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作为区别于西方现代化发展的中国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危机,以及由于人与自然关系失衡所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与本质特征。通过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政治主张上与西方生态现代化截然不同,这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历史语境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超越西方生态现代化的理论形态和实践范本。中国式现代化集全党意志、集国家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永续发展,就是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态文明底蕴对于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生态文明底蕴意味着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不仅要追求经济发展,更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与西方的现代化观念不同,它更多地注重的是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的协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态文明底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注重科技的适当选择和使用,注重社会发展理念的转变。其次,生态文明底蕴的四重组成要素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础。一是理念形成,包括文化背景、环境压力和国际影响等因素的作用。二是结构要素,包括逻辑关系、影响因素和实施方式。三是洗练过程,包括制度筛选、实践检验和创新推进。四是成果体验,包括环境改善、社会变革和文明发展等方面。最后,生态政策创新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态文明底蕴的关键。这需要从制度设计、政策实施和创新路径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制度设计应以科学技术和环境为导向,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来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二是政策实施需要明确环境目标、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并进行监测评价,以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效果的达成。三是生态政策创新路径需要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探索适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相较于全球范围内两百多年来现代化浪潮中控制自然的主流思维与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有着独特的生态意蕴与深厚的生态哲学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奠定了生态哲学基础,提供了理论遵循与行动指南。“自然是生命之母”“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哲学本体论奠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内涵构建了认识论主线;“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为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指导;“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则彰显了生态文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4.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新征程赋予绿色发展的新使命。为此,绿色发展必须在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前提下,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在具体行动方案上,应以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为治本之策,从源头上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深入推进环境污染治理为攻坚之战,最大程度消弭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素;以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功能为固本之道,不断夯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基础;以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变革之力,不断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入动能。上述四大行动方案既相对独立,又密不可分、高度一致,应协同、系统推进。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是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系统方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逻辑的超越,完成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转变,实现了从驾驭资本逻辑到激活自然资源的模式创新,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现“两大和解”中的制度优势,是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反思传统现代化基础上提出的科学论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蕴含着生态化与现代化相统一、生态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相统一的深刻义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生态文化宣传、开展全民绿色行动、积极参与全球生态共建,为丰富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完善现代化理论体系的生态蕴涵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同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7.
全球生态危机暴露出西方现代化模式和工业文明范式的不可持续性,西方社会推行的各种环境保护运动和生态现代化实践因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而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作为资本主义危机当代形式的生态危机,无法召唤文明范式绿色化变革。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中形成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形态具有特定的理论特质、范式结构和实践向度,从而彰显为文明变革的主导范式。应主动激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形态的现实变革力和愿景引领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纵深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协同构建。  相似文献   

8.
生态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战略选择,为中国走向生态现代化提供了良好机遇。但是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生态文明与生态现代化观念的长期缺失,发展方式转变的艰难曲折以及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又使中国走生态现代化之路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的道路选择是: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与生态现代化理念,迅速转变发展方式与现代化路径,重建以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中心的资源与生态保护系统,尽力减少生态足迹,立即行动起来,自觉走生态文明之路。  相似文献   

9.
孙蕾  李伟 《青海社会科学》2012,(4):42-45,135
生态现代化理论在其发展中逐步产生了对于公众生态观念的重视,该理论强调树立公众的生态观念是实现从生态改革政策向公众成员的生态实践转变的唯一桥梁。然而当前我国的生态现代化研究对于如何树立公众生态观念仍缺乏关注和具体思路,大多数研究仅倾向于政府宏观调控,特别是行政和法制约束的重要性。本文以文献研究为基础,提出从经济、政策和社会学习能力三个层面建立公众的生态观念,以促进公众参与生态现代化实践。教育学与传播学的引入,将提供反映我国环境变迁的实际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生态观念的实证研究思路,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新命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成为重要战略布局。为此,先行理清中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探索历程,包括以绝对平均为底色、按劳分配为调整的探索时期;以先富带动后富为战略、以全面小康社会为目标的发展时期;以顶层设计部署为指导、以要素参与分配为创新的深化时期;以多重制度组合为支撑、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导向的远景时期。尚需注意,经济发展、要素配置、生态关系、公共服务的结构性失衡仍然存在,对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产生阻碍。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当以“基础收入分配制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为基础导向;以中国式“全国统一要素市场、要素顺畅自由流动”为重点抓手;以中国式“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两山理念协同并进”为有益补充;以中国式“公共服务均等公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核心命题。进一步地,提出唱好“制度记”,建立健全基础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畅通“要素路”,倾力破除要素自由流通壁垒;打好“生态牌”,发挥生态服务共同富裕职能;提高“服务性”,深层补全社会公共服务短板,为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思路鉴照。  相似文献   

