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子承续了老子的“道论”视角及其理论的核心内容,探寻人生意义的终极根据.庄子将生命的终极价值根据定位在“道”的终极存在层面,突出了“道”作为一切价值和存在根源的至高地位.面对生死带来的人生困顿,庄子将现实的惨淡归因于“本真之性”的凋敝,并强调护养“本然人性”,避免世俗功利私欲价值和道德智巧对实现人生终极自由造成屏障.在“与道为一”这一终极价值理想引导下,获得对世俗经验世界有限性的终极超越.庄子在解答生死问题、建构生死观的过程中完善并展开了他的“道论”,并在“道论”的指导下反过来对生死问题做出最终的解答.在庄子的哲学中,生死观是与“道论”浑融互进、相辅相成的.在环绕“道论”而打开,面向终极“世界大全”(“道”)的生死观中,庄子寄寓了深厚的价值期盼.  相似文献   

2.
生命自我超越是中西哲学的一大主题。西方近代哲学对主体性和超越性的建构使人类自我超越的归宿漂离宗教,尼采超人哲学力图使人类价值理想从天国的彼岸回到人间,克服了近代哲学生命终极关怀的超绝性和神秘性,从而与中国儒家哲学通过伦理方式沟通人的理想境界与现实世界层面来实现道德的真我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尼采和儒家哲学的先验唯心主义立场和专制等级主义情结,使其生命超越论陷入空洞并不失反动之嫌。马克思所阐明的在“自由联合体”中的“自由而全面的人”真正地实现了生命的超越,达到了真正的善、生命的终极价值,从而形成了对“超人”价值论和“圣人”境界论的批判。  相似文献   

3.
批评的性情参与 ,把文学提升到一种审美体验的境界来观照和评价 ,强化了批评主体的自由精神 ,突出了批评的本体性要求意义。批评者的意义 ,即在理性法则的批评过程中与作者同此心性 ,而在“同情”的层面上获得情感和价值的体认 ,进而对文本深层内质“悟境”式超越。文学批评的性情参与 ,使批评在思想的创造和理论的发现中表现出应有而难有的激情、灵气和创造活力 ,它有着充分的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4.
谭亚莉 《理论界》2012,(7):80-83
正义的实现问题是当今社会正义理论与实践探讨的热点。相关研究建立在自由、平等等正义诸价值的证成基础上,但其研究重点转为对正义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价值均衡、规制建设等环节。通过对正义观念与思想的历史溯源,洞悉现代背景下正义所具有的历史性与普世性、应然性与实然性等实践特征,以把握现代正义所面临的正义价值多元性的现实挑战,是正义实践研究的一个起点。  相似文献   

5.
《老子》思想意蕴是对人生终极价值追求的境界问题。"道"是最高境界即天地人一体之境,它是自我不断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过程。人突破世俗中有限的"我",复归于人性本然之德,进而入于整体之道即完成自身心灵的复归与超越。首先界定"道"与"德"的内涵并分析两者何以能成为"境界"?而后具体阐述"三重境界"的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6.
儒学的内在性与东亚价值观的共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认为人性中存在着自我完善的根据,因而在人生实践中就可以达到理性的人生境界。儒学立足于内在性原则,倡导超越性原则,确立了内在超越的价值取向。儒学强调内在性,主张人性善,具有凝聚群体的功用,范导着人本主义取向;强调超越性,主张超凡入圣,积极面对现实,提升人生境界,范导着淑世主义的取向;儒学强调包容性,拒斥排他性,主张“协和万邦”、“万国咸宁”,范导着和平主义的取向。这三种取向是东亚价值观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由于儒家所高扬的名本身存在着终极价值的非本体性、超越精神的非纯粹性、不朽境界的虚玄性三大缺陷,使名在价值意义层面上未能避免来自不同价值观念的冲击和消解,其文化心理动力功能也因此而受到弱化。  相似文献   

