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概念是理论研究的基石,讨论并走出当前我国民族理论研究中存在的困惑,还须从其最基本的“民族”概念着手。要结合西方民族概念的引入及其影响,分析当代中国“民族”概念生成的历史渊源,梳理其演变发展逻辑以及学术思想轨迹,找寻中国化的“民族”概念形成的原初动因;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一当今我国民族研究的核心命题,把握其鲜明的时代价值和政治诉求,进而以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厘清“民族”概念中国化与中国化的“民族”概念之间的原初张力;在反思“民族”概念中国化的原初误读、泛化应用的基础上,以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和“人民性”再造民族群体意识,重塑中华民族整体认同,生成具有时代特质的现代“中华民族观”,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民族理论学术体系。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战略命题,这一命题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把民族团结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逻辑前提的总结和升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中华民族来说应具备两个基本态势: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共同实践和共同享有的复兴,亦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各族团结奋斗、凝聚合力的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这一历史进程既是一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生活世界图景的展现,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张力释放,也就是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构成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实践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基础。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政治共同性为核心的“国家-国民-法律”共同体,是以文化共同性为核心的“文明-文化-精神”共同体,是以利益共同性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安全”共...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中长期忽视了话语共同体的视角,构建中华民族话语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向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所需与话语共同体的功能优势是构建话语共同体的驱动力。话语共同体以语言文字共同体为基础,社会结构交融为前提,共同的话语体系为核心而逐步形成。面对法律保障缺失、民族交流困难等现状,构建中华民族话语共同体要从六个方面着手:将构建话语共同体纳入法治轨道以实现法治保障;广泛传播中华文化以增强文化认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以提高治理效能;推动各民族话语融通以形成精神核心;落实媒介化统战以汇聚民族力量;建设学术话语体系以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对于多民族国家中国的稳定和发展而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现状来看,推动研究进一步发展,最先要解决的是对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个认同"的形成作深入地历史解读。通过这一解读不难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体系的建构既需要多学科的协作,更离不开正确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大一统"具有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实践等多维意涵,其中的政治思想维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相关,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政治生态和"文化心理结构"。从中国古代的"华夷一统观",到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观",再到当下予以弘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一以贯之着"大一统"的脉动。"大一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6.
1902年梁启超首创“中华民族”一词,在持续一个多世纪的讨论和发展中,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丰富。中华民族概念内涵在探讨过程中有三次转换:20世纪初,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狭隘的“小民族主义”观念压倒一切的时候,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学者赋予中华民族包括中国境内各民族的“大民族主义”内涵;辛亥革命后,从北洋政府时期秉承的传统族类观与现代国家观复合的中华民族“五族共和”内涵,发展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秉承新三民主义之下的中华民族“国族”内涵,并且在全民抗战背景下迸发出“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时代强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首先对外寻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对内寻求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建立了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此后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立以后,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从而实现了中华民族概念内涵的又一次关键性转换。  相似文献   

7.
平城时代是北魏最辉煌的时期,为了应对外部政权争霸与内部民族矛盾,北魏在这一时期采取了诸多措施来构建“大一统”王朝。在疆域上统一北方,通过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推动了各民族民众密切交往;构建民族认同,推行宽松的民族政策,招揽汉族士人;在文化上学习中原儒家文化,并利用宗教团结各族民众。以上举措及其提出的“天下一家”“天下民一”的思想成为当今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而其体现出的兼容并包的态度、重视文化建设的精神,则成为今天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发展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后文简称“两个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实践中国共产党执政精神的基础上,为解决民族治理和全球治理问题而提出的带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治理理念。“两个共同体”是中国智慧与世界思维、经验基础与理论升华、相互依存与双向互动的内在关系;“两个共同体”的构建和铸牢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中国梦与世界梦共筑等方面具有极为丰富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9.
我国官方话语中多次出现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话语具有多重意蕴,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根脉传承,是自古以来家国同构的政治话语表述,也是我国各民族情感交融的生动阐释。中华民族大家庭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具象呈现、动态刻画和同一表述,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充分的内涵一致性和高度的建设同构性。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民族大家庭话语有效地将个人、家庭、民族和国家建设纳入统一的社会建设工程中,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政治理念导向和价值判断基础,为族际交往、家庭兴旺和个人成就提供价值积淀和行动指引。重视中华民族大家庭话语负载的内涵意蕴和建设资源,发挥其情感生发、多元塑造和实践指导的功能;加强面向广大群众、抱朴归真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话语体系建设;深化以“家和”理念为核心的民族叙事和民族团结实践,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关涉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关涉民族团结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民族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这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题主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将意识形态系统的四个逻辑体系即“价值-观念体系”“认知-解释体系”“制度-规范体系”和“行动-传播体系”,作为切入点来解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结构,并紧扣这四个维度探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可为之径。  相似文献   

