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中国服务贸易的总体概况进行描述,选取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和国际市场份额三个指标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同时依据2001年—2011年中国服务贸易业进出口数值对服务贸易的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并最终给出合理的建议政策。  相似文献   

2.
2003年柳州市建成了以上汽、一汽和东风三大汽车集团为依托的整车生产基地,汽车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在汽车产量提高的同时出口数额也高速增长。本文在阐述柳州市汽车产品生产及出口现状的基础上,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国际市场占有率(MS)和贸易竞争指数(TCI)对柳州汽车出口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柳州发展汽车产业提升出口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对工业竞争力的内涵和决定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 ,并提出了增强中国工业竞争力的具体途径和方向。工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工业对于该国资源禀赋结构和市场环境的反应和调整能力。它包括微观层次企业竞争力和宏观层次产业竞争力两个方面。前者是基础 ,后者是条件。在WTO框架下 ,充分考虑发挥我国丰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 ,进行产业选择、技术选择和分工选择 ,是提高中国工业竞争力的现实途径和出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在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上,针对安徽省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以安徽制造产业为例分析评价其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比较优势与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产品比较优势问题在国内得到普遍的关注。然而,由于存在经济增长差异,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一定有竞争优势。因此,要把我国农业培植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就必须把现有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密切,我国企业如何面向海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已成为一个严峻的课题。企业的竞争力优势最终体现在成本优势、产品优势和品牌优势上。有人分析在竞争中不倒的企业有三种类型:一是产品占有率名列前茅,具有“第一性”;二是产品独一无二,具有“唯一性”:三是属于新崛起的行业,具有“先驱性”。  相似文献   

7.
从出口产业角度阐明比较优势演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并基于中国东部11省/直辖市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比较优势从低技术产品向高技术产品的动态演进,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大量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许多高消耗高排放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出口行业和产品面临国际竞争压力,现有发展模式面临转型压力。如何深刻认识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积极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是我国当前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低成本竞争优势"一直是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有力武器,但在不经意间中国经济已进入"高成本时  相似文献   

9.
显性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与中美双边贸易平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有如下创新和结论:(1)细化行业分类到SITC4分位数据,改进RCA指数测算方法,揭示出中国对美工业制造品出口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商品组,排序为:杂项制品66类、原料制品51类、机械与运输设备36类。(2)将产业内贸易调整指数方法运用到中美产业内贸易研究,证实中美工业制造品静态产业内贸易平衡状况较差,大多数商品组趋向产业间贸易,少数商品组表现为垂直产业内贸易。(3)GL指数和Cj指数无法反映产业内贸易失衡程度和方向,本文提出产业内贸易失衡指数,揭示出加重中美工业制造品贸易失衡和对贸易失衡起到平衡作用的商品组。(4)认为Thorpe和Zhang(2005)给出的动态产业内贸易指数分子中分类集合加总会造成扭曲,本文改进了该动态指数,并证实中美工业制造品动态产业内贸易失衡状况比静态产业内贸易失衡状况更差,中美贸易逆差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10.
比较优势陷阱是后发国家经济发展进程中往往会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文在改进Levchenko和Zhang(2011)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基于RHO理论的综合体现一国技术水平、要素禀赋、投入成本的生产率指标,进行跨国跨期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经历相似,比较优势正从低等技术产业转向高等技术产业,如果这一进程能够持续,则中国能够避免落入比较优势陷阱,而持续的技术创新可能是避免陷阱的重要推动力。以不同基准国和改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江博 《管理与财富》2009,(12):10-11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己成为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按照传统比较优势开展国际贸易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工业制成品己取代初级产品成为主要出口商品.然而,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正显示出诸多弊端.鉴于此,按照动态比较优势开展对外贸易,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成为中国贸易实践的必然选择.所谓动态比较优势,就是指对于比较优势处于不利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战略性地在短期内违背现有的静态比较优势,推动自身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通过各种政策手段获得动态比较优势.运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结果是,当资本和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本国的比较优势将发生升级或逆转,使得自身进入较优的国际分工地位,从而长期获益.  相似文献   

12.
趋势     
《领导文萃》2010,(19):8-8
中国产业竞争力走弱 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0)》指出,我国工业初级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步弱化.正处于产业竞争优势的转型期。面临竞争优势断档风险。(《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8月23日)  相似文献   

13.
本文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我国及国际医疗器械行业现状,通过计算竞争优势指数,得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体在国际竞争中不占优势,特别是高端产品占明显劣势。第二部分针对医疗器械行业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五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结合倍差法考察了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在成立之初对所选择的"主导产业"的扶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比较优势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平均而言,一个城市出口加工区的出口鼓励政策使得受扶持行业内企业的出口额显著提高约11%。进一步的分样本研究表明,上述政策效果在那些原先就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中并不存在,而对那些原先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出口鼓励的扶持能使行业内企业的出口增长约13.1%。对上述政策动态效果的考察表明,产业政策的效果在那些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在那些没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则始终不显著。本文所使用的倍差法符合同趋势假设,表明产业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并不存在事先的挑选赢家行为;并且上述结论在各种稳健性检验中仍然成立。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研究,对促进中国与沿线各国经济的共同繁荣,实现"贸易畅通"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大量贸易数据,梳理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出口各行业比较优势的动态演进历程;并分行业和地区分别测算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互补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张莉 《管理现代化》2021,41(1):81-84
采用熵值法,从“投入—产出”两个维度选取4个指标,构建了研发投入指数和专利密度指数,提出了一种新的专利密集型产业测度方法,并利用产业规模和盈利效率两类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绘制了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地理分布表。研究表明,专利密集型产业不仅拥有较高的专利密集度,同时也十分依赖于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水平的地区不平衡性仍然十分突出,具有比较优势的省市主要分布在东、中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相似文献   

17.
比较优势与国家竞争优势都是一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我国作为贸易大国而不是贸易强国,在参与国际竞争时要立足于比较优势,更要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高级要素和竞争机制、提升国内需求层次等,逐步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吴莉 《决策与信息》2010,(8):126-127
中欧贸易总额逐年增长,尤其在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中,呈现明显的产业内贸易的特点和趋势。本文以电信业为代表说明了中欧双边贸易模式的动态变变化。发现电信业贸易近年来经历了从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再到产业间贸易的动态变化。当然,双边贸易模式这样的变化与中国逐渐获得技术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和产品生命周期是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19.
张岚 《经营管理者》2011,(12):127+119
本文利用比较优势原理和要素禀赋理论,结合中泰两国2007-2009年双边贸易数据及各自历年的资本劳动数据,对中泰两国的贸易模式进行验证分析。结论表明,中泰两国的贸易较好地吻合了比较优势原理和要素禀赋理,中国的优势产品与泰国的优势产品互不相同,两国贸易互补性极强。  相似文献   

20.
康承东 《管理科学》2001,14(5):18-22
首先研究了我国服务贸易在世界市场的排序,然后通过对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行业结构其比较优势指数分析,最终得出有利于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