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金陵瞭望》2007,(5):40-40
我出生在山东省梁山县小路口镇后门王村,是家中老大.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当年为供养我上学.父母卖掉了家里的三间房.父亲一人闯了关东.母亲在家既要种地.又要照顾三个孩子。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我感觉自己对母亲的感情,总是要比对父亲深厚一些。也许这是男孩随娘的缘故,可更主要的是父亲长年在外,逢年过节在家时对我又特别严厉。每当我做错事惹父亲生气了,总会躲在母亲的身后,紧牵母亲的衣角寸步不离。那时,母亲的身后就是我幸福的天地。  相似文献   

3.
父母的爱情     
母亲来看望我和姐姐,一住就是半年,留父亲一个人在家“独守空房”。父亲是让母亲伺候惯了的,除了知道米饭与稀饭中米和水的比例不同外,其他有关饭菜的概念一无所知。母亲来之前蒸了几锅馒头,又包了饺子,然后速冻,以解决父亲早餐问题,又帮他在学院食堂办了饭卡并教会他如何使用。一切安排妥当后,  相似文献   

4.
头脑“发热”:日本女博士爱上农家小伙儿 今年30岁的中元质子出生于日本广岛市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企业主,母亲是高级教师,她和妹妹从小就像公主一样快乐地成长。可是,她18岁那年,父亲因得病卧床不起,母亲只好辞职在家专门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而她和妹妹正在读书,家庭的经济状况从此一落千丈。  相似文献   

5.
轮椅情深     
早在十年前,母亲就离不开那轮椅了。轮椅不是母亲坐,而是推。父亲患了脑中风,偏瘫了,母亲买来轮椅,除了睡觉休息,她和轮椅形影不离。岁月就在轮椅周而复始的轱辘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悄然流逝……清早去买菜,她推着轮椅上市场。儿女们上班,孙儿们上学,家里无人,她怕留下父亲独自在家有什么闪失,便推着父亲一道儿出去。  相似文献   

6.
父亲种希望     
石爱娟 《老友》2013,(5):39-39
周末,我和老公一起带着孩子去乡下,只见母亲一人在家,我就问父亲去哪里了。母亲说:"你爸去买树苗了。""又买树苗?爸这几年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喜欢种树了?"我疑惑着问道。因为印象中,我长这么大也没见父亲种过什么树,可这几年他却迷上了种树,而且种的全是果树。没等母亲回答,父亲就到家了,手里  相似文献   

7.
大卫 《阅读与作文》2007,(12):53-54
嵇康和阮籍一样,都是幼年失去父亲,靠母亲和哥哥抚养长大,只不过,他从小在家就很娇纵,任性不羁、疏狂恣肆的性格,是打小的时候就养成的。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神通     
仲利民 《可乐》2008,(12):34-34
家藏万贯,不如出个硬汉。父亲在外很有人缘,大家对他评价很高。在家,我和母亲却烦他,看不惯他一副舍己为人的做派。没考上大学,父亲又不能为我谋得体面的职业,我只好外出打工。临行前,父亲给我一  相似文献   

9.
羽毛 《社区》2010,(29):54-54
江米芬是个女人.命运不如名字那么写意。 她的童年并不快乐,父亲喜欢酗酒,喝醉了就打母亲。母亲素来神志不清,无法讨他欢心。几乎每次挨了打。母亲就在凌晨悄悄离家出走。起床看不到母亲.江米芬心里就空了,她会挨家挨户去问,在每片小树林寻找,在山径边大声呼喊。  相似文献   

10.
老实人     
吴树 《今日南国》2014,(9):31-32
一 父亲去世3年后,你来到了我家.50岁的母亲需要一个老伴. 你是一个老实人。见面时,你深知自己各方面都没有优势-房子小、工资少、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退休工人,而且刚刚结婚的儿子一家还需要帮衬,你诚恳地留母亲在家吃口便饭。  相似文献   

11.
老父九十     
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可我的老父亲今年90岁了岁月荏苒。90年的风霜染白了父亲的头发和胡须。他的背佝偻了,腿也弯了,走路不再大步流星。但他一点儿也不服老,偏要做出一些让我们又好气又好笑的事儿来。比如说,他听力差了,却偏爱接电话。一次学校的一位老师打电话找我,父亲抢着接电话问:“你是谁﹖”对方答:“我是中学。”父亲便唤我说:“一个姓宗的人找你”还有一次有人打电话找我,我明明就坐在房间里,父亲却说我不在。我从房里跑到客厅接电话时,他已经把电话挂了。原来他听错了名字,以为别人找我妹妹。这样的事多了,我们就不让他去接电话,他…  相似文献   

