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构筑了以异国地域为背景的乌托邦世界,作家并非要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崇敬与欣羡,而是仅仅将异国文化作为参照物,幻想通过香格里拉这个乌托邦世界来拯救西方现实世界。运用比较文学形象理论分析希尔顿笔下的中国形象,不但可以利用"他者"来反观自己,而且对增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国对华传教工作始于1829年.美国来华传教士雅裨理和卫三畏分别于1830年与1833年来华.鸦片战争之前,由于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来华传教士的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他们对中国的理解是比较肤浅的.在他们眼中,中国是个奇风异俗盛行的异教国度,是个等待西方"先进"文明与宗教拯救的民族.他们用文字记录了来华美国人对中国的最初印象,这些印象也成为此后美国人中国观的最初依据.  相似文献   

3.
迄今为止,学界对老舍创作中的异国影响有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对老舍作品中的另一异国因素:异国人形象的塑造仍关注不多。作者以《四世同堂》为核心,分析作品中英国人富善先生这一他者形象如何从不同角度引发了对“自我”的反思;进而指出老舍赋予英国人富善形象的情感认同以及对其缺陷的分析,不仅使富善在老舍笔下的英国人中具有了独特性,并透射出老舍对殖民主义的警惕以及对异国文化的反思态度。  相似文献   

4.
"乔家大院"作为晋中地区的文化瑰宝,长期以来仅仅是作为一种"形象"存在,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和效益,而电视剧《乔家大院》的播出使大院成功转化为人们心目的"印象",成为眼球经济时代的佼佼者。在从形象向印象转化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创意",而提出这一创意的却不是"乔家大院"的运营者,更非出于对"乔家大院"作为一个产业运营的考虑,而恰恰在这里彰显了我们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的缺失。  相似文献   

5.
17-18世纪,欧洲与中国的交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等的广泛交流.这一时期特别是在欧洲皇宫贵族和新兴的政治思想家中形成了一股强劲的“中国风”.但是由于当时欧洲了解中国的渠道有限,引用中国的哲学思想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以及自身的优越感等因素.中国在17-18世纪的欧洲的影响,是有限的、浅显的,并没有留下真正深刻的印记.总的来说影响主要集中在绘画,制陶等艺术领域,而其文化政治,哲学思想的影响微平其微.  相似文献   

6.
在清末传教士所勾勒的中国全景图中,中国形象的正向价值可以说微乎其微,给予中国以落后、失败以及灾难感。传教士通过如下三方面来概括出中国的大致特征:重视繁衍,却无生命意识;伦理本位,以道德替代宗教;笃信教育,只为念书做官。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形象并非现实存在的中国,其原因在于以西方的工业文明形象来考量中国,以基督教学说来改变中国。  相似文献   

7.
许子东的著作《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可以被视为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活动的余声,其“中国故事”的叙述视角及对百年中国小说中“官员”“官场”形象的挖掘是一大创见。由音频节目到纸质书籍,从“有声”到“无声”,该书体现了移动阅读时代听众、读者的阅读习惯与趣味。可以说,此书的写作方式及写作意图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移动阅读时代文学史写作的新路向,将之与之前的文学史并置比较便于照见当下文学史写作与教学的“困境”,也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思考在当前这个时代重读“中国故事”与“重写文学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9.
以时代为顺序 ,以家的形象演变为切入点 ,剖析女性作家笔下的“家”的不同时代话语 ,可以揭示出掩映在女性意识背后的思想、伦理、政治、人性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日本电影理论论著论文在中国被译介并产生影响。电影史论方面:60年代就在中国"内部发行"的岩崎昶的《日本电影史》正式出版,电影理论家佐藤忠男的《小津安二郎的艺术》、《沟口健二的世界》、《上海电影港口》、《中国电影百年》等文发表对中国电影的指导意义很大,山本喜久男的《日美欧比较电影史》用历史比较方法进行电影研究的成功尝试具有普遍意义。电影导演方面:山本萨夫的《电影制作的实际》对刚进入电影学院的中国第五代导演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山田洋次的《素材与剧本》指出导演和编剧一样需要有源于生活的创作"冲动",大岛渚的《日本电影的形势和主题》对画面以及蒙太奇的强调给人启发。在电影编剧方面:田板启在中国所做的系列讲座提出电影观念问题,新藤兼人的《电影剧作中的改编》讲述如何将长篇小说改编成电影脚本,野田高梧的《电影剧作结构论》中谈到"事实"和"真实"的区别很有见地。在表演艺术方面:山田五十铃的《演员的直觉与训练》认为一个艺术家必须具有浓厚的职业敏感与职业兴趣,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模仿对象。对于刚刚走出"文革"的中国电影来说,这些电影论著论文往往以自己的电影实践为例证,真正起到了"现身说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书写由政治事件引发的生命个体的"存在焦虑",始终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台湾现代诗的重要主题之一。为确认个体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具有多重面貌的"中国形象"以镜像功能的意义,构成现代诗人笔下内涵深邃的意象。对"中国形象"的营造,超越了单纯的乡愁情结而成为特殊历史时期文化生态及知识者心路历程的见证。  相似文献   