11.
尚晓伟 《国际公关》2024,(3):148-150
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历史积累和时代演变的过程,它的多元性内涵和一体性内涵是其构成的重要部分。本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多元性内涵、一体性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多元性和一体性的相互关系,并揭示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化与拓展需要在维护多元性的同时强化一体性。  相似文献   

1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在这一目标指引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呈现出历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从历史逻辑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百年建构经历了由“自在”到“自觉”再向“自为”状态的历史演变;从理论逻辑看,马克思共同体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理论支撑;从实践逻辑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进民族间的文化认同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其建构的现实路径。从这三重维度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生成脉络,深入挖掘其形成过程中的有益经验,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新征程上聚焦“五个认同”引领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是在新的历史阶段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根本前提,是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证,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举措。党的百年民族工作充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制定出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解决民生与民族关系问题的重要政策,在百年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逐渐形成各民族人民主观与客观的集体能动认同体系。深刻把握“五个认同”的科学内涵,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活动。在以往的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由于没有妥善处理好一致性与多样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导致在教育内容体系建构过程中客观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即“多强调差异性,忽视了共同性”“多强调民族性,忽视了国家性”“多强调个体性,忽视了交互性”,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以“一条‘纲领主线’”“一个根本原则”“三个具体原则”为逻辑结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实现教育内容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以更好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通过梳理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生产脉络,发现目前学界已经完成了元概念引入、主体概念生成、内部结构要素整合等理论建构过程,理顺了理论内部结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了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实践路径的理论拓展。同时,对该理论的未来研究趋向进行了探索性分析,认为未来的研究进路应从四个视角展开:一是基于效果评估和意见反馈的社会学视角,二是基于个体与共同体认同的心理学视角,三是基于文化传承与互动的传播学视角,四是基于制度完善和国家治理视角。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民族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学界的研究主要有历史论述、观念形成和政法凝聚三种视角。历史论述展示了作为历史事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之形成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随之逐渐产生。而观念形成视角的研究从人们认识的角度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形成论述的补充,也意味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来培育和加强。政法凝聚视角立基于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政治和法律的共同体,政法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有极大的塑造作用,而人民之平等法律地位和国民身份是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之共同体意识的政法基础。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国族意识和认同会有一定差异,因此从区域角度研究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将是一种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高标准、高质量编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试用本),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试讲试用推广工作。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编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本刊特邀五位专家参与专题笔谈,从不同角度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创新点。其中,张梧认为,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从四周向中心融合聚合”的形成机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亮点;沈桂萍认为,阐明中华民族作为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实体”属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的理论贡献;张利国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从历史逻辑、政治逻辑、文化逻辑、组织逻辑四个维度阐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何以由多元聚为一体,并且从自在走向自觉自强的内在机理;孙明霞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通过中外比较,充分彰显了中国特...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国人民基于共同的身份认同、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文明根脉、共同的价值追求等形成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从传统的自在民族到现代的自觉民族、从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走向民族复兴的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文明共同体,其内核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和平包容的文明传统流传至今,推动着中国和平崛起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价值共同体,凝结着民族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依归,建设好多民族融合的共同家园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和期待。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建设建立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基础上,有着清晰的发展脉络。这种话语叙事的历史逻辑开端于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形塑于秦汉以来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觉醒于各族同胞共御外侮、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典型形象、精神家园、物质发展、目标使命等多个维度构建了内涵外延丰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为推动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全方位的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根本遵循,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渐进形成的,历史选择是主因,主动塑造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将在渐进的历史过程中予以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是分阶段的,目前已处于一体多元阶段,必将逐渐迈向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更高阶段。一体多元,指的是各民族不可分的一体性发挥着推动多元发展或引领多元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多元而言,一体有着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华民族,共同性之下的差异性是客观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不得也急不得,是分阶段的渐次推进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也要尊重和包容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