认识。一我国的农产品流通经常在“买难卖难”的怪圈中运行。这导致了诸如“苎麻热”、“桑蚕热”、“柑桔热”等的兴起和跌落,其教训是深刻的。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6.
根据调查,制约云南省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来源渠道单一,收入增长受种植环境差,地域偏远、交通不便、当地经济落后、缺乏技术、土地贫乏等因素影响.云南农民增收既需要自身广辟增收渠道,更需要借助增加财政资金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多方协力,共破增收难题.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对党和国家新世纪新阶段的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加快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由此看来 ,增加农民收入 ,保持农村稳定 ,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是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广西第三产业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都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通过相关回归分析 ,发现两者的相关程度相当高 ,因此大力发展广西第三产业来增加农民收入是大有可为 ,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源流》2008,(12)
随着种养业的发展,广东省开平市赤水镇高龙村村民如今逐步走上致富道路。村民收入增加了,村委会集体经济由2万多元增加到4万多元,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全村新建或改建楼房705户,占总农户的94.8%;拥有大小汽车5辆,农业机械8台,摩托车435台,电视机762台,电话270个,不少人还配上了手机;还有一些村民在城里、镇上购房建楼,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国家提出到。十一世纪50年代,使我国的总体经济水平达到或超过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第三步战略规划,利用“直线外推法”求出中、日、美三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相等时所用的时间;三国每年增加产值相等时所用的时间;三国人均产值相等时所用的时间;并结合发展趋势图来分析这一国策的科学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