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只拿六分     
陈勇 《山西老年》2012,(7):48-48
有一位建筑商,年轻时就以精明著称于业内。那时的他,虽然颇具商业头脑,做事也成熟干练,但摸爬滚打许多年,事业不仅没有起色,最后还以破产告终。  相似文献   

2.
奇怪的遗嘱 美国有一位冷冻学教授,在他临死之前曾嘱咐家属:"我死以后,不要火化,将我的遗体放在液氮中冷冻,以备有朝一日起死回生。"他在不久后死去,他家里人果然遵嘱办事,把他的遗体送进一家医疗科研单位,像标本那样冷冻了起来。在这家人体冷冻研究单位里,迄今为止共有15具男女尸体,像千年古尸和木乃伊那样赤裸裸地冷冻在大玻璃液氮试管里。  相似文献   

3.
经济管理学家杨端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杨端六(1885~1966)生平和著作。指出他不仅以货币和银行学研究蜚声海内外,而且在会计、统计和审计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卓有建树,特别强调了他在工商组织与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从而论证他是20 世纪上半叶中国介绍科学管理的先驱者之一。这是以往经济史界所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人物;曹顺标 重温革命典故:19岁的青年英烈 在雨花台牺牲的烈士中.有一位19岁的青年。他被捕前,在进行革命活动时对一个志同道合的女孩萌生了初恋的情感。在临刑的前夜.他向难友吐露了心声:“死是没有什么可怕的.  相似文献   

5.
《阅读与作文》2007,(2):56-60
一位5300年前的部落首领死在了雪山之上。他装备精良,衣暖食丰,却难逃一死。他的尸体被发现后,参与研究的人接二连三地神秘死亡。他因何而死?他在临死之前真的发出了死亡诅咒吗?  相似文献   

6.
仕凭  阿友 《北京纪事》2015,(2):38-41
6年来,他卖掉车和房自费千万,拍摄了2000多个小时的自然生态纪录视频素材,剪辑成多部公益微电影。所有影片没有一句旁白,却有一种强大的语言深深震撼了观众心灵。而现在,他正忙于拍摄又一部反映水生态危机的短片《长江,长江》。电话那头,他的声音里透出憔悴与焦虑:“6年前拍摄黄河,我就在关注长江,因为她们同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现在我发觉,长江的生态环境非常严峻,采矿、水电站建设、化工厂污染……长江真的快‘死了’!”  相似文献   

7.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为适应形势的需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必须具备六种意识,成为"六型"干部;必须处理好六对关系.同时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教育培养,为他们的成长创造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8.
曹植《叙愁赋》“承师保之明训,诵六列之篇章”句中“六列”一词,赵幼文《曹植集校注》认为“于此不可解”,而校改为“列女”。清代孙星衍曾指出“六列”是指《列女传》中的六篇。此外,“六列”有时还是帝王后宫不同等级妇人的总称。  相似文献   

9.
死了也不死,是诗人的诗──试论朱湘的诗杨泉良“静着!他没有死,他不曾瞌睡着,他已从生命的梦幻中醒觉了──”这是英国诗人雪莱在凭吊英年早逝的诗人济慈时所写下的一段文字,把它用在评价。朱湘身上当然也毫无唐突之嫌。朱湘,在他人生二十九载的风雨中,为我们留下...  相似文献   

10.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是我国著名已故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的句子,是他于1949年11月1日,在北京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写的。  相似文献   

11.
余绍成 《中华魂》2014,(16):19-21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相似文献   

12.
陈继儒是明末小品文大家,他著作丰富,诗、词、文俱佳。他的六言绝句在节奏韵律、对仗、押韵形式、意境等方面都有独创性。陈继儒综合了古体诗与近体诗的特点,创造了自己的六绝节奏形式。陈继儒的六言诗采用全对仗、全不对仗、前两句对仗三种形式;押韵形式有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而以首句不入韵为主;意境富有情韵;抒情主人公形象鲜明。由于这些特色,他的六绝可以称为"眉公体"。  相似文献   

