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广告是一种重要的跨文化传播形式。广告受文化的影响,在多元文化多元语言的社会中,由于文化的特殊性,其中包含文化意义的广告,可能造成消费者接受的困难。要正确认识多元文化的含义,体现广告的文化多样性,是实现广告在国家内部———世界范围的跨文化传播的前提。我国广告传播显多元文化趋势,要借鉴西方国家广告的传播经验,顺利进行多元文化、多元语言社会中的跨文化广告传播。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培养具备全球意识和跨文化能力的公民已成为国际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作为承担培养国际性人才这一重任的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跨文化素养,必须努力提高跨文化沟通与合作能力。因此,如何培养职前教师的跨文化能力已成为各国高校教师教育的重要议题。基于这一背景,美国和加拿大部分高校为职前教师提供了一系列跨文化课程。这些课程主要包括多元文化课程、跨文化社区体验课程以及海外实习课程,旨在帮助职前教师获取丰富的跨文化知识与体验,提高其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任教的能力。这些跨文化课程为我国的教师教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校翻译专业出现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致使本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受到严峻挑战。究其原因,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专任教师、教学、考核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应对之策是构建中西方平等文化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构建融入文化的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善专业教学综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4.
20世纪诸艺术流派争鸣之际,亦是中国专业音乐创作发轫之时。作为文化交融的产物,中国专业音乐一方面在探索不同于西方音乐体系的道路,另一方面试图从中国传统音乐模式中推陈出新。在跨文化语境中,中国专业音乐成为“中国乐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世界呈现艺术自信和文化自强。这些音乐作品能够跨越不同的国家与民族,在各历史时期、多元学科中进行跨文化书写。尤其近年来专业音乐创作推进了大众文化与学院派之间的融合,凸显出当代作曲家独特的文化观念与基于跨文化对位的“文化书写”。以跨文化视角梳理当代专业音乐创作的历史背景,并提炼经典作品中人文与音乐本体对位之特征,探寻其音响空间构成的文化属性,从而彰显当代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间公益事业的前身不是小共同体公益,而是社邑这种特殊形式.中国内部是小共同体公益继承、突破大共同体公益兴起;外部,西方式现代公益模式渐入中国,形成了被认为是西方传统的公益模式与公民社会公益共存的独特局面.同时,近代中国多元的政治力量支持不同的制度因而形成不同的公益组织,它们的发展各具特色.中国民间公益近代化具有多元影响,呈现多元特色.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为了适应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已将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作为研究热点之一。合作式自我探究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倡导建立高校教师与中学教师之间共生、平等的合作关系,目的是在互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教师教育发展和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双赢。本文介绍了以加拿大女王大学教师教育研究者与中学物理教师的合作为例,对该模式进行实践与反思,旨在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运用马克思·韦伯的“理想类型”方法论思想,以“国家—高校—个体”三大实践主体的功能性需求的实现为分析框架发现: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国家层面是作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支点;在高校层面是作为建构学术话语能力和延揽商业利益的基本途径和功能导向;在个体层面则是深化跨文化理解和形塑个体全球胜任力的关键支撑。而面对全球化的新变局,西方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将呈现出新样态,包括:西方高等教育模式将被进一步“去中心化”,传统范式向多元范式进一步转换,由“中心—边缘”格局转向形成多中心格局。  相似文献   

8.
各民族国家建构现代化道路呈现多元趋势,且国家命运与道路选择休戚相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扬弃,是对苏联模式现代化道路的升华,是对中国旧式现代化道路的超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路径基石,对克服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局限性、观照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乡村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它需要从微观政策和专业发展模式、培训者和课程资源、培训后效跟踪评价和教师任职学校等方面得到有效服务和大力支持,形成多元化服务体系,这样才能使乡村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产生实效.本文主要从上述几个方面探索建立适合云南乡村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服务体系,以期更好地促进乡村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10.
