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 巴金是五四爱国运动的产儿。最近几年,他在很多场合都表示过类似的意思:“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受到无政府主义的影响,但即使在当时,对我影响更大的还是爱国主义。”无政府主义是一种国家虚无主义。巴金早期为什么既信仰无政府主义,同时又是个爱国主义者?这两者关系如何?爱国主义在巴金前期想思发展中占有怎样的地位?这是本文想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带着辛亥革命所不曾有的姿态,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震荡了全中国;它唤起了一代知识青年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心,推动他们投入时代的激流,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巴金,就是他们之中的一个。巴金为我国新民主主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而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他早期的思想探索过程却是曲折和复杂的。他曾经长期信仰无政府主义,由于他独特的政治信仰  相似文献   

3.
<正> 路哲著《中国无政府主义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以下简称《史稿》)一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对中国无政府主义进行了动态的分析,在以下几方面独具特色。一、对中国无政府主义代表人物作了如实评价。《史稿》指出:“中国的无政府主义者,的确有一些闭眼不看现实,只追求个人绝对自由的狂人。但是,从在中国宣传无政府主义学说的成员们的整体来看,并不完全如此。”(《史稿》第8页)中国无政府主义者队伍很复杂,其中固然不乏文痞、政客、革命狂热病患者,但绝大多数是怀着救国救民的愿望,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通过对中国实际的调查,提出过一些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但当认识到无政府主义道路行不通之后,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放弃了无政府主义,继续探索真理,终于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些人最终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又有什么关系?列宁在《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早已明确指出:“无政府主义是改头换面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个人主义又是无政府主义整个世界观的基础”。①(见《列宁选集》第一卷218页) 林彪、“四人帮”竭力煽动无政府主义,推行极左路线,对于共产主义运动的危害极大,使我们回忆起巴枯宁怎样混入第一国际和怎样被开除的一段历史,也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无政府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5.
无政府主义对党的建设危害极大。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和建党以后的长期战斗历程中,我们党一直没有停止过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认真总结我党反对无政府主义斗争的历史经验,深刻分析无政府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表现、特点及其巨大危害性,坚持不懈地开展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斗争,对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和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巴金是深受人们喜爱和尊敬的著名现代作家。他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揭露和严厉批判,引起了旧社会青年知识分子的共鸣,为他们走向革命铺设了思想跳板。然而,巴金又是一个深受无政府主义影响的人,对于这一点,他自己也从不讳言。而从二十年代起,无政府主义已成为一股抵制革命的反动思潮,这在学术界又已成为定论。于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被提出来了,既然巴金深受无政府主义这一反动思潮的影响,他为什么又能写出如此进步的作  相似文献   

7.
巴枯宁是无政府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被称为“无政府主义之父”。这是众所周知的。 然而,对巴枯宁早期曾经是一个民主主义者,对巴枯宁后来由民主主义向无政府主义的蜕变,则为巴枯宁的研究者所忽视。 我们研究巴枯宁民主主义思想及其向无政府主义的蜕变,有助于分析巴枯宁在何处失足和为何失足的问题,也有助于科学地说明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的特点,有助于正确地对待社会思潮,因而具有理论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黄文山是较早倡导文化学和从事文化学研究的学者 ,他早年信仰无政府主义 ,后改奉国民党正统意识形态 ,成为倡导中国本位文化建设的代表人物之一。黄文山取文化学的立场 ,以文化学理论作为研究的方法论 ,来探讨中国文化改造的问题。他的文化观的转变 ,充分显示了文化学的理论对其文化思想的影响 ,作为一个典型的个案 ,反映了近代思想与学术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获得秩序而言,道德可以发挥着巨大的功能.但是,有两种道德行为,一种是世俗的信念行为,另一种是宗教的信仰行为.信仰行为可以造成道德化的结果,而就行为自身来说,并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信仰行为总是发生在权力关系和统治型的社会治理基础上的,当权力关系出现衰落的地方,信仰行为也会日益式微,代之而发挥作用的应当是世俗性的道德行为.在这种条件下,社会治理也应当建立在德治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0.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新生代农民工道德信仰必然会受到城市文明的更为深刻的冲击和震荡。由于他们的综合素养、社会阅历、对城市生活的期望等与现行的户籍制度、城市文化、和城市居民对他们的态度等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导致了新生代农民工道德信仰的弱化和扭曲。社会应该从制度革新、组织关怀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着手来化解他们的道德信仰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以实现他们向社会主义道德信仰的渐近和归依。  相似文献   

