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汪地彻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66-68
信访权的理论本质就是请愿权,信访制度的核心内容则是为了保障公民请愿权,以实现权利救济和参与国事的制度目的。从请愿权保障角度看,我国信访制度存在一定缺陷,须从三个方面重构信访制度:信访观念的更新;法律规定的完善;改革信访机构。 相似文献
2.
翁琰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Z1)
请愿权是一项重要的公民权利,是基本人权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宪法对此都有相关规定。本文着重从请愿的法律保护、请愿的程序、议会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等方面研究英国的请愿制度,并提出笔者的拙见,希望能对我国请愿权入宪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信访制度之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健馨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45
信访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信访行为及其相关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在经历社会转型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背景下,信访行为呈现出新的特点,与此相关的信访制度也面临着由传统到现代的理性选择。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的框架内,信访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应当摆脱传统政治思维的桎梏,逐渐实现信访制度的去政治化,信访机构的多元设置要通过更为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程序,充分实现其化解社会矛盾的功能。此外对公民所享有的信访权利的定位也要实事求是,从现有的宪法权利和法律权利体系的实际状况去考虑。通过审慎的思考使信访制度能够更好地为社会稳定及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保证方式。 相似文献
4.
霍佳佳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61-65
信访制度是中国公民实现利益表达、民主监督与权利救济的一项特色政治制度设计.但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体制转轨,被视为社会减震器的信访制度持续承受着内部功能性危机.面对信访制度困境所造成的民众对中央及地方政权的认同资源流失等众多恶劣影响,学术界的"强化论"、"弱化论"与"废除论"为信访制度改革提出了有益思路,但是仅从宏观角度探讨信访制度存废是片面的,关键是在明确信访存在的现实合法性与必要性基础上,进行信访制度的规范化改革,偏重"信访监督"建设,以防止"责任压力"下的权力异化. 相似文献
5.
马丽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8):110-112
瑞典议会申诉专员制度是瑞典除议会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外的第四大监督体系。它与我国信访工作同为民意表达、监督行政权力运行的有效机制,可为转型时期我国信访面临的挑战提供借鉴。我们可以从瑞典议会申诉专员制度中得到的启示是:信访工作的职责需要进一步明确,重要性需要进一步加强,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Z2)
香港申诉专员制度是以申诉专员为主体,为解决香港公营机构行政失当而设立的独立于政府之外的行政监察制度。得益于其明晰的功能定位、不断增强的独立性以及高效的工作机制,这一制度在促进香港公共行政的效率与公平,处理香港市民因行政失当遭受的冤屈,缓和香港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与此对比,内地信访制度如今步入困境,亟需改革。香港申诉专员制度的成功为信访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即信访制度的未来改革应当以增强信访机构独立性,去除信访的权利救济功能,明确信访事项受理范围,完善信访机制运行程序为着重点,使信访这一宝贵的制度资源发挥其应有作用,实现其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洋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Z1)
诉愿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历来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在我国,与诉愿权相对应的权利内容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内容主要有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以及取得赔偿请求权.目前,我国的诉愿权在立法方面、诉愿权的行使方面以及信访制度方面都存在诸多缺陷,必须加以改进.应将请愿权明确于宪法之中,制定专门的<请愿法>,健全相应的请愿受理机构. 相似文献
8.
凡飞 《今日湖北(理论)》2007,(5)
法的价值是立法的动力依据,也是法的实施的需求。法的价值有多重体现,诸如自由、平等、秩序、理性、效率、正义等。而至于具体法律制度,通过对其价值的分析,亦或可一探其社会功能之所在。本文即是在该思路框架下,通过对信访制度价值的分析,探讨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信访制度所应和所能发挥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9.