12.
父亲是个脾气暴躁且无甚学识的男人,不喜欢看书,也不喜欢听音乐。不过有件事,我却怎么也弄不明白,每次只要父亲一发火,母亲就会打开留声机,放上那首古老的音乐——最后的华尔兹。然后,父亲就会收起脸上所有愤怒的表情,面带微笑却笨拙地和母亲跳上一曲华尔兹。多少年来,父亲发脾气的次数真是不少,可母亲这一招却是屡试不爽。  相似文献   

13.
王琴 《中华魂》2013,(10):41-41
父亲的瓜,母亲的粽子,成了五月最丰美享受。退休在家的父亲不甘寂寞,硬要在乡村承包一亩多田,种上西瓜。盛夏,吃着父亲从地里摘来的西瓜,个个饱满圆润,对半切开,绿皮红瓤,甜汁溢流,清心舒肺。殊不知,沾在舌尖上的瓜香里浸透了父亲整个季节的忙碌和操劳。  相似文献   

14.
大学毕业后,去了离家很远的城市工作,每年,也只在略长的假期可以回家看看。 只是每次假期结束回来时,会为同一件事为难。在家的几天,总是没有留意什么时候,父母会零零散散地给我备下那么多要带回的东西。且都是一些极其简单寻常的物品,比如母亲做的葱油饼、父亲赶早市买的土鸡蛋、我曾经爱吃的家乡产的一种糕点,  相似文献   

15.
去年秋天,母亲查出患了胃癌已到晚期。每天早晨,父亲还会像往常一样,和母亲一起去晨练。我站在窗前,看着父母并肩而行,有说有笑,忍不住想哭……以往,母亲每周都会包上一顿馄饨,给父亲解馋。父亲说,外面哪家餐馆的馄饨和母亲包的都不是一个级别的,母亲包的馄饨是皮薄馅匀,吃起来是香而不腻。父亲每当说起母亲包的馄饨,脸上满有神采;而母亲听到父亲夸奖的话时,总是笑个不停,有时候在厨房一边洗碗还一边高兴地哼唱小曲。自从母亲患病后,她就改变了习惯,每周要包上3次馄饨。父亲也变得越来越能吃,吃起馄饨来是狼吞虎咽。母亲在一旁埋怨说“:你看…  相似文献   

16.
寒假已至.在同学们忙于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务作业之时.唐山市26中千名学子却领到了一份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孝心作业”.即:“每天对父母有一句温馨问候、每天给父母端一杯热茶、与父母进行一次亲情谈话、为父母真诚服务一天(替母亲梳一次头、给父亲捶一次背)、假期中为家里做一次饭”。  相似文献   

17.
在乔治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就是瘸着一条腿走路的,他的一切都平淡无奇。所以,他总是想母亲怎么会和这样一个人结婚呢?他总觉得,父亲那条瘸腿,带给自己的是耻辱。一次市里举行中学生篮球赛,他是队里的主力,他找到母亲。说出了他的心愿:他希望母亲能陪他同往,在赛场上,只要看到母亲的目光,他就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母亲笑了,说,那当然,你就是不说,我和你父亲也会去的。他听罢摇了摇头,说,我不是说父亲,我只希望你去。母亲很是吃惊,问这是为什么。他勉强地笑了笑,说我总认为,一个残疾人站在场边,会使得整个气氛变味儿。母亲叹一口气说,你是嫌弃你…  相似文献   

18.
江米芬是个女人,命运不如名字那么写意。 她的童年并不快乐,父亲喜欢酗酒。喝醉了就打母亲。母亲有些神志不清。无法讨他欢心,几乎每次挨了打。母亲就在凌晨悄悄离家出走。起床看不到母亲,江米芬心里就空了,她会挨家挨户去问,在每片小树林寻找.在村子的小道上大声呼喊。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参加一个心理学课程,主持人说:你会成为你最憎恨的人。这句话如雷贯耳,憎恨父亲的儿子,通常是跟父亲最相似的。憎恨母亲的女儿,也最像母亲。我们非常憎恨某人,不知不  相似文献   

20.
过完中秋就快到重阳节了,对于长年在外忙碌的我来说,这段时间是陪陪父母、尽尽孝道的好时机。当我赶到父母家,父亲正在做饭,母亲在厨房里指导着他怎么做。其实父亲以前很会做饭,现在不是忘了放油就是多加了盐,所以由母亲在旁边指挥。母亲的眼睛还没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