11.
多布森认为生态主义理论是一种独立的绿色的意识形态,与任何一种环境主义都不相融。佩珀则通过分析经济学价值论的三种流派的基本观点,阐明了各种环境主义与不同的价值论所代表的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了生态主义内含的各种矛盾及其无政府主义根基。佩珀认为,无政府主义具有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维度,无政府共产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在经济和政治哲学上具有相近性,应从生态社会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出发,推动人类中心主义与绿色意识形态的融合,推动生态主义向生态无政府共产主义,以致向生态社会主义靠拢。  相似文献   

12.
陈锡敏 《河北学刊》2001,21(5):110-113
恽代英在“五四”前后深受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而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后,倡导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道德原则,推崇无产阶级的理想人格,主张把个人的恋爱婚姻家庭与推翻旧的经济制度联系起来,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论巴金“家庭故事”与“团体故事”的同构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伟 《齐鲁学刊》2001,(6):39-42
巴金以《家》为代表的“家庭故事”小说与其早期直接反映其“安那其”主义的“团体故事”之间存在观念上的同构性。对巴金小说“家庭故事”与”团体故事”的同构性的解析,为解决长期以来巴金作为反封建民主战士和虔诚的“安那其”主义信仰者的矛盾情结提供了较之以往更为恰当的视点和参照。  相似文献   

14.
哈萨克族的民间信仰源于古老的信仰,有着丰富的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哈萨克族历史上的宗教信仰及其演变形成一种积淀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并成为民间信仰的基础和基本内涵,对哈萨克族民间信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哈萨克族的民间信仰包括信仰系统(神灵系统包括天神腾格尔和“迦萨甘”等,鬼系统包括精、阿勒巴斯特和撒旦,祖先系统包括祖先崇拜、巫师崇拜和麻扎崇拜)、仪式(包括巫术、墓祭、治疗等)和象征等三大体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文明全球化形成之势,我们应主动积极的去对一些异方文化进行考察借鉴."恶法非法论"便是一条有着千年文化浸润的民主法制.其在哲学认识上、权威思想上、法治观念上均有着独到之处.这样的文明对于我们东方之壤可能带来无政府主义或自然主义的侵害,但只要正确认识,合理预防,还是最终能有一番受益的.  相似文献   

16.
加强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仰对人类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引导作用。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严重的信仰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特点、影响当代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原因及如何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科学划界问题是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各派对这个问题都有所涉及和回答,然而答案却各不相同。从逻辑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的绝对经验标准,经实用主义的相对标准,到无政府主义和后现代哲学的消解标准,划界标准越来越模糊。而科学实在论又扛起科学划界的大旗,建立了多元标准。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教师教育事业的灵魂,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在当今教育信念缺失的形势下,教师教育信念研究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教师教育信念研究有三个维度:教师教育信念的内涵、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阶段以及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路径。教师教育信念研究重在分析教师教育信念研究的不足,归纳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建构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历史上,柯尔克孜族先民信仰过萨满教等原始宗教,后信仰伊斯兰教。尽管柯尔克孜族皈依伊斯兰教已有数百年,但在他们今天的信仰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远古信仰的遗留。现在在柯尔克孜族人的信仰中,原始宗教与人为宗教并存依然是其宗教信仰方面的重要特征。这样的特征,反映在他们的生活和行为中,显示出宗教信仰的复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宗教仪式简化、宗教对生活的影响弱化和宗教观念渐趋淡泊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拉祜族的厄莎信仰和基督教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厄莎信仰是拉祜族最具生命力的人文系统,是拉祜族得以生存繁衍的精神动力和社会机制。当基督教作为外来文化进入拉祜族社会时,厄莎信仰成为基督教传播的重要载体与平台,为基督教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实现了基督教在拉祜族地区的本土化。基督教的现代理念和手段,有利于拉祜族社区的生产技术、教育卫生、生活观念等的提升,并在厄莎和基督教信仰的基础上共构了一种拉祜族传统的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