12.
现在中国的山寨产品基本上都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先进产品的模仿。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在17世纪前后,欧洲也盛行过模仿中国产品的山寨热潮,看来真的是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  相似文献   

13.
从李朝朝鲜时代著名的"黄嗣永帛书"事件说起,这里叙述的是19世纪初叶朝鲜、日本和中国在应对西洋宗教时呈现出种种不同的历史现象.重心是想通过19世纪初面对西洋宗教时的不同策略,观看同属于所谓"东亚"的三国在政治、社会与宗教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是如何导致面对西洋宗教时策略的差异的,因为这种差异还会多多少少影响到此后三国面对西洋"坚船利炮"时的不同态度.同时,还特别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如何重新评价近代史研究中的所谓"冲击-反应"模式;二是同样面对西方"冲击",需要追问为什么东亚诸国会各有各的"反应";三是如何在全球史背景中,重新审视近世"东海"即中国、日本以及朝鲜之间,由于加入了西洋因素而变得复杂和交错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形象在异域空间中处于他塑为主的局面,源于中国在世界话语体系中主体性的缺失。中国形象跨文化传播应思考如何在国际舞台上重建自身的主体性,增强中国元素的传播力。中国梦话语作为表述民族身份认同的符号,在海内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强化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并淡化了崛起所蕴含的威胁力;以中国梦建构的叙事框架虽然仍呈现出多元化解读的态势,但鲜明的跨文化对话意识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5.
2011年4月1日下午,在四川省彭州市白鹿中心小学校,一位外国老太太和一个四川小女孩幸福地拥抱在了一起,两人对彼此的牵挂,都在这一刻变得开心和泪眼朦胧。外国老太太对小女孩说:"婧,我说过的,在我离开中国之前,还要来看你一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夏志清、司马长风、顾彬等人较具代表性的文学史著中,建构了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另类”形象。与传统文学史家不同,他们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立场和审美趣味。经过“他者”的多角度阐释,鲁迅形象得以不断增值,从而呈现出多副面孔。鲁迅形象的多样化描述,反映了鲁迅本体蕴涵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同时,我们必须全面审视海外汉学的研究视角,以一种科学理性的态度来辨析其中的洞见和谬见,惟有如此,鲁迅研究才可能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文学中关于“树”的诗歌,其意象绝大部分都是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形象的含义,纵观这些诗歌,20世纪“树”的意象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意义的变迁阶段:一二十年代的独异,三四十年代的坚韧,五六十年代的挺立,六七十年代的忍辱,八十年代初期的申诉,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崇高,九十年代以来的世俗。  相似文献   

18.
利玛窦的《利玛窦中国札记》对明朝末年中国的物质、制度和精神层面的文化进行了较为真实客观的记述和评价,认为当时的中国人具有和平知足、尊师敬老、愚昧虚骄、封闭多疑等特点。他的独到见解和真知灼见对于当今的中西文化交流,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塑造良好的国家民族形象都具有积极的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陈彭案"的研究,从而探讨该案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自我认同感的动员与整合过程,并分析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群体自我认同感得以整合和重构的因素,认为与五四情结、陈独秀个人声望、国民政府独裁和民族危机深重有关;最后认为抗战是知识分子的趋同走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俄罗斯专业民调机构开展了不少直接或间接的涉华民调。通过对这些调查的分析发现,俄罗斯社会本身在如何看待中国和中国人、如何认知中国之于俄罗斯的角色、如何定位中国在其内外政策中的地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背反和矛盾。这可以引起我们的认真关注、重视和研究,进而有助于我们以正确的心态、思路和方法,逐步在俄罗斯乃至全世界树立并展现一个开放、自信和真实的大国及其国民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