行政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信访制度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制度,但由于行政信访制度在功能定位与制度构设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局限,使得该制度在转型时期日益暴露出明显的缺陷。因此,我们应当对信访制度的现状予以反思和追问,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考量其基本功能,设计其具体运作机制,以实现制度存在与制度效能之间的良性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张立刚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44-52
信访权利是宪法上公民的监督权,信访制度是保障公民实现其监督权的一项刺度。并没有也无力承担权利救济、纠纷解决的功能。我国信访制度的困境就在于其功能的异化。有的监督功能被弱化,本不具有的权利救济功能却被强化,甚至有代替司法救济成为权利救济主渠道的趋势。因此,要使信访制度的困境得以求解,宪政框架内两条变革思路必须同时并举:一是强化信访制度的监督功能,二是剥离信访制度的权刺救济功能。 相似文献
11.
信访权是有中国特色的,最传统、最贴近民生的一项公民权利。信访权具有与其它各项宪法权利不同的价值和功能,是其它宪法权利无法涵盖的。只有将信访权上升为宪法权利,在宪政视野下架构信访制度,才能使信访的价值和功能得到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2.
回归政治缓冲:当代中国信访制度功能变迁的理性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皇凤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4)
由政治缓冲功能为主日益向政治控制功能为主转变是当代中国信访制度功能变迁的核心线索,中国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带来的一系列预期后果与非预期后果共同导致了信访制度的功能变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征程中,信访制度的功能应该有科学合理的重新定位,以信息传递与权力监督为主的政治缓冲功能将成为信访制度的核心功能,回归政治缓冲功能是当前信访制度功能定位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3.
权小虎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7(6):114-118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信访是一种人民群众表达利益的机制,是群众参政议政的重要途径.为此,需要对信访制度进行必要的反思和完善.本文从阐述完善和谐信访制度的必要性入手,重点揭示信访制度功能的重新定位,进而提出信访制度完善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戴小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6):94-98
信访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所创建的一种法律传统,行政信访是其核心组成部分。文章依据《信访条例》的规定和精神,阐述了行政信访的概念、特征、原则、作用和程序,分析了各类行政信访主体在行政信访活动中的法律责任,探讨了行政信访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行政救济制度的关系及其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5.
群众信访活动的特点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实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2(4):17-19
当前群众信访活动活跃 ,信访总量处于高基点之上 ,越级访、集体访、重复访、异常访现象突出 ,上访的组织化越来越明显 ,涉法涉诉信访案增多 ,信访反映的矛盾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16.
信访制度作为一种弱救济性的行政救济手段、行政监督途径及表达民意的方式,是我党的一项政治发明,曾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存在功能错位、"人治"色彩浓厚以及缺乏统一的协调、效率低下等问题,使信访制度似乎走入了"困境",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制度设计的缺陷。要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就必须重设其功能目标,整合机构,畅通信访渠道实行阳光信访。论文分析了信访制度在我国设计的初衷及定位,探讨了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重构信访制度的途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信访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访制度既能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体现人民主权的宪政基础,契合现代法治政府理念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能展现权利时代利益诉求的制度保障和司法救济途径的制度互补。信访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多方面的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新形势下,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信访具有信访发生的周期性、信访主体的代表性、信访对象的复杂性、信访内容的广泛性、信访问题的侵权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由办学利益关系的复杂化、教育改革配套措施缺失、学校内涵建设的相对滞后、学生维权意识的增强等所致。所以,必须加大教育投入,不断完善学校办学条件;必须深化配套改革,不断完善利益调节机制;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切实加强学校的学生信访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李修琼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5-48
信访制度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政治文明成果,是我党群众路线与现代民主相结合的产物。其在历史上所发挥的维稳功能与维权功能的辩证统一,代表了某种政治制度的创新。对信访制度可能对现代法治基础产生动摇的担忧,源于片面的法治理想主义情怀,以及对司法裁判最终性的盲目追求和对法治精神的僵化理解。信访作为一项以国家的制约性权力为依托的反支配性行为,作为公民意愿的政治表达形式,其制度演化的政治进路是目前学界所有意回避的,但却是该制度功效实现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