8.
谭德贵 《东岳论丛》2005,26(3):98-101
所谓“终极价值”观,就是对人类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深层探讨,从根本上解决有限如何超越无限的人性最高需求。宗教文化主要是在非生和死亡的层面上研究超越,《周易》本质上是一种唯物论,它必然反对来世的追求。它认为,生死乃“精气”的运动所致,个体生命不存在轮回,生命的无限,是通过类的无限延续来实现的。因而,要“乐天知命”,坦然面对死亡,“赞天地之化育”,从“内圣”到“外王”,在现实世界中实现有限对无限的超越。但是,由于《易传》的专制理论本性,虽然可以避免宗教的荒谬,却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死观的伦理化、政治化,轻视个体生命,“讳生忌死”,形成了巨大的心灵冲突。  相似文献   

9.
正义是人类理性的提升或提纯,它同时具备三种形态:价值形态、制度形态和日常形态。正义的价值形态为人类的社会理性确立形而上的终极坐标;正义的制度形态体现实现正义诉求的社会基本结构及其制度安排;正义的日常形态是人们社会化的心理感受,它通过效率与公平、民主与法制、多样与包容、和谐与幸福等概念范畴加以诠释。无论是正义的价值形态还是正义的制度形态抑或是正义的日常形态,其实践旨趣都应在于满足正义主体的生存、发展、安全、自由、机会等方面的需求,这样正义才不会在现实生活世界沦为"乌托邦"。  相似文献   

10.
刘芹 《南方论刊》2008,42(2):60-60,83
冯契先生对"终极关怀能否实现"的回答具有强烈的指导意义,主张将现实与终极关怀目标结合起来。结合在当今社会引起争论的安乐死问题,人们在对这一问题的不断争论中所展示出来的追本、求真、达善、向美的特性,在实践层面上实现了哲学上的终极关怀。在实践层面下的终极关怀可以帮助人们确立人之生存意义和相应的行为方式并获得人性的自由,且在这一过程中人不断实现自我、满足自我。  相似文献   

11.
汪娟 《社会科学家》2012,(2):129-132
"底层文学"自创作始已经走过十年的历程,在众声喧哗下的"底层文学"的探讨中,关于如何界定"底层文学"、底层的表述身份问题成为其焦点问题。对底层文学进行症候式的分析,有两个方面的缺失不容忽视。第一,文学是有精神和灵魂的,而底层文学恰恰普遍存在一种缺失的文学精神价值,缺乏对正面精神价值的弘扬;第二,底层文学中超越现实生存的精神是缺席的,作家应当反映现实却又在精神层面上超越现实,不但能由现实达到揭露批判底层生活的缺陷和丑恶,而且能用审美理想观照和超越这种缺陷和丑恶,使读者达到反思和升华的境界。"底层"作为一种文学精神,更重要的是引导底层这个群体还坚信人性的终极关怀和真善美的生活境界,底层文学才能焕发出极其强大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12.
潘立勇 《文史哲》2005,(1):79-84
在阳明心学 ,境界即本心良知在现实人生中的呈现。良知在不同的境域、不同的层次中呈现为不同的境界 ,即诚境、仁境、乐境 ,诚为意义世界的实诚存在 ,体现为真的境界 ;仁为道德世界的是非明觉 ,体现为善的境界 ;乐为审美世界的超越自得 ,体现为美的境界。三者亦即“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超越之境”。诚境为基础 ,仁境为核心 ,乐境是理想 ,意义境界、道德境界的最高体验是无人而不自得的乐境 ,其向审美境界的转化就在于本心良知的超越自得体验  相似文献   

13.
曾海军 《殷都学刊》2008,29(1):131-135
儒家学说是一套具有宗教性超越品格的价值信仰系统,其立“人”知“命”达“天”至“圣”的内在超越理路是基本清楚的。圣人之境作为一种超越的本体境界,它具有基督天国一样的绝对完美性和一劳永逸性。对于这样一种整体化的圣人之境必须予以打破,彻底破灭这种境界所给出的终极完满性。  相似文献   

