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日本海处于东北亚区域核心地带,是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北亚方向的必经海域。为研究推动环日本海、东北亚区域合作,4月23日,中国太平洋学会东北亚图们江研究分会在大连海事大学组织召开专门课题研讨会,邀请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专家组副组长岳惠来,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政策规划处处长徐世杰,海军研究院研究员王校轩、李杰,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双建,《太平洋学报》编辑部主任潘峰,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院长初北平、"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华东,大连海洋大学副校长冯多、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院长刘鹰,围绕环日本海合作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图们江流域对日本海海洋生物的影响、日本海在"冰上丝绸  相似文献   

2.
穆克登碑文中的"土门"即今图们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慧  李宝奇 《学术交流》2006,(11):176-179
针对19世纪末中朝界务交涉中朝鲜提出的土门、图们两江说,论证了清称为土门江的中朝界河即朝鲜称为豆满江的今图们江;提出穆克登查边是“界河既定,再寻江源”的行动;穆克登查找的土门江之源就是今图们江之源,碑文中的“土门”即今图们江。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8月2日,以"放眼东北亚,关注'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为主题的中国太平洋学会第二届专题学术报告会在吉林省珲春市召开,报告会由东北亚图们江分会主办。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张宏声出席会议并致辞。张宏声在致辞中表示,吉林省是沿边通海省份,图们江地区又是中俄朝接壤地带,历史渊源深厚、区位优势明显、基础条件扎实,发展海洋经济前景广阔。国家海洋局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图们江出海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证,并做了大量工作。今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提出积极推动共建经北  相似文献   

4.
言北 《东西南北》2012,(14):70-71
图们江的对岸,就是朝鲜咸镜北道的南阳工人区。在吉林图们拿着望远镜向对面眺望,黄土地上劳作的农民,穿着灰绿色军装的人民军士兵,还有挂着金日成画像和"惊叹号"标语的建筑物,都清清楚楚。  相似文献   

5.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东北亚跨国旅游业,长期受到东北亚地缘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但近年来我国东北边境地区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以及合理规划下的旅游资源开发,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东北亚跨国旅游业的合作和发展。有关旅游通关和签证的灵活性政策在中俄朝部分边境地区得以实施,初步形成了跨国旅游合作区的发展模式。随着图们江流域中俄朝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构,各国政府和旅游企业都将进一步推进跨国旅游经济的市场化发展。当前东北亚跨国旅游还没有形成旅游者人数和访问天数的大幅度增长。未来相邻国家在旅游规划、旅游立法、旅游营销等政策上的协商和落实,将促使跨国旅游合作区的模式日趋成熟,大众旅游将成为东北亚跨国旅游的消费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0月10日,加强与南太平洋岛国国际合作内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太平洋学会主办,《太平洋学报》编辑部和太平洋学会东北亚图们江研究分会承办。太平洋学会会长张宏声,太平洋学会专职副会长盖广生,太平洋学会副会长李铁,太平洋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正楼,太平洋学会副秘书  相似文献   

7.
《东西南北》2012,(20):36-37
驱车神秘朝鲜,饱览异国风情 报价:1880元 包括:珲春段住宿,用餐,境外旅游全部费用,防川门票,图们江大桥门票,优秀朝语翻译全程陪同。  相似文献   

8.
一、日本海经济圈前途光明所谓日本海经济圈,系指由环绕日本海的五个国家即苏联的远东地区、中国的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北朝鲜、南朝鲜和日本形成的经济圈。日本海经济圈的前途是光明的,理由有三: 1.政治关系的改善随着东西方冷战状态的变化,该地区的政治环境也迅速趋于改善。2.经济上存在互补关系日本海经济圈前途光明的基本理由是该地区具有较强的经济互补性,这五个国家(地区)通过互通有无可以取得巨大发展。过去,因政治障碍而未能发挥的经济潜力,将  相似文献   

9.
日本海外咨询企业协会成立于一九六四年,由四十九家从事海外咨询工作的单位组成,另有五十一家金融、钢铁、机械、电机等企业作为本协会赞助会员予以支持。日本海外咨询企业协会现任会长为牧野康夫,他还经营日本国营通信协力公司,任总经理。于一九七七年作为中日海底电缆工程合作竣工协议书的日方签字人,曾来我国访问。于一九八○年三月又率领该协  相似文献   

10.
“东北亚经济合作圈”作为牵引世界经济经济、地域经济的一大力量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日本早在六十年代,由新泻和富山等日本海周围的县就提出了将这一地域作为一个经济圈建立“环日本海经济圈”的构想。随着东西冷战体制的解体,缓和紧张的浪潮也波及到亚洲,因此,近年来中国、南朝鲜等亚洲国家和地区间已在推  相似文献   