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对世界人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世界人权运动演变的历程,认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的影响是世界性的,其不仅推动了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世界人权由消极意义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向积极意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拓展,而且对世界人权文书的制定以及地方人权运动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促成世界人权发展多元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围绕文化核心问题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核心问题.中国传统儒家和道家文化与西方自由平等思想和二元论的世界观造成了中西方家庭观、语言模式、思维模式、社会习俗、医学和非言语交际等多方面的明显差异.教师在围绕核心问题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向纵深发展,教育国际交流频率与日俱增。本文选取参与(Reciprocal Learn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between Canada and China,RLTESECC)加拿大温莎大学交换学习项目的中国X大学职前教师为个案,通过访谈、文本内容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考察职前教师对教师职业、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主观理论水平,并基于此构建职前教师跨文化学习的主观理论结构图。由此得出,职前教师对专业素养的全景式认知、反思有助于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转化及跨文化学习对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深远而持久等结论。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日益重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依托综合性大学培养教育人才巳成为各国的普遍做法。有鉴于此,武汉市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应以武汉市市属综合大学——江汉大学为依托,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专业优势,改变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封闭式办学模式,形成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格局,退步建立以市场为取向的多元开放型教师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文化多元主义"是当代全球状况的结构性特征,"全球本土化"所呈现的核心问题具有鲜明的跨文化意味.文化的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同质化,"全球本土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文化发展的表征,文化的民族化和世界化以及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总是共生并存的.文学是文化的表现,跨文化研究具有整体主义立场和对话精神.文学理论的跨文化研究是对中西二元模式的超越,追求的是审美与文化以及自律与他律的结合,最终实现中西方文论的平等对话.跨文化的间性研究与外推策略,对文学共同性的探讨是借异识同,目的是在多元文化语境中寻求文学理论新的生长点,最终建构起世界性诗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后发展理论为从国际比较视野下审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方案及其世界意义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在西方现代化发展模式逐渐掌控世界发展话语霸权之时,后发展理论沿着福柯式话语传统从语言的建构、实践的狡黠和知识的特权3条路径批判与解构了西方发展话语形成的具体化机制、技术化机制和合法化机制,揭示了全球现代化发展样态的一元性危机。但与此同时,后发展理论也被学者批评存在发展的二元思维与立场缺陷、话语分析方法与认识论缺陷以及将地方浪漫化的政治缺陷。面对这些指控,后发展理论无疑陷入了缺少“发展的替代方案”的迷思之中。直到21世纪初第二波后发展理论热潮兴起,学者们发现中国共产党坚持用“人民的话语”为世人呈现了一条植根于本土文化、“由东向西”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人的现代化、物的现代化和制度的现代化三个层面破除了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才能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迷思,不仅超越了西方发展话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还为世界上那些渴望走独立发展、符合国情道路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案,具有重大而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其不仅仅限于学历学位的获得,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也与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质、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相联系。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需求,大学英语教师人文素质的欠缺,都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要把提升人文素养,作为其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市优先发展战略使得城乡二元结构出现,导致教育的城乡差异较大,西部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完善,师资水平制约了西部地区的学前发展。在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社会背景下,需要依据成人学习特质设计培训策略,借鉴TOT模式探索层级递进式教师专业培训体系,通过设计以关键能力提升为主的培训内容来提升农村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以地方高校为主要力量整合资源建构学习共同体,为其专业发展提供持续帮助,形成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联动模式,逐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有效提升西部农村学前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8.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汉语专业是为适应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和频繁的国际交流而设置的特色鲜明的专业,专门培养熟练运用双语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以及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的专门人才。该专业以双语、双文化复合型人才为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要彻底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变,只有准确定位,增加富有专业特色的技能类课程,充分体现本专业的应用性、师范性和跨文化性,在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探索有益于专业发展的新路子,才能求生存,图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社会的形成,跨文化护理模式已成为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起步相对较晚,跨文化护理的教育和实践在我国护理界亟待加强。在临床实践跨文化护理过程中,如何构建良性和谐的护患交往体系是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引入交往行为理论,介绍了相关基本概念,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交往行为理论对实践跨文化护理在理论上的借鉴意义,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当西方文明与追随西方的国家纷纷滑向困境之时,世界格局“西强东弱”态势依旧但“东升西降”趋势越发明显的“后西方时代”在人类文明的变革中到来。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中国发展实际对“后西方时代”的时空定位所做出的有利诠释,是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统一基础上形成的中国方案,是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文明思想的现代化,是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积淀的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现代化。可以说,中国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既突破了西式现代化模式所带来的文明困境,又为世界历史发展和人类文明前进提供了走向现代化、开启新文明的中国向度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