14.
应用伦理学是时代和社会诉求的产物。其在研究主题、出发点、探究方式、落实方式上与传统的伦理学有区别。关于“达成共识”与“反思共识”、“基本价值观还是程序方法论”,是应用伦理学争论的焦点。应用伦理学应当坚持理论建设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程序中立与价值导向的统一以及解决现实问题与对人类整体的终极关怀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儒道价值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 ,儒道两家在价值观方面的实际影响最大。儒道两家有许多分歧 ,但也有一些共识。儒道两家都把“道”看成价值的本体论依据 ,儒家侧重“道之诚” ,以“诚”为终极价值目标 ,道家侧重“道之真” ,以“真”为终极价值目标。由此出发 ,儒家承认形式美 ,讲究尽善尽美、文质彬彬、以美比德、以德统美 ,追求中和之美、道德之美 :道家不承认形式美 ,也不承认道德规范的有用性 ,讲究返璞归真、与道为一 ,追求纯朴之美、内秀之美。儒家所说的圣人以诚为本 ,主张超凡入圣 ;道家所说的圣人以真为本 ,主张超凡脱俗。儒家提出“大同之世”和“小康之世” ,大力倡导合群观念 ;道家提出“小国寡民”和“至德之世” ,反对危害群体。在价值观方面 ,儒道两家相互补充 ,共同引导着中国人的总体价值取向。相对而言 ,道家的影响不如儒家大。  相似文献   

16.
老子道家和孔子儒家都是重人道并以人道为终极关怀的。其所不同的是,孔子儒家着眼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人性的自由自觉,从而建构了一个以“天命”为本体,以礼乐文化的合理性为基础,以“仁”为价值中心,以“克己复礼”为价值实现途径的道德人文主义的人学思想体系。而老子道家则以人与自然的原始和谐为基础,从而建构了一个以“道”为本体,以“自然”为本位和价值中心,以“返璞归真”为价值实现的自然主义的人学思想体系。二者之间的异质互补,为实现人性自由、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终极关怀问题上 ,黑格尔的价值思路对马克思具有诸多启迪。但从最终的理论成果看 ,马克思毕竟超越了黑格尔。这具体表现为 :在终极关怀的依据方面 ,马克思以“内在于个人的实践整体结构”超越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整体凭借” ;在终极关怀的主体观上 ,马克思以“现实个人本身”取代了黑格尔的“源于绝对精神的人类集体” ;在终极关怀的实现问题上 ,马克思以“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否定了黑格尔的“个人对国家的无条件服从”。究其根本原因所在 :马克思立足于“人类解放”的思维路向 ,确实在质底上胜过了黑格尔“国家整体主义”的价值旨趣。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超越政治正义的政治哲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新生 《学术研究》2005,1(3):61-67
对于启蒙运动之后的哲学而言, 在政治正义的限度内寻求对人和社会的终极解释, 已经成为替代宗教解释世界的现代方案。可是, 这一现代方案不仅取消了终极自由而且取消了对终极自由的渴望,从而自构了伦理困境。黑格尔洞察到现代性的伦理难题, 试图用一种“补偿性方案”克服之, 却又陷于对国家这一“伦理实体”的抽象肯定。马克思建立了在历史的实践中超越政治正义的政治哲学, 从而确立了一种颠覆现代性的“替代性方案”。正是这一政治哲学的确立, 为马克思“改变世界”的新哲学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立脚点, 为他走向实践哲学建立了基本通道。  相似文献   

19.
林建伟 《东南学术》2006,2(2):105-110
正义是法律的终极价值,也是公司法的终极价值追求.公平乃正义的公司法表达,它要求在促进公司效率的提高和大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妥切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维护公司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公司法的正义价值主要是通过改进公司的治理结构,平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人生观和人类对于自身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切与体认,是人生观主体对客体从价值-层面上进行归本性的省察和确认,自信为“善”后,从而形成的一种对人生的看法,它的人生的旅途中,为人的行为以及人生道路的抉择起着一种范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