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海洋是我们宝贵的蓝色国土。要坚持陆海统筹,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大力建设海洋强国。报告首次提出了全面实施海洋战略概念,把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与海洋维权紧密结合起来,为我国今后海洋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全面实施海洋战略,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方针的贯彻和落实,是实现海洋强国的基本途径和具体规划。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  相似文献   

2.
正海洋战略有多种内涵。有狭义的,以开发海洋经济为主的海洋战略;也有广义的,以增强海上力量,建设海洋强国为主的海洋战略。越南的海洋战略属于后者,正如曾任越南外交部助理和部长会议边界委员会主任的刘文利在《越南陆地、海洋、天空》一书中所说:我国所需要的是兼顾当前和未来的全面的海洋政策。是实现东进,扩展东海(即我国南海,下同,笔者  相似文献   

3.
海洋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海洋问题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海洋战略决定着国家海洋事业的兴衰成败。1949年以来,中国的海洋战略经历了从以"生存"为底线的海洋认知,到以"发展"为基调的海洋政策,再到以"强国"为战略目标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以"建设海洋强国"为核心内涵的海洋发展战略。中国正处在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机遇期,既有良好环境和基础,也有风险和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促进中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变,是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争取海洋主动性是我国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回顾近代史上19个世界强国海洋主动性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从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4个方面论述了争取海洋主动性是当今强国战略布局的重要关键;强调发展海洋高新技术是中国争取海洋主动性的重点内容,并指出我国海洋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研发投入不足、技术装备落后、人才缺乏、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缓慢及其与海军建设和经济实力的关联不足等5大问题;最后提出制定海洋战略是争取海洋主动性的核心。这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总量增加很快,主要海洋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新兴海洋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问题是:海洋经济规模总量偏小,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偏低。海洋产业结构、布局有待调整。科技开发水平不高,科技成果急待转化。海洋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宏观规划滞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海洋管理体制不顺,开发秩序不佳。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建议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11月20日,以"新时代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策略、措施与实践"为主题的第九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暨海洋科学技术颁奖仪式在广西北海举行。论坛由中国海洋学会和中国太平洋学会共同主办,主会场共有6位专家分别作了不同主题的主旨报告,下午6个分会场召开了专题学术会议。论坛开幕式上还为2017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2017年度海洋优秀科技图书获得者颁发奖励证书。论坛近800余人参会、中国海洋  相似文献   

7.
陈庆修 《探求》2004,(3):71-73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稀缺资源,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障。为此,应努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促进人才资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肖琳 《太平洋学报》2014,(12):108-108
<正>2014年10月31日-11月1日,由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和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七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暨2013年海洋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为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连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沈爱民,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王曙光,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张登义等出席会议,中国海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雷波主持会议,共有来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11月22日,由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和河北省海洋局共同主办的"第六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保护渤海环境,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全国政协环资委副主任、国家海洋局原局长、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王曙光,国家海洋局原局长、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  相似文献   

10.
技术开发的五个阶段要判断日本技术开发能力现在究竟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不妨先把技术  相似文献   

11.
海洋强国梦已成为中国社会各界的热门词汇,加强海上力量建设、发展海洋经济等已成为中国官方的正式宣言。然而发展是相对的,强弱也是相对的,中国究竟要在世界海洋秩序中谋求什么样的权力地位?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政府政策规划,这都是一个远未澄清的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中国海洋强国崛起的条件及环境,结合中国的海上利益诉求,重点从必要性及可行性两个方面,系统分析阐述了中国海洋强国的三大权力目标,即地区性海上力量、国际海洋政治大国、世界海洋经济强国。  相似文献   

12.
正经中国海洋学会八届一次常务理事会和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会议研究决定,由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的第八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将于2016年下半年召开(具体时间、地点待定)。根据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应坚持的五大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要求,论坛决定以五大发展理念与海洋强国建设为主题开展学术  相似文献   

13.
区域大国、中等强国及海洋强国是印尼外交中三种主要的自我身份认知。当前海洋强国的战略化是这三种身份历史承续使然,也是佐科政府权衡前两者实践不足,旨在平衡印尼区域经济与安全能力,协调国内、区域与全球实践,以谋求战略互构的结果。海洋强国是一个综合化概念,具有补充性、通联性的目的与特征,其中,经济与安全内涵是战略核心,各自具有跨层次的特征,彼此间形成领域间联动。海洋强国战略下印尼的南海政策将有所强化,中国有必要统筹印尼的多重角色,重点通过政策沟通来运筹两国海洋强国战略间的耦合。  相似文献   

14.
正海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海洋大国,海岸线漫长,管辖海域广袤,海洋资源丰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状态,关系国家兴衰安危。作为一个陆海兼备的世界大国,坚定走向海洋、建设海洋强  相似文献   

15.
马蓉蓉 《探求》2003,(4):74-77
文章在分析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更新人才观念、完善人才机制、规范人才市场、人才法制保障等方面分析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从海权角度来看,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是其自身实力增长和海外利益扩展的自然反应,目的在于维护海外利益和岛礁主权以及海洋主权权益。陆海复合体的地理现实与历史经验决定了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点在于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有限海权,通过采取依靠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的多边主义路径,建设地区性防守型海权强国。  相似文献   

17.
思维方式在处理重大问题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与意义,在国家海洋发展方面尤为重要。通过对美国海洋发展中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提炼概括出其运用的海洋自由思维政府主导思维知识产权思维立法思维必要性思维等思维方式,以及由各类思维方式指导海洋强国建设所取得的应用实效。通过分析国情差异形成的背景、原因、过程与结果,将国情差异的特点与国家海洋发展相联系,讨论美国海洋思维方式对中国的启示借鉴意义及其适用性。结合中国当前应用海洋思维方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与实施过程中显露出的不足,阐明了不同思维模式的现实基础、发展路径和措施建议,初步讨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科学发展思维体系,旨在为推动中国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8月29日,由中国太平洋学会、中国海洋学会联合主办的"海洋观与建设海洋强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国家海洋局原局长、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张登义出席会议并致辞。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太平洋学会常务副会长鹿守本,中国海洋大学校长于志刚,国家海洋局学会办主任、中国海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雷波,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原所长王校轩,海  相似文献   

19.
区域海洋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主导产业是某一沿海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海洋产业体系的主体,代表着区域海洋经济的根本优势。本文在阐述海洋主导产业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海洋主导产业选择的参与主体及其行为,构建了包括基本原则、判别标准、评价指标在内的区域海洋主导产业评判体系,以期为沿海地区科学选择海洋主导产业,加快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世界海权兴衰的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启示。第一,世界海权兴衰交替的历史表明,海权建设是以资本和制度创新为核心的综合性过程,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社会发展各领域,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应走综合性海权的发展道路。第二,陆海复合国家的海权战略深受其地缘政治缺陷的制约,其成败在根本上取决于国家的陆海统筹和平衡能力,中国的海洋强国建设应走陆海统筹的复合型海权发展道路。第三,陆海复合国家的海权建设必须选择合适的限度和区域,中国的海洋强国建设应走有限性、区域性海权的发展道路。第四,新兴海权的成败取决于新兴海权国家如何处理与既有海洋霸权的关系,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进程中,中国应妥善处理与美国海洋霸权的关系,走和平式海权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