11.
一、近现代环日本海交流史研究的必要性环日本海的交流由来已久,早自渤海国时代就开始了。渤海国建以后,由于同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相对立,便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有意识地力图与位于更南面的日本进行交流。当时日本正式对外开放的港口是九州北部的筑紫太宰府,但由于航海技术及其它问题的原因,遂常常在出羽、越后、能登、越前等各港口进港。渤海国商船多由珲春出港,驶向北陆等日本海沿岸。自公元727年首次来日以后的180年间,仅据有记录可查的,渤海国来日就约35次,日本也13次派遣了遣渤海使。主要进行貂皮与日本丝织品的交易,促进文化、经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日本海外金融资产持续保持高水准,从1991年起日本连续28年稳居全球最大净债权国的地位。从结构来看,日本海外净资产来源从贸易顺差转为第一次所得顺差,其中对外直接投资收益起到牵引作用。近年来日本海外资产变化的主要动因,可以从国家发展战略、国内外形势变化、企业海外生产模式、对外投资形式等变化中探究。日本海外金融资产对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如反哺和提振日本国内经济、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缓解汇率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避免政府债务负担引发经济社会危机、促进日本经济转型等。与此同时,日本海外金融资产面临诸多课题,如对内直接投资比重低,不利于对外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财政赤字制约海外净资产稳定增长;海外净资产收益率需进一步提升等。在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对外压力下,分析日本海外资产形成路径及结构,有助于对中国的全球化布局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日矛盾的双重性、中日结构性矛盾的双重性以及日本的大陆战略传统,使中日两国间的战略对立和竞争具有长期性,而近年来日本国内政治的右倾化又使中日两国间的这种对立和竞争表现出严峻性。为此,中国应提高对日斗争1的战略性、全局性和主动性,落实在地缘战略上,即是要充分认识到中国也是日本海相关国家以及日本海在未来地区和世界政治中的重要性。在当前对日斗争中,中国应以东北地区为前沿,将对日斗争的主要区域从东海转向日本海,同时巩固自身在日本海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存在。本文认为,中国的这一战略转向在近期着眼于中日关系,长期则放眼于地区和世界政治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东日本大地震后日元异常升值,不是由灾后重建引发海外资金回流导致,而是由投资者普遍预期日本海外资金回流而大举做多日元和日元澳元套利交易平仓操作所致。在对日本的经济增长前景、总债务状况、海外资金回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日元资产收益率和通货紧缩等因素作系统考察后,可以认为日元汇率在未来两三年内很可能呈小幅升值之势。  相似文献   

15.
《学问》2015,(2)
契丹皮室军前期为中央宿卫军,后期转变为受中央调遣之野战机动部队,前后职能发生明确转变。契丹建国至景宗末期为中央宿卫时期,道宗朝以后为野战机动部队时期,中间存在过渡转型阶段。这种转变主要是缘于皇位继承机制趋于稳定、边界形势变化、殿前都点检的替代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孙喆 《求是学刊》2014,(3):166-172
随着《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清初边疆局势逐步稳定,一统格局初步形成。在此形势下,清朝统治者一方面继承历史传统进行《一统志》的编纂,一方面利用传教士的西方测绘技术绘制《皇舆全览图》,以展示其"天下一统"的政治成果;而厘清中朝之间尚不明晰的边界,则成为推进这两项政治工程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朝鲜李万枝越境杀人事件,不仅为清廷派员进入朝鲜勘测边界、绘制地图提供了契机,而且成为清廷下决心彻底解决越界流民问题的导火索。在这一过程中,此前中俄解决边界冲突的模式为清廷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7.
金朝,是我国历史上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公元一一一五年,女真族完颜部落的首领阿骨打(即金太祖完颜罗),在连续几次打败辽朝的军队,统一了今天的黑龙江、吉林大部之后,在今天的黑龙江省阿城县城郊白城称帝,国号金。金朝在开国之初,先后灭亡辽朝(契丹族)和北宋,进而据有淮水以北的中国广大地区,而与偏隅江左的南  相似文献   

18.
近代日本海外移民有着鲜明的特点,为了解近代日本的全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主要注目于明治时期,梳理了明治时期日本海外移民的历程,重点分析明治中前期对海外移民持消极态度的原因,同时也考察了明治后期逐步扭转消极态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协调工作既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又是深莫可测的学问,既是一种工作方法,又是一门领导艺术。勘界工作最棘手的问题是处理边界争议,而处理边界争议最常用、最有效的法宝是协调。行政边界争议中协调工作的地位协调工作是处理边界争议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手段。处理边界争议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双方政府协商解决,二是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协调解决,三是由上级政府决定或裁决解决。福建省在三年的勘界中,共解决边界争议线2050公里,其中由双方县级勘界办或政府自行协商解决336公里,占164%;由地市勘界办和省勘界办协调解决16863公里,占82…  相似文献   

20.
内朝是中国传统政制的一大制度,创始于汉代。本文对汉世内朝的创置与健全之具体时间、过程及负面意义作了详尽全面的考述,并对港台学者的意见提出了拾遗补缺、取同订误的讨论。论述了:天子撇开宰相,参决政策、运行政治是内朝的基本特征与标志。秦汉的政治制度的皇权至高无上性、至尊无二性和皇权范围的无界限性,以及汉代官制,为汉武帝创置内朝提供了方便和可能。内朝的创置与健全是汉武帝在裁抑侵夺相权、扩张强化皇权中进行和完成的。它使汉朝廷判然为二,宰相由朝廷百官之长逐渐降为事实上奉行天子旨意的国务总管、幕僚长,宰相及政府的权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和牵制,常处在内朝的巨大压迫之下,不再能充分、正常地发挥行政效能。内朝制度的形成和健全,在中国政制和官制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