13.
李路阳 《21世纪》2001,(8):56-56
朋友,如果有人手中拿着一只活鸽子问你:“这鸽子是活的,还是死的?”你如何作答? 我就曾就此引用过一则机智人物故事:有个国王想对一个聪明人发难,手中拿了一只活鸽子问道:“你说,这鸽子是活的,还是死的?”聪明人说:“国王,这答案就在你手中,请你把手张开,答案就出来了。”国王只估计到聪明人的回答不是死就是活,如果说是活的、他就一掐,让它死掉;如果说是死的,他就松手放飞鸽子。可他没想到聪明人还有第三种回答,而这第三种回答恰恰是极智慧的,悟到了根本。 智慧者比一般人高明,就在于他善于开发自己,善于从自身去找…  相似文献   

14.
刘勰的文学批评观是针对轻浮绮靡的齐梁文风和当时对同部作品褒贬不一的背景提出的,他的文学批评的客观标准是贯穿于"六义"到"六观"之中的系统批评观。"六义"是宗经的效果,"六观"是考察方法,两者都不能独立成为刘勰的文学批评观。刘勰认为,要正确评价作品,要综合从"六义""四事""三准""六观"这个系统中表现出来的批评方法。"六义""四事""三准""六观"互相联系、互相阐释,它们围绕的核心"情、事、辞"就是刘勰真正的文学标准。刘勰不论是谈文学创作,还是谈文学批评,都是从"情、事、辞"的角度来衡量的,并以其它文学批评元素为补充,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批评体系。  相似文献   

15.
尼采决不是第一个谈上帝死了的哲学家,但他对上帝观念抨击却具有震撼时代的威力,“到现在仍未能完全找到处理之法,亦无法完全复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流行美国的“上帝死了神学”就深受尼采、朋霍斐尔(D.Bonhoeffer)等人的影响,以至神学家汉密尔顿(W.Hamitton)雄心勃勃地要把“上帝”一词从词典里拿掉,他在《把上帝从字典中拿掉》一书中说,“今天我们甚至不能理解尼采关于‘上帝死了’的呼喊,因为即使这样,我们又如何知道?不,现在的问题是‘上帝’一词死了。”“在上帝死亡神学家看来,不仅上帝死了,而且“上帝”一词…  相似文献   

16.
韩信死因新探赵文静韩信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有关其悲剧性的结局,一直是史学界争论的热门话题。笔者重读有关史料,偶有所得,为此,略作补自,愿为一家之言。一、韩信的取死之道不在于他的“分封”政治。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韩信之死是他的政治观念落后,热衷于裂...  相似文献   

17.
凡夫 《人生与伴侣》2006,(10):24-26
湖北省十堰市的一名局长司机,两年时间里竞遭遇一系列怪事:与人无冤无仇的他,先后6次遭到陌生人的毒打。令人蹊跷的是,每次毒打对方都似乎故意手下留情,并非要取他性命!不堪忍受的他几次报警,最后在警方的努力下,一举将此案侦破,让人感到震惊的是,伤害他的幕后元凶竟是他多年的发妻!这名男子一气之下,遂将发妻告上法庭。2005年12月5日,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其妻子6个月有期徒刑。  相似文献   

18.
护生护心     
《社区》2012,(17):30-31
释文 汝欲延生听我语,凡事惺惺须求己。如欲延生须放生,此是循环真道理。他若死时你救他,汝若死时人救你。  相似文献   

19.
其实和你一样:他出身卑微,却心怀远大理想。多年前,他在1983年版的《射雕英雄传》中扮演那个宋兵乙,为增添一点点戏份,他请求导演安排“梅超风”用两掌打死他,结果被告之“只能被一掌打死”。这个年轻时被称作“死跑龙套”的卑微小人物,第一次当着导演的面谈到演技的时候,在场的人无一例外都哄堂大笑,但他依然不断思索。不断向导演“进谏”,直至2002年自己当一回导演。那年,他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相似文献   

20.
一、防止烂种或闷种,稻种尚未发芽就腐烂了。其主要原因是:1、种子成熟度差,或贮藏过程受潮;2、种子受到机械损伤(稻种破碎、胚部受伤);3、播前未晒种.或浸种未浸透.浸种换水不勤;4、浸种温度过高(高于40—45℃以上)或过低(低于10—12℃),种于被烧或活力下降;5,种堆过厚过大,水分过多,造成通气不良,酒精中毒以致发酵,种子失去生活力;6,秧田泥烂泥深,塌谷过深,谷种陷落入泥而死;7、秧田表土施用化肥过多;8、施了过量未经腐熟的有机肥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