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和具体措施的提出是理性思考改革问题的开始。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和谐社会视域中的中国改革开始由探索型向理智型、经济发展型向社会效益型、单一利益型向社会利益型、问题简单型向社会型过渡。中国改革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马克思的实践观和认识论,始终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第一位。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市场化改革的特点,正确对待改革中的问题,以理性的态度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走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2.
试论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职业教育电子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包括:采用直观教学手段、精选合适教材、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管,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实施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主要是要探索和实施实践教学模式,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促使以教师传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建立以实验室和视频室为主战场、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和以网络为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实施专业课程考核改革主要是改革考核内容,重新设计考核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从制度的视角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原有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全局性变革。其改革方向与现代大学制度建构要求相一致,改革内容表现为后勤管理制度的整体推进,改革过程具有供给主导式制度变迁的特征,改革效果表现为高校后勤治理结构的重塑。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着高校作为制度创新主体内在改革动力不足、改革过程价值目标缺失、配套制度跟进不及时和旧有制度路径依赖等问题,需要相应地采取措施,为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旧的改革红利逐步递减,新的改革红利正在形成。中
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以释放改革红利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了调
查报告和研究报告,提出五大转型与改革:走向消费主导的转型与改革、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与
改革、形成6亿中等收入群体的转型与改革、市场导向的转型与改革、以优化权力结构为重点
的政府转型与改革。
  相似文献   

5.
国外大部制改革是多种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推进过程主要表现为改革启动的权威性、改革原则的动态性和改革策略的渐进性等三个特征,其内容主要表现为宽职能的大部门架构、高效率的整体性协调机制和大范围的公共服务供给等三个方面。与国外大部制改革相比较,我国大部制改革既具有共性的内容,也呈现出中国国情的个性特色。国外大部制改革的经验对推进我国大部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建君 《中华魂》2008,(4):38-41
在如今这场关于改革的争论中,有人把人们对改革的反思和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统统归结为反改革,浑水摸鱼推销他们新自由主义的改革观,操控舆论、混淆视听。为此,我们必须对新自由主义改革观和马克思主义改革观的分歧加以明确的区分,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就——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顺利推进。一、改革就是要"去意识形态化"?  相似文献   

7.
我国期刊出版体制增量改革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经济领域中增量改革理念引入期刊改革,提出了我国期刊出版体制改革的增量改革新思路:适当扩大期刊总量,为增量改革创造准入条件;引入竞争淘汰机制,为增量改革扩展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数字期刊,为增量改革注入时代内涵;鼓励期刊抱团取暖,为增量改革解除后顾之忧.阐述了期刊增量改革的渐进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相似文献   

8.
人事聘用制度改革是高校用人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以贵州民族学院为例,介绍实施人事聘用制度的背景、原则、重要性,分析人事聘用制度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人事聘用制度改革的初步思考,切实推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为高校人事聘用制度改革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9.
杨煌 《中华魂》2013,(9):7-8
近来改革再次引起人们的热议,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改革的争议也日益激烈。那么,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就必须回答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这些根本性的问题。党的十八大再次吹响了改革的集结号,习近平总书记对改革发表多次重要讲话,肯定了改革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功绩,强调了改革的信心和决心,阐释了改革的方向、动力、主体、方法、路径,形成了指导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为改革廓清了迷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综合配套改革是国家赋予天津滨海新区的最大政策,土地管理制度、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为新区形成节约集约用地新格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这些改革做法和经验对于地处毗邻的农村区县而言,改革对象具有针对性,改革内容具有典型性,改革成果具有适用性,通过借势改革可以为自身赢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联动改革的路径选择上,农村区县不仅可以有选择的引进新区土地、城乡领域的改革成果为己所用,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争取成为新区相关改革的试验田,获取直接的改革利益.  相似文献   