11.
谭倩 《南京社会科学》2023,(7):46-54+77
生态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具有内在强联系,生态文明的实现是现代化强国的本真要求和重要表征。在生态文明的语境下,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生态向度的科学理据和价值意蕴,有助于从学理和实践两个层面架构其生成逻辑。面对国内的生态问题和国际社会的生态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新路。从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明理念、人类永续发展和解放三条主线出发,根据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文明向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对于引领人类生态文明向好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深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需要聚焦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命题。此命题具有丰富的理论逻辑内涵。辩证理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逻辑,需要深入把握五个重要方面:一是要考察此命题的提出过程,二是要在民族复兴语境中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逻辑,三是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认识民族复兴逻辑,四是要辨析现代化逻辑和民族复兴逻辑的关系,五是要认识民族复兴逻辑展开的多重意蕴。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现代化总体布局中,明示了生态文明时代中国新型现代化的趋向与特点。新型现代化是不走以"无发展的增长"、"无根的增长"和"无未来的增长"为表征的封闭僵化老路的现代化,是凸显生态现代性维度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以构建生态文明为旨归,是实现生态现代化的途径。生态经济和国学智慧声望地位的同步显性化、生态经济和国学智慧旨趣向度的一致性,是国学智慧和生态经济走上合作之路的理论基础。传统国学思想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有助于抚育生态经济。基于国学智慧构建生态经济,可以确证现代化普世说之偏颇和中国现代化模式之独特性。理性地对待传统国学,谨防从"文化虚无论"走向"文化至上论",是挖掘国学当代价值的应有之念。  相似文献   

14.
"中国式生态生产力"是在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以生态文明理念为理论先导,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现实保障,以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为重要支撑,以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为现实发展模式的一种新型生产力形态。构建"中国式生态生产力"需要从四个基本的"向度"着手,即生态文明的理念是构建中国式生态生产力的理论先导;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是发展中国式生态生产力的制度保障;生态科技的广泛运用是培育中国式生态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是生态生产力在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模式。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提出应当立足于问题导向,以系统论、整体论、协同论等辩证思维统筹协同推进绿色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把维系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持续性与重点展开对人民群众关切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二十大报告中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进一步继承和深化了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提供了基础和前提,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视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源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它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时代“双创”,亦或说,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本身就是中国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科学丰富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观和“取用有节”的可持续发展观等生态智慧方面,具有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强调自然所蕴含的经济价值、倡导知足知止的资源利用方式等特点。在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建设实践中,要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辩证关系,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双创”,从而不断促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卢霄  吕锦芳 《理论界》2022,(10):8-1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民健康,让城乡环境更宜居、人民生活更美好”的重大论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要求的总概括。生态文明社会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理念,以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为目标。生态文明社会的逻辑缘起是人民对美好生活新要求、中国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三重逻辑的结果;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发展视角下立足于我国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探讨,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理论的凝结与升华;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复杂系统,需要从其逻辑缘起及基本特征方面整体把握才能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8.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建设生态文明。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目标定位、行动指南、价值取向、实践路径、根本保障等方面构成了严密的内在逻辑结构,为我国在新发展阶段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路。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新路径,而且为全人类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不仅对中国而且对整个世界具有重大意义,彰显出鲜明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现代化理论把现代科学技术理解为生态改革的核心机制 ,它同时强调在生态改革中经济和市场动力的重要性。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 ,环境保护不是一个经济负担 ,而是一个发展机会 ,它扩大了经济发展空间 ,这个空间是与生活质量改进的环境需求相关的 ;企业开发和采用生态技术、绿色技术和环境友好技术等 ,不仅不会降低企业竞争力 ,反而会增加企业竞争力 ,新的竞争力来自与环境相关的技术领先和社会需求。在某种意义上 ,工业社会以后的社会是一个生态社会、一个可持续发展社会。在生态社会里 ,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 ,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 ,生态和环境得到保护。生态社会的形成过程就是生态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作为生态资本主义的主要流派之一,生态现代化企图在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生态技术革新、市场生态化转向、生态政治变革等举措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为目标。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这三个举措对实现目标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生态现代化理论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局部地区缓解生态问题,却并不能从根本上克服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