11.
改革与完善医院管理制度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医疗改革纵深发展,医院在以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后,有些不适应患者的工作程序和医疗制度,以及影响医院发展的管理制度需要改革。因此,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改革不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医疗制度和后勤管理制度,使医院各项制度能顺应医疗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对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健全职业学校评价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办法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任务,成为“十四五”期间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安排。新一轮改革下,“职教高考”制度在招考体系、考试内容、学业评价、组织管理、招录机制等方面存在现实困境。基于此,对新一轮改革下的“职教高考”制度提出“一探索、四推进”的策略思考,即探索以分类考试为主干的“职教高考”制度,推进以职业教育为特点的考试内容改革,推进以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考试评价改革,推进政行校企协同的组织模式改革,推进以人本价值为导向的招录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关于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管理的改革必须以深化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为先导,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力推进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的调整,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管理手段,完善教学质量的保障和监控体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改革30年:策略转向与路线生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渐进改革主张采取温和、稳健和自我完善的方式实现改革,把改革理解为一个修正、充实、完善和提高的波浪式前进过程。首先,基础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决定了渐进改革的必要性;其次,渐进改革有利于基础教育的"本土化"进程。因此,30年基础教育的改革策略转向渐进,有其必然性。渐进改革的思想根基是"有限理性"。30年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表明:在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理论研究者、改革决策者和基层实践者等多方改革利益主体应通过对话形成均势,即"在互动中制衡"。  相似文献   

15.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徐州市从2004年开始进行了镇级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和乡镇机构综合试点改革工作。通过改革,转变了政府职能,精简了机构和人员,取得明显成效。为深入了解各地改革工作现状,我们对镇级农业服务体系改革、乡镇机构综合改革试点情况进行了调研,现结合调研情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改革共识是改革实践的思想支柱,对引导和推进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有无改革共识,关键要看改革是否朝着人民所要求的实践方向演进、人民有无改革认同。利益博弈时代的改革,已不像以前只需强调价值,而是要从价值认同扩展到路径认可。凝聚改革共识的关键是进一步为人民提供参与改革决策、舆论以及监督的规范化路径,建构多数人共享改革成果的体制和规范的共识平台及机制。  相似文献   

17.
现在各国都在进行司法改革,努力摸索出有利于本国法治发展的司法改革的理念、方式、结构体系等的司法改革框架。各国都有不同司法改革前提性的社会和人文等方面的背景,但是基于司法改革的共性,也可以在比较和评价其他国家司法改革发展理论过程的基础上,借鉴可以为中国所利用的其他国家司法改革中的闪光之处。基于该宗旨,文章介绍并希望借鉴日本司法改革过程中注重指导思想和理念对整个司法改革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8.
法官指示制度是推动人民陪审员职权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域外法官指示制度为我国陪审员职权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以完善法官指示制度为视角,以L市法院陪审员试点改革为例,剖析我国法官指示制度存在的制度缺失、资源不足、证据缺位等问题,围绕提升向度、突破限度和内因重塑三个方面为推动陪审员职权改革、维护司法公正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9.
改革与完善医院管理制度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医疗改革纵深发展 ,医院在以医疗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后 ,有些不适应患者的工作程序和医疗制度 ,以及影响医院发展的管理制度需要改革。因此 ,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改革不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医疗制度和后勤管理制度 ,使医院各项制度能顺应医疗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司法改革试点路径的主导性力量总体上经历了地方—两高—国家的阶段性位移,以国家为主导的试错式改革是现阶段司法改革的总体治理格局。司法权国家化改革在治理效度的比较优势及我国渐进政治的制度安排,共同形塑了国家试错论改革观,具体表现为:法治秩序强调国家建构主义;制度体系强调正式制度对非正式制度的吸收;改革共识强调国家意识形态的统一性;改革目的强调实施并服务于国家政策;改革组织强调中心之下的多元协调。"国家试错论"在司法试点改革中的具体行动是以治理系统自身的结构优化为旨归,以顶层设计为核心的外在战略和党的领导为核心的内在制度为依托的"元治理"改革,借助小组机制、传导机制、示范机制等活化"元治理"的体系功能。虽然国家主导的试错式改革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改革的优势话语和中国制度的比较优势,但极易衍生"国家建构的单边情结",进而压缩地方建构与社会成长的可能性空间。为此,应从关系建构与制度建构两方面重塑司法试点改革中的国家、地方与社会的场域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